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知识

黑胶唱片的音质和 CD 的音质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2011-01-17知识

本来,听黑胶还是CD,是类似于「我喜欢纸质书你喜欢电纸书」,「我喜欢自然吸气你喜欢涡轮增压」,「我喜欢碳烤肉串你喜欢电烤」,「我喜欢祖宾梅塔你喜欢开心麻花」这样的问题,无非是一种个人喜好而已,更何况很多人是二者都喜欢,实在没什么可讨论的。但是看到了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答案,且还有很多不明就里盲目点赞的簇拥者,所以我觉得有必要稍微科普一下,以免诸多高票答案误人子弟。

要谢谢几个否定黑胶唱片的答案。虽然我玩黑胶唱片有几年了,但我本来以为黑胶和CD音质是差不多的。这几乎一面倒的看法让我特意去对比了几张黑胶和CD,结果还真发现了不少我之前不知道的区别。不同时期的录音没有可比性,所以我是拿同一录音的黑胶和CD版本来比较。先说结论:

1. 相同的录音,在制作过关、唱片品相较好的情况下,CD和黑胶唱片并没有太大差距,各有千秋。

2. 如果遇到差距较大的情况,可能是受复刻技术、压片质量、唱片品相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的结果。但这里面,有CD弱的时候,也有黑胶弱的时候,不会一面倒。


总而言之,CD和黑胶唱片都是爱乐人的心头好。提倡大家理性对比,反对恶意中伤。

下面,结合测试比对结果,澄清几个其它答主普遍存在的误区。



误区1:黑胶上的电子乐、金属乐,缺乏细节,声音模糊,远不如CD。

@yolfilm 你看那些赞黑胶的,全说是的大阵仗的交响乐。
你用黑胶给我赞赞电子乐?赞赞重金属试试?
就是摇滚乐,黑胶的表现力之差,也是种对音乐家的性犯罪。

最高票答案以一个「业内人士」的姿态说的这个理直气壮啊,这个荡气回肠啊,看得我热血沸腾,都信了。恰巧我除了收藏古典黑胶以外,也顺带玩玩爵士、民谣、电子、金属等等,顺手就试验了一下。对比用的「CD」由无损APE代替了,在电脑上用foobar2000播放,音箱是B&W的MM1,唱机是铁三角AT-LP60。够入门够民用吧。我对比了以下这些唱片:


Luca Turilli, 金属吧。这张还是彩胶,即唱片表面上喷了彩图。玩黑胶的人都知道这种唱片一般音质都不大好,纯幺蛾子。然后我就听一段黑胶,听一段CD...恩,听了前面3曲,没听出任何差别。CD里有的细节,急促的bass,玲珑剔透的电子音,黑胶里都能听得到,我还特意反复对比了几小段细节特别多的部分,还是没听出差别。

金属的话我还有张Nightwish的「Once」,不比了,因为听过很多次,应该是差不多的结果。

那再来个电子呗?

这张妥妥的电子吧。

这张能听出区别!低音部分,明显CD的延展更好一些,而黑胶的低音更有质感;打击乐器,尤其是金属质感的打击乐器,CD的要更加尖锐、更加明亮,而黑胶的相对圆润、紧致一些。当然,这是因为有对比所以明显,如果先后听两个版本的话估计一般人根本听不出来区别。

再来个摇滚吧,其实说是电子也可以,因为是remix过的电子舞曲风。

步姐的一张单曲。唱头搭上去的一瞬间,我去尼玛,仿佛来到了迪厅,拳拳入肉的低音怎一个爽字了得,声场也很好,感觉我住的这栋老房子都在跟着摇摆。换上CD,明显感觉到低音比较散,其它并没听出来太大的区别。

我比较好奇为什么不提受众人群最广的流行、摇滚、民谣、爵士,而非提相对小众的古典、金属、电子?就算黑胶播电子、金属的音质不好又能怎样?无伤大雅。如果要探讨黑胶唱片,必然不能绕过黑胶市场最受青睐的风格之一: 爵士!

