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演员被贴上明显的标签,是会限制他的戏路,还是更有利于他被大众认可?

2021-12-14知识

贴标签更有利于被大众认识

标签的作用是心理暗示,是暗示目标内容「态度、期待和情绪」的符号,意味着「博眼球和抓点击」。

①社会层面的「富二代」「煤老板」「朝阳群众」等,娱乐圈某些明星「学霸」「吃货」「好男人」等人设。

还有些影视形象引申的人设,比如「老干部」靳东。该人设起因是靳东饰演【伪装者】中的明楼。经典人物形象往往容易成为演员的标签,比如「容嬷嬷」。

不仅是演员,导演也有标签。

②导演的标签往往是由导演的自身风格而定,比如「暴力美学」昆汀·塔伦蒂诺,「对称狂魔」韦斯·安德森,「流氓鬼才」盖·里奇,「暴力大师」北野武。国内的诸如专注于「人文关怀」的王小帅。(数不胜数,就不一一例举了)

「标签」会加速传播,提高认知。

演员贴上标签也更容易被大众所熟知,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经纪公司要拼命造人设(这里也存在反噬的情况,侠客岛近期一篇「撕番大战」就关注了这个问题)。

这里会有一个问题:标签是谁贴的?是大众贴给演员的?

如果我们把①和②对比一下,就会理解一件事: 「贴标签」不重要,重要的是「凭什么贴这个标签」。

「老戏骨」这个标签不是靠造人设造出来的。「凭什么」或许是我们应该关注的话题。

那么演员被贴上明显的标签,会限制他的戏路吗?

会。但是要从哪个角度看。

从出品方角度看,「标签」决定演员的戏路。确实对演员会产生影响。

从演员自身角度看,不会。

蛮多演员都挺喜欢尝试不同的角色,演绎有层次有质感的人物。

比如我的表演课老师,他让我去看他演的话剧,我说你演啥?他说「妓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