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者的秘籍千篇一律,失败者的弱点各有不同。
回顾整部甄嬛传的炮灰们,
有的人天生张狂,注定活不过三集;
有的人天生没脑子,屡屡实名制下毒坑自己;
但有的人天生特聪明,还是没能走到最后,比如,安陵容和曹琴默。
很多人替她们惋惜,把二人的悲剧归因于,原生家庭造就的细腻敏感性格。
可这话,我后宫捉奸大队长敬妃第一个不服。
任何性格都是一把双刃剑,一切皆取决于用剑的人。
安曹二人的「性格失控」并不简单。
01
安陵容和曹琴默的心思细腻都是官方盖章认证过的。
两人也都有很拿得出手的「代表作」。
比如,余氏下毒事件。
大多数人都记得余氏的疯狂、华妃的狠辣、丽嫔的无脑、甄嬛和槿汐的聪慧,甚至是小允子身上的功夫……
却往往会忽视这一局最大的「焦点人物」——曹琴默。
她的镜头很少,但每一个都充满了深意。
一个眼神,暴露了她是最早猜到事件结局的人。
早在华妃让丽嫔宫里的小印子去伺候余氏时,她便知道;
这次,丽嫔要倒大霉了。
被嫉妒冲昏头脑的华妃,加上头脑一直发昏的丽嫔,只能碰撞出一个绝世昏招——长期投毒。
隔夜就到碎玉轩门口打卡的小印子或早或晚总会暴露,那丽嫔的下线还会远吗?
一次缺席,暴露了她是最早看透对手计谋的人。
甄嬛团队一招装神弄鬼造舆论,无形中考验了后宫众人的智商。
皇后就算是有宝鹃这个卧底当外挂,配合起甄嬛的行动还是磕磕巴巴;
华妃就算是有天不怕地不怕的底气,直到丽嫔吓疯都没搞明白究竟是谁在「搞鬼」;
而曹琴默既没有内幕消息,也没有硬气的后台,却是第一个看出其中关窍的人。
一个计谋,暴露了她是整个事件的节奏掌控者。
小印子工作调动的隐患,她看破不说破;
余氏投毒计划暴露,她积极帮华妃善后;
甄嬛装神弄鬼,她晨昏定省连面都不露;
丽嫔疯癫,她献上了早就酝酿好的计策。
这一局,她明明是败方的一员,却成了最大的赢家。
保全了自己、扳倒了丽嫔、还讨好了华妃,一举三得。
同样的场景在滴血验亲局里被安陵容完美复刻了。
作为安琪拉团队的节奏大师,她怂恿祺嫔当炮灰,割了静白的舌头封口,察觉温眉的暧昧害死了眉庄。
也是当之无愧的败方MVP。
02
显然,和丽嫔、余氏、祺嫔这几位背锅侠相比,安曹二人在宫斗中拥有了碾压性的优势。
她们总能凭着细腻的心思,察觉旁人忽视掉的信息;
进而出其不意的放致命大招,或者有针对性的防守。
但最终结局却是「聪明人」和「背锅侠」殊途同归了。
因为背锅侠身上的劣根性,这两位聪明人全都有。
一壶糙米薏仁汤让祺嫔从「不失可爱」变成了「不良之风」。
小允子说过,祺嫔这个病跟欣贵人的牌子有谐音梗;
只要欣贵人的牌子一翻,祺嫔的病就必犯。
为啥祺嫔回回都敢抢欣贵人的恩宠呢?
除了四大爷喜欢外,更是仗着有皇后撑腰,欣贵人搬不出储秀宫,只能任她欺凌。
说白了,就是狐假虎威。
作为从一入宫就把「浅薄张扬」标签贴在脸上的人,祺嫔这么做并不稀奇。
但稀奇的是,安陵容和曹琴默竟然也是这样的人。
一丈红名场面你一定不会忘,但谁记得这名场面是怎么来的呢?
「罪魁祸首」其实安陵容的一句,姐姐骁勇。
前不久的安陵容还是在夏冬春面前被喷成狗,都大气不敢喘的小可怜;
到甄府进修几天,怎么就变成嘴炮小达人了?