刚开始,CD的伴奏特别鲜明,也就是我之前说过的一些金属打击乐器音色很明亮,因此也显得层次分明,这点黑胶确实不行。但是,但是!当人声进来了之后,马上就发觉CD完败。黑胶的人声那叫一个突出,那叫一个圆润,而CD的声音偏干涩,而且感觉很遥远。作为一张Natalie Cole的专辑,如果人声不动听,伴奏再给力也是白扯。这种体验我在试听不同品牌的耳机时有经历过,但没想到CD和黑胶也有类似区别。

再来一个爵士对比一下。

对比了一小段就高下立分。黑胶的乐器特别突出,而且声音特别细腻,细节非常丰富。说句矫情的,好像你都能听到小号里滚动的吐沫星子,以及架子鼓上的尘土飞扬。CD的话,声音非常清晰,但总觉得声音有点遥远,仿佛透过一层薄纱传过来。我想这就是黑胶玩家常说的「现场感强」吧。

说到这,仿佛CD跟黑胶比毫无优势啊?非也。我这也有很多黑胶完败的情况,而且是高票答案们没讨论的古典音乐领域。

这张是TAS榜单的发烧碟,也是古典音乐爱好者喜闻乐见的一张唱片,不论是黑胶玩家还是CD玩家。先听CD,那叫一个震撼,各个声部清晰无比,乐队气势滂沱,合奏却干净利落,我都不忍心停下来。唱片的话,确实现场感更强一些,比如你似乎能听到钢琴家触键的声音,以及琴键机械结构的轻微声音,所谓「音乐的呼吸」吧。但无奈底噪太大,Mercury是出名的压片质量不稳定的厂牌,而且唱片品相也不是很好,所以听感较CD还是差了不少。

而最坑爹的一张是这个:

其实音乐剧并不算古典音乐。不用跟CD比较,一听就知道这货远不及CD,噪音也好声音的层次、质感也好,比CD差一截。估计主要也是压片质量的问题。

此外我还有很多古典黑胶,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都有,为了避免「炫耀」的嫌疑我就不再继续贴图举例了。这些唱片素质不一,有的白菜价唱片却效果极佳,和CD难分伯仲;有的名盘头版盘却效果较差。说实话能赶超CD的不是没有,但是少。究其原因,除了唱片品相的影响,还跟数码化的处理有关。很多唱片复刻为CD时,除了会对噪音等瑕疵做修复,音色和音响效果也被处理得更「Hi-Fi」,从我们非专业人士的角度来听确实更能取悦耳朵。


结论:只要黑胶唱片的压片和品相合格,在任何风格上都有不输CD的表现,而且还有明显强于CD的场景。这是经过简单对比就一目了然的事情。注意别拿你老妈垫盘子的黑胶唱片,或者你儿子当飞碟扔的黑胶唱片来跟CD比。






误区2:绝大多数黑胶唱片制作都不够好,有大量底噪(也有人说信噪比低),声音不清晰。喜欢黑胶的人就是喜欢这种噪音、不清晰带来的朦胧感。

我特别能理解这些答主,因为我本人也经历过很多音质极差的黑胶唱片。但其实,除了早年录音技术导致的背景噪音不提(实际上早年的录音技术是非常棒的,这个后面会提到),黑胶有表面噪音、炒豆声多等等都是不正常的!黑胶玩家们都避之不及,谁会去欣赏它!还说黑胶玩家喜欢朦胧美,了解过黑胶玩家么?这帮人有很多都是挑剔的发烧友,谁有正八经的美女不看,跑去看十级美颜?大家所说的噪音或者差音质,主要有2方面原因导致:

1. 唱片的录音和压制是没问题的,但 唱片品相不好 ,严重影响播放效果。为什么品相会不好?现在的黑胶爱好者,把唱片当做「文化遗产」「古董」来爱护,而以前的人可不是。他们就把这看成是个廉价日用品。用手直接抓黑胶的表面是常有的事儿;换唱片的时候不把上一张装回封套里而是摆在外面,这样就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尤其是家里又熊孩子的话(我还记得小时候和表弟在爷爷家拿薄膜唱片当飞盘扔来扔去)。就我目前的经验,总结出以下几个规律:

