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汽车

日系车大规模降价「转进」围剿国产车了该怎么办?

2022-07-23汽车

近几年十万上下的车市其实很简单。

基本上都是以大众的配置为基础。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级别的大众,就是提供了个车。

也不能说得这么狠。毕竟教练车级别的销量很够呛,不具有代表性。能卖出去的配置都比教练车高一点。

所以他们去年参观了车展以后回去就把车机部门全都开掉重建。严格来说也不能说是全都裁了,还留了一个负责裁员的人事高管。

日系车是大众基础上减配降准增电。比如车身减配的「吸能」设计,安全气囊降准的「防索赔」设计。但是日系车会在大众系基础上增加一点车机、影像。

看上去优点很明显。操作只是舒服了一点点,最重要的是「省油的大大的」。所以日系车不能说比大众便宜,价格差不多。

只要不出车祸,那就没事。出了车祸也没事,因为驾驶员和乘员很大可能没机会索赔了。

韩系车一开始就是在日系车基础上继续减配降准。由于国产车的逐步上溯,以及低端车的两极分化——要么剁椒鱼头要么死——韩系车基本上已经死了。

国产车早先是低端、抄袭、质量不稳定、技术落后的代表。但是经过多年发展,已经能够造出质量稳定的车了。近几年甚至能够造出有自己设计理念的车系了。

这就已经压制不住了。

电动汽车的弯道超车效果更加显著。

电车的优点,对于消费者来说当然是省钱。对于车企来说,是突破了技术壁垒。

以前外资可以通过挤牙膏、联盟等方式让内资始终处于有投入无收益的追赶阶段。这样吊着你跑,国产车是死也跑不赢的。

一个体力最好的长跑运动员,也没办法始终以百米冲刺速度维持长距离追赶。而且不但没有人破风,对手还专门给你加大顶风阵风。

电车路线本质上是起到了破风作用。

比亚迪在电车路线上弯道超车,固然将自己从油车垫底的糟糕状态救了出来,更关键的是给其他国产车吸引了火力。

这几年,合资车的技术下放和国产车的技术进步都是有目共睹的。像吉利通过与沃尔沃合作就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这还有别的背景。前几年老美干得不行,经济危机,被迫转让了沃尔沃等品牌出去。印度拿到了路虎,中国拿到了沃尔沃。这就导致了技术扩散。

所以国产车近些年快速发展,属于双重因素叠加。一个是电车的破风作用,一个是前些年技术扩散的推进作用。几个因素结合,就迎来了爆发期。

不过我听说吉利与沃尔沃合作找来的工程师去年暴病死亡了。不知道有没有场外因素。近几年这种场外因素太多了。

现在日系车降价了。这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情。

毕竟现在日系车还有一点品牌力。

不过他们可能忘记品牌力是怎么来的了。

消费人群高端,你的品牌就高端。消费人群低端,你的品牌就低端。

一般人都是这样判断的。

所以这样一降价,品牌力就下降了。

别人就会说:

这车看着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