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大家读研痛苦吗??

2015-07-07知识

研究生的不快乐,一部分来源于焦虑,一部分来自认知的误区。

1、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任务和本科有着本质的区别。

2、研究生毕业要求和本科毕业要求也完全不一样的.

3、研究生毕业后工作与刚进研究生时的期待值存在差距。

不同人生阶段的转变,伴随着学历背景的变迁,更多的是不断跳出舒适圈。

一、研究生不同阶段大致任务

1.研究生一年级:

主要是学习一些基础知识、实验技能、文献阅读和检索,以及对自己研究领域有初步至中等程度的理解,并具备谈搜文献背后机制的能力和准备开题报告。

在这个阶段,潜心解锁各种知识和技能。行有余力,可以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和竞赛。如果可以,结交几个愿意互相交流和学习的朋友,共同进步。

「一个人走的比较快,一群人走的比较远」 应该正是此理。当然,在这个阶段,最想得到老板的青睐和信任,常常会在深夜被窝里偷偷翻看自己和老板师长的聊天记录,字斟句酌,并常常反思,今天是老板的小可爱了吗?

2.研二期间:

经过了初步探索和预实验,完成了开题报告后,要开始做正式的实验了。要潜心实验和端正心态,在努力完善实验的同时还要学习论文(SCI)的书写(各种讲座和网上资源)。

这个时候一般都是研究生的巅峰时刻,新来的师弟妹们使唤着,脱离了师兄师姐们的管辖,羽翼渐丰,成为老板的心头肉!

3.研三阶段:

9-10月基本完成实验数据采集,并撰写了包括实验方法等论文内容。学习分析及绘图软件,撰写投稿论文及毕业论文。有准备考博的小伙伴也可以开始准备了哟!

下学期基本上是各种升学或者工作招聘考试以及毕业答辩!这个part不用多说,当然是最累最狗的,也是头皮越来越凉的时候了。

一言以蔽之,沉迷科研无法自拔日渐肥胖,基本告别小可爱小奶狗云云!!

二、不同阶段的学习模式

诚如「 高中是一群人的高中,大学是你一个人的大学。」从高中—本科—研究生是不同的学习阶段,面对不同的生存学习环境,需要做出调整。

高中的学习进度和规划主要由老师引导的,复习的次数和频率基本上是由老师和学校主宰。大家的节奏、进度以及中心都相对一致——主要负责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本科阶段相对而言,知识是填鸭式的,但精神以及生活方式是相对自由自主的。这个阶段中,主要学习内容是各自的专业课程+英语+政治,考核模式也基本为期末考核制,没有师长负责为你制定学习计划及期末复习表单。生活上更多是远离父母,更加着重于宿舍生活,爱情,友情以及自己兴趣爱好的发展,很多关系的发展都有赖于自己的选择。

阴阳两仪,世界讲究的终究还是平衡二字。同一个班级的同学,有的学习成绩不耽误,课余生活丰富,情场得意;也不乏生活颓废,沉迷游戏,挂科编级,社交障碍的同学。究其原因,原生家庭,后天成长环境等都可为之贡献一二,但就个人品质而言,自律性较强的,有规划,有恒心,善于学习之人,可以完成较好的角色转换。

硕士研究生是本科的进阶,小部分学生通过获取保研资格,大部分学生通过千军万马再过独木桥的考研获取升学资格。(第一次过独木桥是高考!)无论是考研或者是保研,亦或者最终进入学校及导师是否得偿所愿,对每个研究生而言都是一次涅槃。因为相比于高考,考研除了规划学习考核科目,更多的是对家庭经济,个人品质、心态以及社交能力的考验。

三、硕士研究生阶段应具备的能力

关于研究生的学习,想想和大家分享以下几点的建议:

1.关于高效学习和对时间把握。

A.时间管理思维模式:

二八定律 —— 二八定律即把80%的资源和时间致力于能出关键效益的20%的方面,这 20%的方面又能带动其余80%的发展。要想面面俱到还不如重点突破。

帕金森定律 ——通过人为设定截止日期,高能量高密度做事情,否则就会开始无限拖延。

崔西定律 ——任何工作的困难度与其执行步骤数目的平方成正比。省去不必要的流程,可以帮助我们节约时间和精力,提高执行力。同样,执行力的重心在于「做」这个动作。另外,文献阅读中也提到,把看过的文献简化成几句简短的话,可以记忆地更牢,这也是此定律的应用。

B.时间规划工具:

