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金融学的理论体系是怎么样的?

2018-03-07知识

要完整地回答这个问题的话,几乎可以写一本书了。笔者在商学院教授本科生【金融学原理】这门课程,遂决定用简练的方式,笼统地概括一下适合金融学初学者了解的理论体系。

一、金融学是经济学原理的延伸

学过【微观经济学】的话,一定对效用论不会陌生——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应当总会在预算允许的范围之内进行消费决策从而最大化自己的效用。而金融学则在这个决策的基础上加上了时间的维度,也就是说一个理性的经济人非但要决策「消费什么」,还要决策「何时消费」。正因为有了这个时间的维度,从而产生了一个「风险」的概念。因为消费者如果决定未来消费,那么就等于是要对当前持有的货币进行投资;若是选择提前消费,那么就需要对消费进行融资——这就是金融学的第一个最重要的精髓——基于效用论的跨期资产配置问题。

二、货币时间价值论

金融学学深了以后,会有许许多多的资产定价、资本预算公式等等,很多学生会觉得头疼。但是在这些资产定价背后,其实最最本源的就是货币的时间价值。这也和在上段中讲到的资产跨期配置问题有一脉相承之处。简单的讲,货币的时间价值指的是:同样是1000块钱,你今天给我或者一年以后给我,对我来说这个价值是不同的。在正常的经济环境下,一个理性的经济人会决断后者(一年以后收到1000块钱)的价值要低于前者。这边是货币时间价值的问题——一切在未来发生的现金流,当我们要衡量他们的价值的时候,需要对其进行折现(discount)。至于折现多少?第二个选项比第一个选项少多少价值?这是我想讲的第三点问题。

三、风险和收益的关系问题

在金融学中,一个完整的市场应当不存在「免费的午餐」。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你想期望更大的回报时,你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换句话说,你要是想让金融市场上的一个人冒风险,你就得给他足够的期望回报。请注意,我重复地用了「期望」这个词语,它的意思是回报的具体数字依然是一个概率问题,因为只要回报是在未来发生,永远都会有风险。所以,回到我刚刚没有讲完的第二点,如果你想让对方接受「在一年后收1000块钱」这个选项,对方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就会评估风险:这1000块钱现金流发生的概率是多大?你有多靠谱?我有多大的可能拿不到那1000块钱?随后他就会对着1000块钱进行折现。如果他觉得风险越大,折现就会越高,比如当他觉得你是个极其不靠谱的人,他就会觉得从你一年后给他1000块钱的许诺,只等同于现在立即给他600块(也就是说他现在愿意最多放弃600块来换你的承诺)。如果你是靠谱之人,他会觉得那份许诺可以等同于现在给他800块(他可以愿意放弃最多800块来换取你的承诺),等等。所以,在金融学中,风险和收益应当是正相关的,一旦风险和收益出现了错配,就会产生套利的机会,而究竟风险和收益的量化关系是怎样的,又牵涉到投资者和整个金融市场风险偏好的问题——风险厌恶度高的,你就需要用更高的期望回报来吸引投资者冒风险,反之亦然。

四、资产定价、估值的本质是「现金为王」

金融学和会计学的本质区别是对于现金的处理。在金融学的分析中,现金是唯一被认为产生真正价值的东西,而不是财务报表上的「净利润」。因此,在金融学中,你要是想对任何资产进行估值,实物的、非实物的、金融资产、非金融资产、等等,你要做的就是:评估未来这个资产能给你带来的现金流,然后那些现金流根据风险进行折现后的现值,就是这个资产的现值。如果一个资产永远都无法给你带来任何现金流,那么那个资产的估值就是0。

五、投资学和公司金融学是金融学的两大块基本内容

以上四点说的都是金融学最基本的几条原理,然后金融学的理论体系都由那些原理而展开。如果是站在投资者角度想问题,那就是投资学。这个债券值多少钱?这个股票是不是被高估了?是不是可以投资?如果是站在企业(融资者)的角度想问题,那就是公司金融学:这个项目的未来现金流是多少?他的净现值能不能超过我的原始投资?我应当从债券市场还是股权市场进行融资?哪一种方式的资本成本更低?我手头有盈利了得现金了,我是应当发红利还是留着继续投资?这些问号背后的问题,无不例外源于金融学最本质的几个问题:时间、现金流、风险、收益。

当然,在谈论金融学任何原理的时候,我总会向学生强调一点:金融学不是数学,它本质上还是一门社会科学,因为只有人的参与,才会有金融市场。而也正是因为有人的参与,金融市场永远无法是完美的,金融学原理永远无法解释市场上发生的全部现象,永远无法准确预测明天股票是涨还是跌。这就是很多「金融学衍生品」存在的原因:比如行为金融学、实验金融学、等等。但是只有掌握了最基本的金融学理论体系,才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些市场上的异象。

讲得很笼统,可能有疏漏,欢迎同行、读者补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