a. 很多美国人收藏的唱片品相都非常差,而相对绅士些的英国人的唱片就会好很多,日本人的唱片最好,可以找到很多品相十分完美的 。

b. 从风格上来说,古典的品相普遍比流行、摇滚、金属要好,估计跟收藏者的性格也有很大关系。

c. 越是明星、名曲、名盘,被听的次数就越多,品相就越差;相反相对小众冷门的唱片由于听的少反而品相很好,但这里面不乏精品,也是明眼人重点搜集的领域。

另外不得不说的是,这个比较并不客观。很多人嘴里说着「CD」,但脑子里想的是数字音乐!可能是无损APE,是mp3,甚至是网上的流媒体!想想你们多久没买过CD了,多久没听过CD了?还记得CD的耐久程度么?其实CD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只要不人为破坏就永远光亮如新。我上初中那会儿CD刚开始普及,我整个学生时代莫名其妙的玩坏过无数游戏CD,看坏过无数电影DVD,音乐CD也有很多听了几次就跳音或读取困难的时候,尤其是越高级的CD机纠错能力越差,反而国产的一些机器容错能力更强。哦对了,我大学时刻录的50多张DVD(并不是岛国动作片,绝大部分是无损APE音乐 :D),工作之后发现很多都读不出来了,心塞...总而言之,如果你现在天天听的是CD而不是mp3或流媒体,可能都不是品相好坏的问题了,估计很多都报废了。

2. 唱片行业进入70年代,尤其是80年代后,受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一部分厂牌为节约成本,不论从录音、压片、唱片本身的质量来看都大幅下降,这直接导致了唱片音质差。比如我熟悉的古典音乐领域,有这么几个有名的后期压片质量不行的厂牌,最典型的是DGG。爱好者收藏后期(小禾花)的唱片需谨慎,声音往往层次不清且尖锐刺耳,要收就收早期头版唱片(大禾花),质量是相对有保证的。各位想,连大厂的质量都下降了,更何况那些小厂牌、尤其是金属、电子这些相对小众的唱片?

但也可以看到很多厂牌的质量是一如既往的,比如Decca,晚期压制的唱片质量不差是有普遍共识的,甚至有些黑胶玩家认为,Decca晚期压制的再版唱片甚至要好于头版唱片,可以听到Decca做了处理使声音更加自然。EMI旗下唱片众多,不敢说所有唱片的品质都没折扣,但起码我熟悉的古典领域,SAX系列和ASD系列的品质也是没有显著变化的。

好品相的唱片其实并不难找,因为 随着黑胶唱片市场的回暖以及欧洲经济的衰退,大量唱片浮出水面 。只要略微了解当下黑胶唱片市场就知道,从天价到白菜价的诸多唱片里,品相良好、录音优秀的比比皆是。比如下面这张5$左右的勃拉姆斯双提琴协奏曲一点点噪音都没有,弦乐剔透乐队辉煌。另外对于新唱片而言,诚如

@Nicklv

所说,效果是很好的,没有噪音和爆豆声。





误区3:早年的录音质量不行,现在的录音技术发达了,所以黑胶音质比不上CD。

首先这个命题就有逻辑错误。当然是对比同一录音的不同版本才有意义,不同时期的录音放到不同的媒介里是没法对比的。现在大众高尔夫1.4T(160HP左右)动力比40年前宝马3系2.3L(143HP)的动力还好,我能说高尔夫比3系好吗?3系也在换代的好吗。

另外,这个命题有一个致命的错误是: 技术先进完全不等于录音质量好!

你以为早年的录音比现在差吗?错!就技术而言早年虽没有现代先进,但在录音全盛时期的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这段时间,在录音上投入的人力物力是现在绝大多数唱片公司无法(不愿)做到的,因此诞生了大量传奇历史录音。现代这个越来越浮躁越来越趋利的社会,唱片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往往前期录音草草了事,靠后期处理来改善效果。例如:

