受害者心态(Victim mentality),通常被视为一种后天人格特征。
但受害者心态是个较为复杂且易混淆的概念,心理学上,扮演受害者(Victim Playing)和孟乔森综合征(Munchausen syndrome)都与受害者心态或多或少有些微妙的联系。
我们不妨深入了解一下受害者心态,并看看其与扮演受害者和孟乔森综合征有哪些不同之处。
01.受害者心态(Victim mentality)
拥有受害者心态的人,倾向于将自己视为他人负面行为的受害者,其一个典型特点便是, 即使现有的证据表明某人不是受害者,ta还是会认为自己是个受害者。
作为一中后天的人格特质,受害者心态的人群往往都经历过一些很不愉快的过去,比如说在某件事中成为他人的受害者,亦或是非自己过错,却遭到了不公的对待(背锅)。
这些不幸的人生经历会引起人们的自我保护机制,便很容易发展成为受害者心态(有点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意思)。
1.受害者心态的表现
受害者心态可能表现在一系列不同的行为或思维和谈话方式中:
- 将他人视为不幸的原因,并否认对自己的生活或情况负有个人责任。
- 在他人在场时表现出更高的注意力水平 (高度警惕) 。
- 总是注意其他人的负面意图。
- 相信其他人比自己更幸运。
- 从对自己的怜悯或从他人的同情中获得解脱。
- 悲观、自怜和压抑的愤怒态度。
- 认为世间非黑即白,对他人的看法较为两极化。
- 不具有冒险精神,风险计算时 总是夸大负面影响的严重程度。
- 习得性无助: 低估自己面对问题时的处理能力,总是感觉无能为力,表现非常被动。
具有受害者心态的人可能会提出令人信服和复杂的解释来支持这些想法,然后他们用这些解释向自己和他人解释他们的处境。
对于持有受害者心态的人来说,陷入消极情绪似乎比试图拯救自己更容易, ta们甚至可能将这种心态强加给其他人。
2.受害者心态的特点
受害者心态往往有着一下四个特点:
a.渴望认同:
受害者心态人群总是渴望他人对自己受害者身份的认可,渴求其认为的「施暴者」的原谅,并在遭遇冲突时,更倾向于接受道歉而不是主动道歉,喜欢和平解决问题(他人道歉)。
b.道德精英主义(Moral elitism)
受害者心态人群更倾向于强调自我道德的优越性,自我道德感较强,并不想去承认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同时ta们善于隐藏自我的攻击性,将自己视为单纯,软弱,且收到迫害的一方。这使得他们容易以此为借口,进行道德绑架,或是美化自己的不道德行为。
c.缺乏同理心
受害者心态人群往往过度专注于自身的痛苦经历,进而较为反感倾听并理解他人的痛苦经历。且由于受害者心态人群往往会放大自身不幸经历的影响,使得他们难以共情他人的不幸经历(觉得他人的不幸和自己比不算什么)。
d.反刍(Rumination)
受害者心态人群会经常回想自身的不幸经历,且将注意力集中在自身经历的痛苦本身和其前因后果上,反而对于解决方式缺乏思考,进而很容易引起过度报复的想法与行为。
3.受害者心态的成因
多数的受害者心态是从童年时期发展而来, 且身上发生的不幸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进而使得受害者心态人群对改变现状产生较强的无力感。
养成受害者心态的原因与 家庭因素 密不可分,比如说父母离婚,抚养人总是将责任归咎于孩子;亦或是多子女家庭中父母的偏爱,导致没被关爱一方产生受害者心态。
同时, 学校的霸凌,校园暴力 等也是滋生受害者心态的温床~
在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人格养成尚未完善,导致青春期的感情经历也可能导致受害者心态的形成。
在一段感情生活中收到严重伤害的一方,很容易将受害者心态带入到今后的感情生活中。
经研究表明(Koçtürk, Nilüfer et al. 2020),对于童年遭受的不幸事件,其披露的时间也不相同,大部分童年虐待的受害者都是在 成年后 才会谈起这段经历(尤其是性虐待),这也导致了受害者心态的加剧。
事实表明,越早想家人或朋友坦白自己遭遇的不幸,便越能得到周围人的支持与关爱,对日后心理健康和人格养成的影响就越小。
4.受害者心态的治疗
受害者心态并不能很好的通过药物缓解,目前常见的治疗方式以心理咨询为主。
其治疗角度多为认知, CBT疗法 便被广泛应用于受害者心态。
同时, 团体疗法 也对受害者心态有着不错的效果,众多遭受不幸的人相聚倾诉可以显著提升受害者心态人群的共情能力和同理心。
对于受害者心态的治疗, 后续的恢复期非常重要 ,推荐受害者心态人群在接受治疗后多多复诊,且咨询师做好预后工作。
02.扮演受害者与孟乔森综合征
1.扮演受害者(victim playing)
由于翻译的原因,国内经常将扮演受害者(victim playing)译为受害者心态, 两者有着一定联系,却并不相同 。
扮演受害者指的是一种行为,这种行为会使某人因为多种理由而夸大自己的受害者身份,甚至于编造自己的受害者身份, 受害者心态人群有可能会产生这种行为 ,但是,这种行为本身 不必要非得有受害者心态作为前提条件 。
理论上来讲,谁都可以扮演受害者。
扮演受害者常备用于推卸责任,甩锅,合理化自己的行为,甚至是以 受害者为借口向他人施虐。
借口施虐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而扮演受害者的目的也有以下两点:
扮演受害者往往被用于操纵他人,尤为常见的是情感操纵。
亲密关系中扮演受害者的一方很容易利用这种方式去达到其内心的目的,但由于扮演受害者的难度较高,成本较大,且难以长时间自圆其说,所以这种人设很难长时间维持,以至于习惯性的扮演受害者人权往往给人以不错的第一印象,却在一段时间的相处后遭遇人际关系危机。
2.孟乔森综合征(Munchausen syndrome)
孟乔森综合征,DSM5中分类为人为障碍(Factitious disorder),分为 自发型和代理型 。
其明显的表现方式为习惯性装病,装受害者,进而获取他人同情。
而孟乔森综合征在某些症状上与扮演受害者非常相似,导致两者容易混淆。
