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如何快速有效地停止打嗝?

2011-03-04知识

要知道如何快速有效的止嗝, 得看你打的是什么嗝。

如果是吃完饭后打的,就像这种:

声音自己脑补吧

一般情况下是: 饭后饱嗝。

打这种嗝,感觉就像 气运丹田 之后,有一股温热的 洪荒之气 ,从腹部生成,然后顺着消化道 逆流而上 ,从嘴里喷涌而出, 一吐为快 ,随之而来的是一阵 浑身酥麻 的快感。

这种高超的仿佛练气功的嗝法,专业上叫 「嗳气」 ,也就是「饱嗝」,主要原因是 胃里有一肚子气。

吃饭狼吞虎咽、快速喝水、吸烟、喝碳酸饮料和啤酒、反复做吞咽动作、运动时过度换气时……

都会 吞下不少气体 ,打几个嗝能 防止多余的气进到肠道。

当然,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会导致经常「嗝~~~」,比如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或其它降糖药的病人。

普通的饭后打嗝,一般没啥人在意,不过如果你吃了 韭菜、生蒜啊 之类有味道的东西,即是是刷了牙、嚼了口香糖,也是没用的。

更烦的是,和人说着说着话,突然一个从胃里涌出的 饱含浓郁气息的嗝 ……

想不「嗝~~」也很简单,就是 少吃点空气 ,比如:

  • 少喝含气碳酸饮料,每餐七八分饱,吃饭细嚼慢咽;
  • 少吃萝卜、豆制品、葱蒜等会引起 「打嗝放屁」 的食物。
  • 但是,如果 经常「嗝~~」 ,也就是几乎每次饭后都打嗝,就要考虑是不是 消化道有问题

    得了 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裂孔疝、慢性胃炎、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 等,都会经常「嗝~~」。

    如果还常常 伴有腹胀、腹部不适、反酸 等表现,这时候代表的,就不仅仅是你吃饱了,还有可能是你的消化系统出现了问题,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你是 打嗝不止 ,像这样:

    中间间断时间请自行填充

    那你可能遇上了 「薛定谔的嗝」。

    打这种嗝,仿佛自己体内 突然开了 一台气泵,身体随着每次打嗝都会剧烈震动一下。

    而且更烦的是,这种嗝,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止 ,仿佛身体里是一台 永动机。

    这和肚子里有没有气就没关系了,这种打嗝叫做 「呃逆」 ,主要取决于 「膈肌」

    「膈肌」指的是分割胸部和腹部的肌肉。膈肌 受到刺激会突然收缩 比如 突然大笑、猛地吸气、暴饮暴食、夏天短时间内大量饮用喝冰阔落……

    或者做了其他一些你没有感知但是其实刺激到膈肌的小动作。

    声门就会关闭,本应该通过声门进入气管的气流被迫中断,打嗝就开始了。

    这有一个图,可以更直观的理解原理:

    由于这种嗝总是 来无影去无踪,

    所以如果你在 公众场合 ,尤其是比较 安静地环境 ,比如只有打字声的办公区……自习室……开会期间……全是陌生人的电梯里…… 突然开始打嗝……

    那到底有没有什么快速止住这种嗝的方法?

    民间流传着若干偏方,比如说……

    惊吓止嗝法: 突然从背后拍打打嗝者达到止嗝效果(因为这个从小被多打了好多次)

    喝水止嗝法: 一次喝一口,分几次吞下 / 连续喝几小口水(具体吞几口 / 喝几口看你自己心情)

    吞食止嗝法: 大量吞咽面包或者馒头块(注意别被噎着)

    此外还有:

  • 把一个纸袋罩在嘴上,呼吸几次 (这个方法对情绪激动亦有缓解)
  • 往外扯自己的舌头,直到下一个嗝消失 (注意别把舌头拽出来)
  • 倒立 (只要你能行)
  • ……
  • 总之,这些方法 因人而异,对不同的人可能效果不同 ,总有一款适合你。

    丁香医生在这里再推荐一个 神奇的方法:

    食指伸入患者肛门 ,以缓慢的 圆周运动按摩直肠 。患者打嗝的频率会立即减缓,30 秒内完全停止。

    这是由一名美国医生和一名以色列医生共同发明的 「按摩直肠止嗝法」 ,而且荣获 2006 年的搞笑诺贝尔医学奖。两个医生都是男性,真好奇这个方法他俩是怎么研究出来的。

    当然,如果你「嗝~嗝~嗝~」 超过 48 小时甚至 1 个月以上 ,甚至用了「按摩直肠止嗝法」都没用,那就有问题了。

    这在临床上分别叫做 「持续性呃逆」和「顽固性呃逆」 ,大多是 甲状腺、中枢系统和胃肠道疾病 的表现。

    需要及时去医院,通过 MRI(磁共振)、胃镜等检查手段,找出持续打嗝的病因,进行正规的专业治疗。

    写到这忽然想到今天晚上就是 世界杯开幕式 了,接下来一个月,将会是两种打嗝 高发时段

    毕竟看球的时候不仅大家 心情紧张 ,时而兴奋不已时而暴跳如雷, 容易导致「嗝~嗝~嗝~」 ,估计还要 吃很多夜宵 填补深夜空空的胃,导致吃饱了 「嗝~~」

    丁香医生就在此祝大家顺(不)利(打嗝)的看完今年的球吧~

    内容参考丁香医生科普文章:

    作者:张岩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消化内科

    作者:王小泽 介入诊疗专业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