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李志坚
「剩下的吃鱼冻吧。」妻子说。
中饭家里烧了一条胖头鱼,两人没吃完,剩了一大半。
「好。」我答应道。
家里烧鱼的方法很简单,用油煎一下,放入姜蒜、辣椒、黄酒、盐,加进较多的水,煮熟即可。气温低时,鱼汤凉后就会结成块,我们叫做鱼冻。
妻子知道我喜欢吃鱼冻,我很多次给她讲过第一次吃鱼冻的故事。
一
1972年,那年我八岁,正月里父亲带我到小姨婆家拜年。小姨婆家住在一个叫坞春的山村里,村民都是畲族人。
当年我们村庄叫桃溪区德云公社锦平大队松溪村,这一带畲汉混居,相互通婚。我奶奶姓雷,畲族人,是邻村的鲍畈嫁过来的。松溪到坞春要走六七里山路,因为我的腿不好,走不动了父亲会背我一段。印象中坞春村座落在一个山坡上,并不平坦。
我们这一带,畲汉两族的待客方式一样。客人上门,先烧点心,然后招待吃中午饭。正月里烧的点心,碗底先放上白煮蛋、鸡肉,上面是面条。出门前父母反复叮嘱,碗里的面条可以吃掉,下面的鸡肉、鸡蛋是绝对不能吃的,主人家还要招待后面来的亲戚们。
中午的饭菜与家里类似,八仙桌中间炭火炉上热着青菜煮煎豆腐,四周是蒸糕、八宝菜、年菜。年菜以大块萝卜为主,夹杂着少量毛芋、豆腐,在大锅里煮烂。母亲常说:「萝卜煮得流,不用油。」年菜是过年才能吃到的菜。也有猪肉、鸡肉摆在桌上,不过不能吃,要过了正月十五才能吃掉。如果主人夹到你碗里,另当别论。有一碗菜,我没见过,小姨婆夹了一块给我,说这是鱼冻。我放进嘴里一咬,比豆腐更有韧劲,富有弹性,随即融化,一种从未尝到过的鲜美味道把我惊住了!
那之前我从未吃过鱼。当年家里的主食以番薯、番薯丝为主,宣平咸菜每餐陪伴,自留地中能种些蔬菜,节日会有豆腐、肉。为改善生活,一年中父亲偶尔会买几次荤菜,主要是猪心肺,因为猪身上这东西卖得最便宜。家里没买过鱼,可能也没地方去买。溪水中鱼自然是有的,可与我家无缘。老家住在牛头山下,山高水长,现在村后建了三座水库,其中松溪水库库容200多万立方米,宣平区域仅次于内庵水库。教书的父亲休息天回家,把自留地料理好,上山把柴火砍下来挑回家已争分夺秒,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到生产队挣工分。没有村民钓鱼,因为大家没有空闲时间,每个劳动力的时间不能自己作主,生产队有干不完的活。见到过夏天将溪水拦截到田里灌溉时,有人用茶油渣将溪里的鱼毒死后捡回家,可没我们的份。
那天吃到的鱼冻味道如此鲜美,印象如此深刻,以致于五十多年后的今天,已记不得小姨婆的容颜,记不得她家里有几口人,只有那一次吃鱼冻时的情景是如此清晰!
鱼冻。视觉中国。
二
1989年底我结婚了。当时中专毕业工作已六年多,是较早实现了「跳龙门」愿望的幸运儿,妻子也是居民户口,在县机床厂上班,不过生活仍然清贫。结婚时因置办家具,买彩电,举办婚礼,欠下了三千多元的债。每月我与妻子两人的工资收入合计约两百元,我们计划好,领到工资先还一百元的债,余下的安排日常开支。
单身时一直在食堂吃饭,结婚后可以自己做饭了。当年住的公司宿舍,位于县城城东路革新巷2号,老人民医院大门对面。这里是市中心,熟溪古廊桥近在咫尺。那时熟溪北路从廊桥到解放桥这段是菜场,买菜十分便利。
1990年妻子怀孕了,要增加营养。当年猪肉卖1.1元一斤,鱼便宜一些,几乎每天买鱼吃。我们常在近中午时段去买尾货,白鲢鱼最便宜,大多买这种鱼,个头小的,半死不活的,0.5-0.6元一斤可买到。觉得除了小、刺较多,白鲢鱼与花鲢、鲤鱼一样鲜美。烧煮的鱼一餐吃不完,余下的就吃鱼冻。
那年吃了很多鱼。后来听到一种说法,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两条腿的不如没腿的。四条腿的是猪牛羊,两条腿的是鸡鸭鹅,没腿的是鱼。无论对大人还是小孩,鱼比肉更好。经济的拮据迫使我们少吃肉多吃鱼,反而更有利于健康。
三
1991年,儿子出生刚满月,我承包了公司的一个门市部,从此走上自负盈亏,自谋生路的人生旅程,一天到晚忙店里的活。家里的事务都由妻子承担,她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料理家务,饭菜都由妻子负责烧煮烹饪,我几乎没动过手。
长期以来,妻子并不插手生意上的事。2015年,儿子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妻子也空闲下来,为了开拓金华市场,她亲自披挂上阵,驻守在新开的门店。武义老家,留下我一个人坚守。
家庭生活过了二十多年,一下子又重新回到几乎单身的状态,一日三餐都由自己安排。开始觉得挺好的,这时已没有食堂可供就餐,就到街上饭店吃饭。从东升路吃到西溪路,从下街吃到上街,从城北吃到溪南,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好不快话!
饭店里吃了两个月,吃腻了。我向单身的同事讨教如何过日子,告诉我饭菜都得自己做。从此,我过上了每天自己买菜,自己烧菜做饭的生活。
这样的日子过了两年,我慢慢地发现,自己买的菜有三种最多,就是鱼、豆腐、青菜。如果说江南山水的底色是绿色的,塞北荒漠的底色是黄色的,大海的底色是蓝色的,那么我吃的菜底色就是鱼、豆腐、青菜。家烧的鱼第一餐趋热吃,余下的吃鱼冻。味道也有些变化,鱼里总要放点辣椒。
剁椒鱼头。视觉中国。
四
早年出差到杭州,总忘不了点一道西湖醋鱼,尝一下鱼的不同味道。后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商业的繁荣,在我们小县城也能吃到各种口味的鱼菜,如重庆水煮鱼、四川酸菜鱼、云南石锅鱼、贵州酸汤鱼、广东清蒸鲈鱼、湖南剁椒鱼头等。这些年又流行日本人的吃法,吃生的。前些天舅子的女儿结婚,宴席在一家豪华的酒店举行,桌子上的菜品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盘像帆船一样造型,由生三文鱼、肥鹅肝等制作的刺身拼盘,我知道这是最贵的菜。宴会结束后,发现农村来的年长亲戚坐的桌子上,这道菜一点没动过,没人敢吃。而年轻人坐的桌子上,这道菜一扫而光!
因为我喜欢吃鱼,家人说我是「猫」。每个人都有一些特别的生活习惯,不同的嗜好,而这些生活方式的形成,都会与他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密切相关,承载着时代变迁。现在吃鱼的方法更丰富多彩,不过我们家里,烧鱼还是用老方法多,与早年不同的是,有时会加点花椒,鱼冻也是自己喜欢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