每日计划表 ——(可提前写下每天要做的 8 件事情,可以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按重要性,也可以在每件事情后面加一个时间节点。可以准备一个本子,也可以用手机或者电脑上便签)

一个好用软件 ——番茄 todo。想必大家都有听过番茄钟,这个软件可以自主设置番茄钟,包括时间和名称。

一个长期规划的计划表 ——甘特图。其主要通过条形图来显示项目及进度,可以用于较长的时间规划。如考博或者考研一般时间可持续3 个月或者更长时间。甘特图的好处就是可以有效的建立大局观。例如我考研的时候,准备的时间差不多 3 个月,涉及的科目主要包括英语(听力、作文、阅读)、政治、西综(生理、生化、病理、内科、外科)。可以用 Excel 做一个甘特图,横向为时间,纵向为项目及项目内细项。花点时间做个归纳,可以掌握复习进度。

2.逻辑思维及心理建设。

读到硕士研究生,年龄一般也在22-26岁了,虽然不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但是还是需要面临很多除了学业之外的选择和困难。

个人觉得学业以及专业知识可以提升我们的硬实力之外,软实力的提升包括人文以及构建良好心理素质以及自己思维逻辑构架也是必不可少的。

软实力包括与人沟通交流,能够清楚表达自身看法的能力;包括生活中有自己的逻辑判断,能过做出各种选择及规划能力(是否考某个证、是否考博等);有压力或是心情不佳时自我排解的能力。

那么逻辑构架如何提升呢?归根结底2个词: 学习和总结 。这里的学习对象可以是良师益友,也可以是书籍(在此,我推荐【少有人走的路】一书);总结自不用我多说,对于学习到的好的内容的记录整理,就如我会专门准备一个本子(纸质/电子档)来记录我认为对我有启发或是能使我振奋的文字或案例。在难过或者闲暇时会拿出来看看,给自己增加正能量。此外,遇到心情不佳时,除了看一些既往的文字笔记,还可以运动解压,自己梳理自己情绪(对目前自己处于恐惧、焦虑的状态找原因,和舒缓的方式),与家人好友倾诉,或是专业人员请教咨询。

3.自主学习能力及吃苦精神

学习能力包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这点对于科研工作者,对医生来说尤为重要。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小时候朗朗上口却不得甚解的文字,现在想起来总觉得意味深远,饱含深意!(哈哈,不小心又暴露了年龄)世界、医学、科研都在日新月异地改变着,不学习就意味着落后,秉着居安思危的态度,坚定不断学习的信念和谦和的学习态度,相信可以走很远。

至于如何学习,肯定要讲究效率+方法咯!在研究生阶段更多的是在于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明白,自己才是要对自己负责的那个人。

获取途径包括:专业课程的知识;与不同专业同学、舍友的交流中获取知识;网络资源和课程。在学习内容方面,我个人不认同特别功利主义,只看自己专业相关或自认为重要的。

因为自认为重要的内容和范围可能有失偏颇,其次,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有些似有若无的东西可能可以给你带来新思维和境界。总之,保持求知若渴的态度,多涉猎多学习!

吃苦精神,是指要积极地尝试和做事,甚至「抢活干」,其实也是为了学习,很多知识和经验,都是在帮别人干活中得到的。这点对于新入门的研究生很重要,老师和前辈交代的一些任务,要既快又好的做完,这样不仅在老师心目中有个好印象,还可以在实践中遇到困难时,多思考解决的办法,解锁新技能。要知道,知识总是在应用中掌握得特别好。(自己要有辨识的,有些过分的当然要拒绝)。

此外,有的人可能人想说如何得到老师的青睐和器重。我觉得个人良好的品格,对师长的尊重都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个人能力的培养,科研实力的沉淀。如果暂时没有获得老师的器重也没关系,潜伏下来,养精蓄锐,你的能力不一定是给这个老板/老师看的,更多的是为将来作准备的。

四、 研究生最忌讳的几点:

1)被动,要导师「背着走」。 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不能丢,要随时考虑着自己的课题应该如何改善、完善和改进,而不是等着导师来催你做什么你才去做什么。

2)以为Idea是来自导师。 Idea从什么地方来?不是靠导师,要广看文献。当然,如果导师直接告诉你一个Idea,那也行,但是更多情况是你做的那部分要完成并写出一篇论文,导师并没给你Idea。这时候如何自己寻找科学问题?答案是看文献,可以粗略地看,只看标题、摘要和图表!一个硕士生在你做研究期间,行业里的文献你没有掌握40篇以上的话,你的研究可能存在很多问题。在看了别人在你这个领域做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做,你想说明什么问题?找到这个问题就找到了你的Idea。

3)等着导师教你作图做表,问导师如何写这个论文。 要把你的研究数据写成稿件,不是去问导师,而是「问」广泛的文献!更得花时间看文献,这回是详细的看。如果是第一次写论文,你可以仿照那些好文章的形式,但不是仿照内容。写每一部分的时候都先看看人家这部分是怎么写的,想想这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我已经给部分研究生做过Hou to write a research paper?的报告,在这里就不详细写了)。我想没有一个导师会教你如何做一个图或表,也没有导师会帮你把论文写好!