甄府并没有什么话术秘籍,只是后台足够硬。
站在两位潜力宠妃的身边,向来「胆小」的安陵容也瞬间底气十足。
无独有偶,一直抱华妃大腿的曹琴默也喜欢搞这一套。
年羹尧回京华妃在后宫一枝独秀,连带着曹贵人也支棱起来了。
富察贵人公布有孕的消息后,她不帮华妃谋划着巩固恩宠,不替温宜盘算着保住父爱;
偏偏毫无缘由的把矛头对准了甄嬛,讽刺甄嬛恩宠再多也怀不上孩子。
这损人不利己的事办的,对得起广大观众的厚爱吗?配得上后宫第一军师的封号吗?
除了祺嫔,余氏的弱点也被安曹二人学了个十足十。
余氏原本只是圆明园里的普通宫女,阴差阳错听了一句诗,骗来了荣华富贵。
槿汐姑姑那句话咋说的,放不下荣华富贵的人永远成不了大事。
这句话对余氏、曹琴默和安陵容都很适用。
余氏贪慕富贵犯了欺君大罪;
曹琴默贪慕富贵,被四大爷和太后移除出了群聊;
而安陵容眼里总是盯着甄嬛有,自己却没有的好东西,把好好的姐妹情一步步作没了。
三个人的下场并没有什么区别。
最后,就连「根嫔」的槽点,安曹也没能躲得过。
根嫔最拿手的就是拿太监们的身体残疾说事。
可槿汐姑姑的cp,另一位金句小能手苏公公说过:太监也是人,也有人的情意。
每个有血有肉的生命都是值得被尊重、被敬畏的,无论是太监还是嫔妃。
但很多人往往会被宫斗的厮杀蒙蔽双眼,变得冷血残酷。
根嫔毫不避讳的把太监当「残次品」;
安陵容杀完余氏兴冲冲的跑到碎玉轩邀功;
曹琴默害死了淳儿还美滋滋在家逗娃为自己鼓掌……
这些生命在她们眼里都只不过是东西,或是帮她们上位的工具。
冷酷无情的人,即便再聪明再有手腕,旁人也必然敬而远之。
03
其实,这些道理真的再简单不过了。
看祺嫔、余氏和丽嫔犯错时,作为观众的我们都觉得愚蠢肤浅,安陵容和曹琴默又如何能不懂呢?
可轮到自己时,聪明如安曹却看不透了。
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妒」字。
她们二人同样出身不高,在后宫生存不易,所以多年来表面一直都是谨小慎微的。
害怕得罪有背景的嫔妃;
地位不高也用不上什么好东西;
更没有其他很多有个性的嫔妃得宠。
渐渐的,这份谨慎压抑成了嫉妒。
安陵容嫉妒夏冬春的出身,曹琴默嫉妒甄嬛的家世;
安陵容想要玉钗自由,曹琴默想用私人订制香粉;
安陵容恨余氏让自己完璧归赵,曹琴默恨淳儿天真无知博皇上喜欢。
一旦她们寻到了可乘之机,这些嫉妒之情就会变本加厉的被发泄出来。
这是心思细腻的锅吗?
心思细腻与格局狭隘本是两回事。
比如,敬妃。
除了紫禁城捉奸大满贯的战绩;
她还帮禁足的眉庄躲过了毒害;
教胧月玩出了皇额娘推了熹娘娘的大招。
可以说,敬妃遇事的细腻程度丝毫不亚于安曹。
但在人生格局上,三人却是天壤之别。
敬妃也谨小慎微了很多年;
在华妃房里被折磨,在后宫当透明人,即便封了妃还时不时被华妃当众羞辱。
可这样的日子她却越活越透彻。
她不会去争一斛螺子黛,自信的人自然眉不画而黑;
她也不会盘算着当妃、贵妃,再高的位分也不过是宫斗中的棋子;
她更不会去嫉妒其他嫔妃得宠,相反,能拉一把的时候她从不吝惜自己的善意。
她不是不能斗,而是知道什么值得,什么不值得。
这世上遭受苦难的人很多。
有的人用苦难「励志」努力去拱城里的白菜,有的人用苦难「修身」绝不做创造苦难的人。
苦难,不能成为任何人变质的理由。
相关完整版解读链接如下:
本文完整版发于微信公众号:悦微评剧
【甄嬛传】、【知否】、【三十而已】、【笑傲江湖】系列解读已上线,【琅琊榜】、【长安十二时辰】、【陈情令】、【还珠格格】系列解读已完结。欢迎关注悦微评剧,每周二、周五晚上8点热剧陪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