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无机密这一点,应该是很多人的共识。当然这个共识是相对的,近些年行业速度发展快起来了,信息差逐渐开始拉大,不同厂家相互之间也有刺探情报和数据的行为出现。以往我在OEM的时候,我们穿着供应商衣服泡竞品生产线这种不合规调研的机会逐渐被封住了,现如今想刺探情报都得直接购买行业咨询报告了,关于这一点有需求的可以私聊老王,老万有这方面朋友在做这个,而且非常专业。
那么我们说回问题,汽车会不会被卡脖子?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秀的领域,中国汽车在三处。
第一、一体压铸规模化降本,这一点大家有共识,但卡脖子的地方在于,超大吨位压铸机你造不出来,但好在这玩意儿也不算国之重器,西方没禁运,随便买,买几十台没人管你。而且铸造材料相对也是公开的,比如小米的泰坦合金,这种直接敢把配方公开的,行业中有专利壁垒,但无技术堑壕。
第二、人力资源,中国员工,尤其是中国车企员工是出了名的卷,老王之前在戴姆勒,我们从墨西哥工厂回来的支援工程师吐槽说,墨西哥这帮孙子,总装下线都过了喷淋了,发现后视镜没装?离谱的是竟然敢签字放行?真太离谱了。我前几年去东南亚旅游,通行一家美国人,就是当地摩托车品牌的投资人,说越南和泰国工人尤其不负责任,工作两个月就要离职说先去玩一阵子,没钱了再换一家,说无所谓是不是摩托车,去削菠萝也行,当时我听完了就和这一家子美国人说,论技术工种人员的素质,还是中国世界第一,当时美国人确实说中国工人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替代,就像印度外包程序员一样,并且他特意表示,这个是中性理解,无任何贬义(我当时想美国人什么时候这么敏感了么?哈哈)
第三、对用户需求的洞察,这一点,我觉得我也不想避讳,蔚来、小鹏和理想汽车就是做的比较好的,毋庸置疑。尤其是新势力这些公司的架构,对舆论影响非常看重,但却又没看中到比较变态的层面,整体较为健康,对于负面的看法比较独特,独特性带来成本的集约,他们内部有一群懂内容的公关+市场,并且他们的title都不叫公关或者市场,他们用一种类似松散的平行架构扁平化地以项目角度进行融合交流并执行工作,这个高效与专业度在面对媒体负面的时候,能够加以区分,不是处处封杀,现在国内一些车企,到处花钱下黑稿,搞得公关同事们很累,这是这些公司不会去做的,因为这太愚蠢了。 拿理想本人为例,他是少数几个连续创业均成功的企业家,在洞察力方面确实比较厉害。
当然, 随着传统企业这些对手的进步与自身规模化的发展,目前这个定位优势一定也是大概率会被对手抹平的,体系化经营下,复杂的管理手段与任务分解是所有大企业面临的挑战,优化「小作坊」思维和防范「大企业病」之间的拿捏,需要集团CEO有更全面的总揽能力,尤其是李想的个人背景在这个需求之下,已逐渐失去优势。李斌之前在企业成长初期经常会释放爆论来博眼球,但自从ET9亮相后,李斌试图重新塑造温婉和有胸怀的CEO人设,相比也和品牌上升路径有关。
上述三点,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新势力汽车做的好的地方,其实传统企业也是非常好,像比亚迪规模化做的好、吉利汽车品牌打造有成效、连长城精通越野车的都在打造上升格调,这些都是国外车企眼巴巴看着被抢走蛋糕的原因。
但你说,在重点科研区间,中国会不会被卡脖子呢?我本期说一个我很担忧的地方,就是电池。近期固态电池的热点新闻层出不穷,前有大众与Quantum Scape合作锂金属固态,后有哈弗大学研发10倍能量密度固态电池,但我在国内只能看到互相卷碳酸锂价格的,这为国内被国外「卡脖子」带来了一定的可能性。当然,也有可能是我作为外部视角的盲区,因为当我写这篇稿子的时候,我在宁德时代的朋友就告诉我,哈弗大学这批人,尤其是1作,已经即将入职CATL宁德了,所以中国在这个电池尖端的科研成果壁垒打造方面,我个人认为还是放心的。
我写了一篇关于固态电池思考的文章,大家可以看一下,随时讨论吧。 [1] [2] [3]
参考
- ^ 固态电池最新报道 https://www.zhihu.com/answer/3360584439
- ^ 新能源未来方向在哪 https://www.zhihu.com/answer/3309292214
- ^ 未来电车的电池容量会稳定在哪个范围? https://www.zhihu.com/answer/326970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