4)没有团队意识,计较个人得失。 不管是一般工作还是研究工作,团队精神都是放在首位的。积极帮助同学做实验或讨论课题都要不恋惜自己的知识,也向同学请教自己的不懂之处。

5)不缺基本生活费的情况下,为追求奢侈的生活而去社会上兼职。 花去很多时间做兼职,耽误了学习和课题进度,得不偿失。

你可以问导师的八件事,也是导师会帮你做的八件事是:

第一件,你想出选题跟导师讨论 ,导师会给你建议是否有意义、是否可行、是否同意你做,也或许是让你再看更多的文献资料来论证这个选题是否有新意或是否有可行性,最终告诉你能不能做这个选题,除非是你导师课题要求做的选题可以直接确定要你做;

第二件,你设计出来的方案跟导师讨论 ,导师帮你修改方案,建议你如何去修改完善,最终敲定并告诉你可以实施;

第三件,方案实施过程中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 ,导师会帮你;

第四件,对研究的数据结果可疑 ,自己查找并分析原因后,需要与导师讨论其原因并获得导师的意见,决定是否补充该部分试验;

第五件,自己写出该部分研究的论文,交给导师修改 ,导师会提出哪些地方需要如何完善和论证,哪些地方不够规范等,返回给自己修改;

第六件,自己查好各个相关期刊的特点、审稿时限长短和影响因子等,跟导师汇报后,导师帮你敲定投哪一个期刊 。然后你按期刊格式非常详细的规范格式,连同参考文献格式、符号等都完全规范后,自己上网完成投稿;

第七件,有的期刊需要导师确定才能完成投稿 ,这时候需要提醒导师帮忙同意确定;

第八件,返修回答信写好后,跟导师讨论获准返回编辑部 ,反复直到稿件接收并给编辑部授权。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导师能做到的了,导师不是帮你写论文,只是指导你前进。

哪些事情需要自己主动去做?

1)研一开学后,根据导师的研究课题,主动考虑那一块适合自己,自己对那一个方向的子课题有兴趣,初步查阅相关资料后,提出科学问题并找导师讨论选题,听导师的进一步安排。根据课题需要和科学问题来选题。

2)根据选题设计研究方案,详细到研究方法的每一个步骤拟如何实现,再找导师讨论。

3)根据导师的建议完成整个方案的修改,解决好每一个存在的问题。

4)依照方案实施试验。准备好一切器材、人力安排,并带领相关人员完成试验内容。

5)数据处理及分析。完成试验后,得到的数据要进行处理分析,最常见的比如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趋势图、分布图等可以表征你研究结果的图或表。做成图或做成表需要根据自己要说明的问题目标来选择最适合的表达方式,同一组数据做成图就不能再用表重复表达,即同样的数据用图或表来表示时只能选择一种。

6)根据结果涉及到的内容再次针对性的查阅大量文献,找出自己的数据与别人的数据之间的差异,思考这样的结果是否回答了我开始设计的科学问题?以及思考自己的结果能说明什么新问题?就此写出一篇好论文;或者从文献中,确定自己的结果与别人的结果之间的gap,写完一篇小论文。正常情况下,试验完成后一个月内能写完论文。在其过程中可以问导师一些诸如「您看我这样的趋势和分布,能否得出......这样的结论?」。成稿后返回给导师修改,再根据导师的建议完善稿件。

7)查看相关期刊的影响因子、各期刊的特点和审稿周期等,找导师汇报,敲定目标期刊。

8)准备好给编辑的信或期刊要求的letter,导师认可后,自己上网完成投稿。

9)稿件返修过程中,自己再查阅文献并首先完成修改,需要与导师讨论的地方再找导师讨论。自己起草好回答信后与导师交流,获准后方能将修改稿返回编辑部。

实验室潜规则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懂点潜规则?今天就带各位见识点实验室潜规则。欢迎资深人士留言补充!

