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市中心和郊区的概念和国内是不一样的。北京是一个城市,但洛杉矶呢?是131个城市组成的。每个城市都很小,比如罗兰岗市(Rowland Heights),这是个著名的华人聚居区,迪斯尼在安纳海姆市,我们所说的洛杉矶是是指洛杉矶大都会区。所以对一个住在罗兰岗的人来说,市中心不是好莱坞,而是太平洋广场,开车只需要10分钟,他不会觉得自己住在郊区。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回龙观,双井,九棵树等都从北京独立开来,成立自己的市政府,大概就是洛杉矶这个样子。那时候九棵树的市中心就不是天安门,而是罗斯福广场,大部分九棵树的人也不会觉得自己住在郊区。
这些小城市之间确实有着阶级层次的划分,我觉得主要看交通,购物和教育资源。
美国中介卖房的时候会强调,我们这个城市是没有公交车的,是没有沃尔玛的。公交车和沃尔玛如果开通了,这个城市的房价就会逐渐走低。
通了公交车会怎么样?流浪汉Homeless就会搭车过来,占领各种各样的公共资源,比如图书馆,公园等。他们中间大半是吸毒的,毒贩子也会跟着而来,犯罪率就会急剧升高。这里居住的中产就会没有安全感,卖房搬走。沃尔玛是可以使用食品券的超市,美国政府发给这些流浪汉,失业者和低收入人群,围绕着沃尔玛,自然就会形成一个危险人群聚居地。
与此相反,Costco这个超市就是一个安全标志,因为Costco是会员制的,每年至少要交60美元才能成为会员,才能有资格在这里购物,这个门槛虽然很低,但很多低收入美国人绝对不愿意花这笔钱,这就自然甄别了人群。
另一个区分人群的地方是教育资源,虽然美国政府拼命想融合种群,但学校这种地方是最见真章的,黑人孩子超过50%的学校一定有问题,白人和亚裔肯定会卖房躲避这种学校的。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年纪轻轻就吸毒,就堕胎。
富人避开Downtown也不是绝对的。比如休斯顿,赫曼公园那边是绝对的市中心,那里的公寓就住着不少有钱人,那里实行全封闭的管理,保证了安全。美国年轻一代也有向市中心聚集的趋势,比如旧金山,那里生活便利,创业方便,这是年轻人所向往的。
中国有钱人也并不是全部在市中心,比如北京的豪宅紫玉山庄,星河湾,刚建成的时候也是处于郊区,只不过城市扩展太快了,把那里变成中心区。现在昌平顺义那边还是有不少豪宅区,一些出名的私校也在这两个郊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