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
对于处于发育期的小孩:不要【过量、长期】摄入蟹(尤其是性腺部分)。
其实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早上还和 @阿源老师 聊了这个问题,大体结论就是我上面提到的。
不过,为了介绍这个结论,我们先要搞清楚三个问题:
1,螃蟹有性激素吗?
2,人类对性激素敏感吗?
3,性激素可以跨物种作用吗?
这三个问题相当于是一环扣一环,只有三个问题都成立,那么才会产生潜在的影响。
———1,螃蟹有性激素吗———
答案是有的。
恰好有这样一个文献【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过程中类固醇激素和卵黄蛋白含量变化的研究】来研究螃蟹中的性激素变化。
首先是血淋巴中的性激素变化趋势,从左到右依次是:孕酮、雌酮和雌二醇
如上图所示,可以看到,在螃蟹发育过程中,的确有性激素的参与,而且还呈现了动态变化的趋势。
同样包括:肝胰腺中的类固醇激素变化
以及卵巢这种典型的性腺中的激素变化:
我们可以看到,在螃蟹发育期,各种固醇激素是都有分布的。
特别明显的是卵巢,激素含量是最高的。
事实上,性激素对于卵黄蛋白原的合成与卵母细胞的成熟起着调控作用,多种甲壳动物中都检测到了脊椎动物型类固醇激素!
因此,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yes。
————2,人类对性激素敏感吗?————
其实这个问题几乎是肯定的答案。
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化学阉割大家听过吧?是一种针对性犯罪分子的处罚,使用的就是性激素,通过雌激素来让男性逐步失去男性的一些特征并促进一些女性特征的发育,比如乳房膨胀等。
当然,这种情况是使用大剂量的情况,毕竟抛开剂量谈毒性是耍流氓。
对于大多数情况下,低剂量性激素并不会对人产生明显影响。
但是,这里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儿童。
儿童正处于高速发育期,对激素更为敏感,因此,激素干扰可能会对儿童产生一定影响。
举个例子,在关于性早熟的研究中,发现,性早熟的儿童呈现了明显的激素异常。
可见,性激素是导致性早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是,特别指出: 是否是外源摄入并不确定,性早熟的原因不明,可能涉及了多重因素。
因此,第二问题的答案是: 部分yes。
于是我们就来到了第三个问题
——3,性激素可以跨物种作用吗?——
这个问题答案其实是yes。
早上看到一个内容,说性激素不同物种不一样,然而这个事情,还真的不是。
因为,性激素不是蛋白,而是甾体。
这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有机分子,它不像蛋白质那样通过基因编码,所以会出现物种差异。
于是就会出现跨物种作用的情形,反正大体一样。
比如,同样是雌二醇,就是下面这种
无论是人还是其他动物,用了都有效果。
人
猪
鱼
甚至非脊椎动物的虾
好了,到此为止,内容已经回答完了。
—————结论?—————
其实,这个结论下的我很纠结,大体是这样子的:
对于正处于发育期间的儿童,应该避免【长期、大量】摄入性激素含量高的食物。
不过,还是有几个点要指出:
并没有摄入大量螃蟹后对早熟的影响 (研究难度大,不符合伦理), 因此我们只能 合理推论 。
1,不同食物的性激素含量并不一样,需要甄别。
2,同一种动物,不同时期的性激素含量也有差别。
3,性早熟是个客观问题,但是造成的因素有很多,目前至少包括了遗传因素、发育因素以及后天环境影响等诸多因素,不能一概而论。
4,长期、大量摄入是关键。
对了,摄入海鲜,还要留意的一个问题是:过敏。
部分ref
[1]车杰. 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过程中类固醇激素和卵黄蛋白含量变化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9.
[2]王和兴,王斌,周颖,赵琦,王娜,付朝伟,江峰,姜庆五.上海市市售中华绒螯蟹抗生素和性激素的筛查与评价[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36(05):445-449.
[3]严雪梅,诸宏伟,丁周志.80例儿童中枢性性早熟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1,44(10):1176-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