1 师兄师姐篇

1. 兔子不吃窝边草,防火防盗防师兄!

2. 帅哥请找师姐请教,美女请找师兄学习,不帅不美的请翻书看视频。

3. 珍惜师兄师姐找你干活的机会:一来学技术长见识,二来攒人品。

4. 切记,年龄永远是单身师姐们的敏感词。。。

5. 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个实验室里的某个坏习惯,往往是一个人的一次随意行为酿成的。

6. 非亲师兄姐帮了你,那是情分,一定要感谢;没帮你,也不要抱怨别人。

7. 出来混早晚要还的:当年坑师兄姐的债,新的师弟妹都会替他们讨回来。当然,不幸的人被师兄姐坑完后,继续被师弟妹坑,默哀。

8. 辈分与年龄无关,与入门先后有关,与品德才能相关。

9. 谨言慎行,尊重每一位兄弟姐妹,不要站队。

10. 不过于依赖师兄师姐,他们的义务仅限于引你入门。学会主动,自立自强,毕竟你以后也会成为大师兄/师姐。

2 老板大人篇

1. 老板像弹簧,你弱他就强,你强他就弱。强不仅是优秀,也体现在气质上。他强任他强,清风抚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2. 该在实验室时一定要在,老板的安排一定要提前准备,不要让老板觉得你有各种偷懒。

3. 别埋怨老板对你的各种「关心」,一旦完全放养,不久你就会懂得人生要多迷茫,就有多迷茫。

4. 老板虐你千百遍,要待老板如初恋,终有一日成老板,虐遍天下......

5. 老板都是大忙人,容易发牢骚。学会理解,切勿任性,更不能和老板搞僵关系。毕竟答辩毕业、找工作,多少都要靠靠老板这棵大树。

6. 老板的面子一定要保,自己的面子不重要,也别太在意,其实懂的人都懂,明白人反而会认为这孩纸懂事。

7. 你和老板讲道理,老板和你耍无赖;你和老板耍无赖,他会和你讲道理。

8. 少抱怨多做事,切忌说老板、师兄姐的各种不好,当你明白「祸从口出」时,有些东西已无法挽回。

9. 成年人(老板)只看利弊,小孩子(学生)才分对错。

3 个人修行篇

1. 整天泡实验室的人不一定出色,但没泡过的人,一定不会有长久的出众。

2. 大实验室也是个小社会,不要排斥这个环境,主动适应融入,以后进入社会工作也会更强。

3. 适当保持衣着、实验台的整洁,这也会是周围人对你的印象评分之一。

4. 看文献做实验,心累不可避免,学会倾诉排解忧愁很有必要,嘻嘻更健康!

5. 可能你的实验很难开展,可能你的进展很不顺利,但一定不要放弃,总有解决的办法,未来你会懂得今天的坚持有多重要。

6. 使用公共器材要爱惜,你待人待物如何,他人心里总会有一杆衡量的秤。

7. 不要忽略游走于实验室的耗材供应商,很多问题都可以顺便请教他们,无论是器材的使用维修保养,还是实验技术的学习等。

8. 做科研和做人虽不同,但保持言行上的真诚友善,再多都不为过。

做实验漫长而辛苦,年后一个人在外拼搏不容易,没事多给亲朋好友打个电话。

最后,很想分享一下【少有人走的路】的一句话: 「我们由儿童成长为青年人、中年人乃至老年人,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才绘成了现在这幅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地图,似乎各方面都完美无缺。一旦新的信息与过去的观念发生冲突,需要对地图大幅度修正,我们就会感到恐惧,宁可对新的信息视而不见。」

我们可以做的,是要正视这种变化,理解到困难和变化在人生成长过程中,总是会遇到的,有了这种心理准备,我们才能根据环境的不同,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心灵地图。

知乎专属福利; 助大家一臂之力、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份基础实验protocol, 细胞侵袭、细胞凋亡、细胞黏着、细胞周期 等,不仅有细胞培养相关实验,还有包括 不同研究水平实验技术Protocol,不同实验方法全流程,WB实验流程、注意事项、数据处理及写作、IHC实验流程、操作技巧、注意事项、图像分析等相关实验的详细步骤 ,全都是经过前辈们无数次验证过的,希望对大家的实验有帮助。

点击下方链接可扫码添加酸菜老师助手,知乎私信不回问题:

中国临床医生科研成长平台;

小助手会免费赠大家一门医学SCI从入门到精通学习营,添加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