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句,抛开史实,只谈【水浒】,我认为"梁山好汉悲剧"这个说法并不妥当。梁山一零八,悲剧只有仨。除了宋江卢俊义李逵,其他人是算不上悲剧的。
悲剧源于古希腊的戏剧,用简明的话说,主要表现为人物的期望与现实之间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导致悲惨的结局。
重点是:悲惨的结局。
当然,过程中的悲惨也很重要,但要给一个故事定性,看的还是结局。
所以,尽管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无数次险些命丧妖口,十分悲惨,但没有人把【西游记】当作悲剧,因为他最后功德圆满,领到了一张佛陀身份证,喜剧的不得了。
【红楼梦】则是典型的悲剧,不仅是因为贾府衰败,金钗零落,更主要的是,宝哥和林妹愿望落空,有情人未成眷属,最终一死一伤,无限凄凉。这就是期望与现实的矛盾造成了悲惨的结局,所以是标准的悲剧模式。
用这个标准,我们再来检验一下梁山好汉,看看他们是什么人?他们想要什么?最后他们又得到了什么?
一,他们是什么人?
答:他们是绿林好汉,俗称强盗。
二,他们想要什么?
答:他们想要撕掉身上强盗的标签。
梁山上主要有三种人,第一种是遭人陷害逼上梁山的,譬如宋卢林武(及相关人物);第二种是自己主动犯罪无奈落草的,譬如晁盖集团八人,杨雄石秀;第三种是和梁山开仗被俘落草的,俗称降将派。
这三种人命运不同,理想也不同,但他们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期待:不想做贼。所谓「逼上梁山」,就是指绝境无路之下最后的选择,但凡能有另一条路,谁也不会选择落草为寇。
为啥不愿意呢?
很多人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梁山如果不招安,能否逍遥快活一辈子?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非常不能。
试想,这些通缉犯连合法身份都没有,走到哪都有被抓的风险,过节时去首都旅个游看个灯,都要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平时只能在山上宅着。梁山虽然号称八百里水泊,但大多面积是水,而且山上连家眷带喽罗好几万人,人均可居住面积跟蜗居也差不多了。虽说是大碗喝酒,大秤分金,但分了钱你往哪花呢?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婚姻问题怎么解决?谁家愿意把姑娘嫁给强盗为妻?你说不愿意就去抢一个,对不起,宋哥哥不让,你要不听话,楞抢,没等花轿上山,李逵就把你劈了,不信你试试。
所以说,就这种日子,何来逍遥?谈什么快活?还一辈子?
说这些主要是强调前边的那个观点:没有人想过强盗的生活。
很多人也讨论过招安路线的利与弊,但这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认为有些人不愿意招安,所以他们就是喜欢继续作贼。其实,那些人只是反对给朝廷卖命而已,并不是喜欢做贼。假如朝廷不招安,而是来一次大赦,你看他们愿不愿意下山?准是该回东溪村的回东溪村,该回阳谷县的回阳谷县。
如果真是大赦之后还要留在山上继续当贼,那就不是「逼上梁山」了,也就不再是【水浒】了。
好了,他们想要什么已经解释清楚了,我们再看最后一个问题……
三,最后他们得到了什么?
答:他们成功的撕掉了强盗的标签,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而且,活下来的人,基本都升级了身份,从草民小吏变成了朝廷高官。有些不愿做官的,也恢复了合法身份,从此过上了真正逍遥快活的日子。
这些人的故事结构,基本和唐僧是一个路数:遇到困难——解决困难——修成正果。
如果唐僧的故事是一个喜剧,那这些人也应该算作喜剧。
可能有人会说,你忘了征方腊时惨死的三分之二了,他们就是悲剧的证据,如果不招安,他们也不会惨死疆场。
首先我没忘,其次,抛开情感,理性的说,那战死的三分之二,真的是悲剧吗?