当时美国的RCA唱片公司的制作人费弗尔和录音师莱顿在当时录音理念超前。用二支至三支话筒用特制的三轨录音机录制了大量的现在被称为LIVING STEREO的唱片!听了这些被翻制为激光唱片的播放效果,勃总认为简直不可思议,这些几乎可以活生生重现当年演奏现场的录音在那些今天看来并不怎么样先进的设备上是怎样录出来的?但RCA的好时光到1964年就结束了,这之后RCA放弃了这些录音方式。改用多话筒录音,过份依赖混音台上的后期剪辑、混音,过多的电子技术处理手段。这些东西则使录音丧失了鲜活感。直到今天RCA也没有拿的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超越五十年代的录音。

在流行乐的领域,这种做法更是比比皆是。为什么Daft Punk一个做电子舞曲的能得格莱美大奖?人家在录音上精雕细琢,前前后后耗时数年,主流媒体听过后罕见的一致给出「细节惊艳」的评价,且惊呼制作费用至少百万刀。

在大家都认为数字技术完胜的时候,很难理解【RAM】会花这么大一笔钱、花这么多时间去酝酿。Daft Punk 御用录音师 Peter Franco 说,要捕捉到乐团的声音和情感,唯一的方法就是回到模拟时代。

请问一般乐迷朋友能听出来Daft Punk录音的细节吗?并不能。但好东西行家一听就知道,且制造好东西的人说,最好的方法就是回归模拟。所以,到底谁的耳朵是「木耳」?

其实,许多早年的工程师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且工业产品都是按照「耐用品」而非「快消品」的理念设计、制造的,因此诞生了大量的在今天看来都难以超越的经典产品。唱片领域,刚才已经举了RCA的例子,非常典型。其它如摄影领域,一些老德国广角镜头对畸变的控制在今天看来依然难以企及,需要消耗较高成本达到相同效果。然后相信很多朋友家里都有十几、二十年前的家电依然在岗,如Sony、海尔等品牌的家电,不得不说品质坚如磐石。不是说现代社会的商业模式不好,而是在现在这个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产品更迭极快、利润至上的年代,我们有必要怀念那个颇具「匠心」的年代,从而在浮躁中找到一些踏实和纯粹,才能让科技以人为本。



误区4:学了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电路这些课,你们这些人还敢继续吹嘘黑胶?

本人通信工程专业毕业,通原、信号系统、模电都是专业课,数字信号处理我们也学过,所以我知道CD用的PCM编码是有损失的,因为要把抽样值量化,而且44.1KHZ的抽样率只覆盖到20Khz的声音频率,你没办法还原完整的模拟信号模型,只能是尽量接近。模拟和44.1KHZ的区别参看

@堂主

的答案。所以,我很不理解

@白如冰

说的这么理直气壮,点在哪里?



误区5:喜欢黑胶的人就是喜欢「音色温暖」,且「音色温暖」=音质模糊、噪声多

首先,「音色温暖」只是讲给不玩黑胶人听的最容易理解的词汇,但结果往往被人各种妖魔化。就像别人问我是做啥的,我说是做IT的,他说那我帮我写个可以盗号的木马吧。我想说我只是个看项目的好吗,不是高大上的程序猿...但人不懂IT行业的分工,只能凭经验主观臆断。

所以,每当有人、尤其是黑胶玩家说「音色温暖」的时候我真想掐死他。能找个别的词儿吗?我的音响设备这么入门,听出来的也不止是「音色温暖」,能再宣传点别的特点不?

不玩黑胶的人也不要把音色温暖和音质缺陷混为一谈。没人喜欢劣质的声音!喜欢音色温暖也不是黑胶玩家的专利,用CD音响系统的人也有很多喜欢音色温暖的,所以他们会用电子管胆机。但电子管胆机的功效是把数码相对生硬的波形整得圆润,并不代表细节会丢失,否则谁还会去听电子管胆机。黑胶的「温暖」也类似,是早期用电子管模拟录音的特点,而且即便是CD时代的复刻录音,理论上也应该相对「温暖」,因为母带都是一套(但CD复刻可能做了降噪等数字化处理,所以CD声音变得「冰冷」但清晰了)。我们黑胶玩家经常说「黑胶的高音上得去」,以我个人经验何止是上得去,上去的时候简直是尖锐刺耳,比如DGG公司80年代的数码录音黑胶,加上碟片较为轻薄,声音尖的要命。所以,说黑胶音色「暖」完全是以偏概全!