相比扮演受害者,孟乔森综合征的患者不光伪装成受害者,还会伪造一系列的生理,心理病症,且其目的更加单纯,更多的是为了寻求关注与同情。
ta们挑选的心理/生理疾病往往非常常见且易于伪装,后果严重。且多为慢性疾病,症状不明显,借此伪装成疾病的受害者博取同情。较为常见的便是抑郁症。
对于孟乔森症状,我们在之前的一期回答里有详细讲过,感兴趣的知友们可以过去看一看:
同时,孟乔森综合征和扮演受害者一样,也分为自发型和代理型两种。
自发性孟乔森综合征便是将自己伪装成疾病受害者, 而代理型则更为恐怖,往往是将他人伪装成疾病受害者,自己则往往以照料者的身份出现。
代理型孟乔森症状引发过一起非常极端的谋杀案件,以至于后来被改编为美剧【恶性(The Act)】,详情分析感兴趣的知友可以顺道看一看:
03.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便是对受害者心态的一些介绍与科普,其中还涉及了扮演受害者和孟乔森综合征,这三种现象如果先前不了解的话,很容易被混淆,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也可以辨别这三种不同的现象。
如果身边有饱受这类问题困扰的朋友活家人,亦或是自己本身便饱受受害者问题的困扰,请及时联系专业的心理治疗。
长期处于受害者心态中,也可能滋生一些列心境障碍和情绪障碍,例如焦虑症,抑郁症等, 关注心理健康,请从当下做起。
reference:
Aquino, K.; Byron, K. (2002). "Dominating interpersonal behavior and perceived victimization in groups: Evidence for a curvilinear relationship".Journal of Management. 28 (1): 71.doi:10.1177/014920630202800105.S2CID143406831.Bar-Tal, Daniel; Chernyak-Hai, Lily; Schori, Noa; Gundar, Ayelet (June 2009)."A sense of self-perceived collective victimhood in intractable conflicts"(PDF). Sequential stages: the process of victimization; Victim-to-victimizer cycle.International Review of the Red Cross. 91 (874): 234, 256.doi:10.1017/S1816383109990221.S2CID53594158.
Gabay, Rahav, Boaz Hameiri, Tammy Rubel-Lifschitz, and Arie Nadler. "The Tendency to Feel Victimized in Interpersonal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hip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ollective Victimhood (2020): 361.
Huffman, Jeffrey C.; Stern, Theodore A. (2003).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unchausen's syndrome".General Hospital Psychiatry. Amsterdam, Netherlands:Elsevier. 25 (5): 358–63.doi:10.1016/S0163-8343(03)00061-6.PMID12972228.
Kay, Jerald; Tasman, Allan (2006). Essentials of psychiatry . Hoboken, 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 Ltd. p. 680. ISBN 978-0-470-01854-5.
Koçtürk, Nilüfer; Bilginer, Samiye Çilem (2020-11-01)."Adolescent sexual abuse victims' levels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delayed disclosure".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 118 : 105363.doi:10.1016/j.childyouth.2020.105363.ISSN0190-7409.
Manfred F.R. Kets de Vries (2014). Are you a victim of the victim syndrome?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43, pp 130-137 https:// dx.doi.org/10.1016/j.or gdyn.2014.03.007
"The Victim Mentality – What It Is & Why You Use It". Counselling Blog. http:// HarleyTherapy.co.uk (Harley Therapy Ltd.- Psychotherapy & Counselling in London) . April 26, 2016 [2006]. RetrievedAugust 7,2018.
往期答案回顾:
欢迎关注壹点灵——
用专业的心理服务,叩开幸福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