确实,如果不招安,继续呆在梁山,他们不会惨死疆场,但他们依然会死,哪怕只是老死的床上。
人固有一死,或轻如鸿毛,或重于泰山,一群强盗通缉犯,最后能够作为军人,死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这到底是悲惨还是光荣呢?如果你认识某位在逃的通缉要犯,你可以问问他,如果国家给他一个参军立功,前账购销的机会,你看他愿不愿意。
当然,有一点我并不否认,当读者看到后十回征方腊的时候,确实是会觉得很悲,但其实这种感觉是作者通过精心的设计,刻意营造出来的。
首先,在征大辽的时候,他让梁山毫发无损,不费一命就打通关,后来有人加了田虎王庆两段戏,也采用了这种并不科学的套路设定。所以,当最后十回开始死人的时候,我们在情感上是接受不了的。而且死亡持续不断,一会三个,一会五个,有时候还团灭一大票,作者把一记记重拳狠狠砸在读者心头,其间还不断的用「宋江痛哭」来引导读者流泪,从戏剧角度来说,这效果杠杠滴。
其次,作者为了加重读者心中的悲惨指数,还生动的刻画出各种惨死状态。有被斩为两段的,有被大炮轰碎脑袋的,有被马蹄踏成肉泥的,有被万箭穿身的,有被敌人凌迟的,有自割头发掉下悬崖的,有抱着敌人一同跳下悬崖的……这些死法固然很惨,但是,所有战场上的死亡,没有比这个更轻松的。还有,军人惨死,并不等于参军就是一件悲惨的事。
最后,作者还刻意的放大了悲惨效应。原本,这场仗梁山是打赢了的,虽然梁山这边死了三分之二,但方腊那边全军覆没。但在班师回朝的时候,作者并没有描写一支凯旋的队伍,而是通过百姓和皇帝的感慨,写出一副令人唏嘘不已的凄凉,这几乎让人忘记了这是一场军事上的胜利。
同样是战死疆场,如果换一种方式去写,弱化惨状,少些痛哭,最后重点描写胜利归来之后,百姓夹道欢迎的场景,如果再能配上一曲欢快的BGM,那必将大大降低悲剧的味道。
那为什么作者要弱化胜利,刻意营造出一种悲凉呢?因为,他要凸显最终结局,那个真正的悲剧。前边种种,都是烘衬。
可以这样说,如果小说没有最后一回,【水浒】就是一部喜剧,是一群罪人迷途知返,在战场上洗涮灵魂得到救赎的故事。这也是我开篇所说的,梁山好汉中大部分人,包括战死的那三分之二,本质上不能叫悲剧。
真正悲剧的只有三个人:宋江,卢俊义,李逵。而他们的悲剧,并不在于招安,也不在于打仗,而是出现在打了胜仗之后。
其中宋江和卢俊义的死因相同:得胜归来的将军,得到皇帝的赞赏,结果被嫉妒的上级官僚设计害死。套用悲剧原理,宋卢的期望是为国效力,但他们的高功厚赏,会令那四个反派上级很不爽,这就是期待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哪怕这次不害死宋卢,但只要他们继续立功,继续得到皇帝的赏识,这个矛盾就迟早要爆发出来。
宋卢的结局虽然很悲剧,但在官场上,这种事情并不罕见,甚至可以算是常态。纵观历史,官场上的斗争,远比战场上的斗争要多得多,只是并非每次都以死人为最终结局。网上有人做过一个统计,说人类历史上没有战争的日子,大概只有一千多天,几千年下来只休息了一千多天,似乎人们总是在打仗。但【琅琊榜】里边高湛有一句台词我很喜欢:这宫墙之内,风从来就没停过。
所以,宋卢悲剧的根本原因,既是浅显直白的,也是具有普遍性的。
而【水浒】中最不寻常的悲剧,就是李逵。李逵的期待也很简单,能经常和活着的兄弟们聚聚,喝个痛快就行了。而且,他和宋江之间没有任何利益冲突。
李逵悲剧的根本原因,其实是忠与义之间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李逵讲的是义,他对宋江的义气,丝毫不逊于关张对刘备的义气。但宋江求的是忠,说他为了自己的名声也好,说他为了整个梁山的名声也罢,其本质体现的还是「忠君」的价值观。当他认为李逵的「义」将会毁掉自己的「忠」的时候,他选择了比「义」更高一层的「忠」。
很多人会因为宋江毒死李逵而憎恨他,但有一点不要忽略:宋江在给李逵倒毒酒的时候,他的心里一定很难受。
当然,这里我是只探讨李逵悲剧的根本原因,至于宋江做法的对与错,相信各位自有评判。
最后说一句,古典文学作品中,描写「忠孝难以两全」的故事有很多,但「忠义」向来都是紧紧粘在一起的。而【水浒】把这两个字拆开放到对立面上,这个结构设计还是相当值得点赞的。
-------THE END-------
故事小王钱哲文
202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