@阿怪

您所说的

又花了幾十年死去活來的把雜音壓到不會因爲播放次數改變
你們尼瑪現在來跟我說這樣不夠溫暖
我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窗戶

我也效仿一下:

比尔盖茨说:我们微软花了十几年把windows做的这么稳定兼容性这么好这么易用,你们尼玛跟我说用户体验不好不够像真实世界设计不够有品位,跑去买什么mac?我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电脑

袁隆平说:我花了这么多年搞出了高产量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难的问题,你们北方人跟我说不好吃?你们农民跟我说卖不上价格不赚钱?我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擦鼻涕

事情总是有两面性的。因为我的专业就是研究信号的处理与传输的,所以我知道现在的技术绝大多是牺牲了体验换来了便利,不过是让生活更「方便」「容易」了,而非更「高质量」,所以我在这方面一点点所谓「理科生」的优越感也没有。想要达到有「品质」,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误区6: 黑胶已死,有事烧纸。

@yolfilm

:

我们都知道录音带有掉粉,有长霉,有绞带的种种问题,一卷正版录音带,相比正版、盗版唱片,也是八到十倍以上的差价。但是,没人怀念黑胶。

没人怀念黑胶吗?

近年不论大牌歌星,还是独立音乐人、地下乐队,都开始出黑胶专辑了。炒作也好装逼也好,不管怎么说受关注程度还是很高的,尤其是在小众音乐领域。听说国外的黑胶工厂一般是100张起压,很多小乐队由于担负不起高昂的运费,于是选择50张,50张就地销毁。

WSJ reports that Nielsen Soundscan, which began tracking vinyl sales in 1991, indicates 9.2 million vinyl albums were sold in 2014, a 53 percent increase on the 6.06 million units sold in 2013. Vinyl sales have increased by over 220 percent since the start of the decade. The 9.2 million in sales exceeded earlier estimates of over 7 million.
The highest selling vinyl album of 2014 was Jack White’s Lazaretto, with sales of 87,000; a 56 percent increase on the 49,000 copies Daft Punk’s Random Access Memories sold in 2013.

简单翻译一下:Nielsen Soundscan这个机构从1991年开始跟踪黑胶厂牌销量,他们指出2014年美国境内一共卖了920万张黑胶,超过了预期的700万张。2014年相比2013年的606万张而言,增长了53%。跟2011年相比增长了220%。

详情可移步:

http://www. digitaltrends.com/music /vinyl-album-sales-2014-jack-white/

稍微关注下唱片行业就会知道,很多媒体都有报道近年黑胶销量(指新生产的黑胶哦,还不是庞大的二手黑胶交易市场,真正的黑胶玩家都在二手市场)呈暴增趋势。不论是装逼也好,收藏也好,欣赏也好,黑胶的受重视程度日俱增,这是不争的事实。

CD呢?

根据Music Week的报道,2014年,英国的音乐综合营收数字为10.3亿英镑,较2013年的10.47亿下降了1.6%。
其中,实体专辑的市场份额从51.3%下降到48.8%,CD的销量持续下滑,从2013年的6060万张下滑到2014年的5570万张,同比下滑7.9%,一片颓势中,只有黑胶唱片的销量逆势上扬,共销出128.9万张,同比去年的78.1万张上升了65.1%。然而尽管涨幅惊人,但这一数字在整体销量中却仅占1.1%左右,因而对音乐市场并不构成影响,至于磁带,则不在统计范畴之内。

磁带呢?

对不起,没有媒体在报道磁带相关的动态。现在提及磁带最多的是IT行业,用磁带做归档存储,恩。磁带大法好。



最后,来个矫情的结尾。想表达的跟音质对比无关,只是想让大家理解黑胶唱片玩家更多一点。

说到底,喜欢黑胶唱片的人,是不喜欢这种风格的:

跟大家一样,他们会觉得这种是很不错的:

可上面这种虽然很美,激动之下一管撸下去之后也觉得没了新意。看来看去,他们还是觉得这种最值得慢慢欣赏,慢慢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