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财经

高平陵之变中,曹爽是出于怎样的考虑相信了司马懿不动杀机的允诺?

2019-02-02财经

曹爽信不信根本没关系,因为他面前并没有其他路可走。

曹爽的军事能力和组织能力都非常的糟糕。

曹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军事行动是正始五年(244年)的伐蜀,结果率领六、七万大军入蜀被费祎所阻,而关中及羌、氐后勤运输又不能应付军队所需,搞得军民都缺乏物资和粮食,撤军的时候又被费祎进兵据三岭截其归路,曹爽苦战才得脱身,部队输送用的牛马辎重全丢光,落得个羌、胡怨叹关右虚耗的下场。

所以曹爽的军事能力和组织能力是没法跟老于军事的司马懿正面抗衡的。

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第一时间掌握了洛阳的军队

高平陵之战的情况是司马懿陈泰高柔等重臣趁曹爽随驾扫墓时发动政变,司马懿的动作十分迅速,一发动就控制了各个城门,率兵占据了武库,并派兵出城据守洛水浮桥,同时命令司徒高柔持节代理大将军职事占据曹爽营地,太仆王观代理中领军职事占据曹羲营地。司马懿此时已经通过其军中威望和老臣们的支持控制住了洛阳地区的军队,曹爽曹羲麾下的中军中垒等部队留守洛阳的已经全部落在了司马懿控制中。要知道司马懿长期领兵,和陈泰两人先后担任大将军和太尉这两个军事最高职务,其子司马师也长期担任中领军(负责禁军将领升迁)的职务,在军中威望极强,曹爽兄弟架空司马懿也不过才几年时间,司马懿的积威犹在,洛阳各军都肯听其号令。

曹爽没有迅速回洛平乱的实力

而高平陵之战发动时,曹爽现在有的只有随驾的少量军队,以及临时征发的数千名屯田兵士为护卫,这些军队的忠诚度也还是成问题。就凭曹爽的军事能力和组织能力,带着这点毫无战斗力的屯田军队和忠诚度成迷的禁军回洛阳平乱,那基本上等于主动冲塔送人头。

而皇帝曹芳是否支持其都很成问题,所以当时的曹爽甚至都不敢把洛阳发生政变的事情告诉曹芳。

曹爽对奔许昌长期对抗没有信心

当时桓范提出的方案是让曹爽先去许都,调用许都的兵库武器武装军队,同时调兵勤王平乱。许昌当时是曹魏重要的军事基地,虽然都城迁到了洛阳,但许都仍然保留了武库和屯田军,可以成为反攻的基地。但自古发生政变要出兵平乱都得趁早,一旦拖延那就是给对手从容调兵布置的时间和机会,想收拾就难了。司马懿+陈泰的威望能力都不是曹爽三兄弟能比,司马懿旬月平孟达三战定辽东,作战风格都是谋定活动绝不拖泥带水,如果跑到许昌去将对抗拖成长期正面战争,曹爽三兄弟那点本事怎么可能是司马懿的对手?这事曹爽自己心里有数,所以根本不肯听桓范的意见——你听说过塔也送了兵线也被推了然后靠打野能翻盘的么?

再加上曹爽三兄弟早前根本没在许都任职的经历,在许昌也缺乏支持者,而司马懿却恰恰在曹丕时代黄初五年和六年两次伐吴的时候都奉命担任抚军将军镇守许昌给前线调度军资,后面曹睿时代太和元年到太和二年司马懿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抵抗吴国入侵,曹芳时代正始二年主持对吴用兵,前后共有七八年掌管许昌军政的经历。因此司马懿在许昌的人脉以及情况熟悉度都比曹氏三兄弟要高的多,曹爽去许昌相当于要曹爽三兄弟去对面家泉水跟人家PK,那不是找死么?曹爽对自己的军事组织能力没信心,对能够控制许昌更没信心,自然就没有采纳该意见。

范南见爽,劝爽兄弟以天子诣许昌,徵四方以自辅。爽疑,羲又无言。范自谓羲曰:「事昭然,卿用读书何为邪!於今日卿等门户倒矣!」俱不言。范又谓羲曰:「卿别营近在阙南,洛阳典农治在城外,呼召如意。今诣许昌,不过中宿,许昌别库,足相被假;所忧当在谷食,而大司农印章在我身。」羲兄弟默然不从,中夜至五鼓,爽乃投刀于地,谓诸从驾群臣曰:「我度太傅意,亦不过欲令我兄弟向己也。我独有以不合于远近耳!」遂进谓帝曰:「陛下作诏免臣官,报皇太后令。」

我们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分析曹爽去许都的可能性,曹爽的结局其实是从三兄弟一开始离开洛阳时就已经决定了。曹爽的活路有三,上策是在趁洛阳时就先下手为强干掉司马懿一党,中策是把司马懿和两儿子赶回温县老家远离朝堂,下策是三兄弟至少留一个在洛阳控制住洛阳的兵权,同时去高平陵扫墓的也要掌握一支能战之兵,这样任何人敢跳出来作乱都可以第一时间调兵镇压,不至于措手不及。

而曹家三兄弟一同离开洛阳还只带那么点护卫,却把整个洛阳留下来给司马懿随便折腾,那就真的是飘了。

所以塔也送了,兵线也送了,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掉,最后只剩下一个办法——认怂回去,看看能不能留下一条小命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