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星空 > 汽车

索尼本田称中国电动汽车只会排列图标,没有真正的技术惊喜,是真的吗?

2023-10-24汽车

索尼是老朋友了,本田也是老朋友了,索尼本田是老朋友中的新朋友,说点自己的看法。

话说,一千个人眼中,还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

经典名著中的经典角色尚且如此,更何况还处在大航海时代的电动汽车呢?

聊得多了,总会碰撞出点火花的,其中总有一些是绚烂的。尤其对新生事物,每一个直抒胸臆的看法都是值得尊重的。在下半场结束前,在行业格局基本确定前,一切都有待观察,一切皆有可能。

因为,电动汽车处在属于它的大航海时代。 电动汽车不是没有繁荣期,几经沉浮到现在,终于「天、地、人、和」,都齐了。到了大航海时代!谁能发现更多的新大陆,就能在电动车时代的占得一定的先机,进而形成护城河或者巩固原有护城河。

以下,是大众看到的中国地区电动汽车产业在大航海时代的一些事实:

  • 事实1:电动汽车品牌积极进取,一日千里,
  • 事实2:产业链越来越成熟,尤其是电动汽车的产业链,可能是最成熟的。
  • 事实3:中国地区可能是现在及今后最大的汽车市场。
  • 事实4:应该正视,应该积极应对,应该先干再说。
  • 事实1:国内新能源品牌,是进击的小巨人

    汽车品牌虽新却有创新、有干劲、有脚踏实地的在进步,它们确确实实的做大了电动汽车的整个盘子

    【1】有一些创新,其实对于大众也很有启发。

    像:类似Nomi的表情互动交互、提升副驾愉悦感的女王座驾;

    像:消除续航焦虑下的增程式驱动、增加车内氛围的大屏幕;

    以上种种,有试错,有成功,但是敢于从用户角度去创新,百花齐放,着实给了大众不少的启发。

    【2】有很足的干劲,有一些硬件很硬实力。

    时代的宁德,全栈自研的华为。在电动汽车大硬件上,已经处在领先的位置。

    【3】有脚踏实地的在进步

    作为车应该有的可靠性、安全性、健康、冗余、机械素质这些。这其实是最难的地方,要下苦功夫、笨功夫。难得在一些新品牌上,也看到了很快的加速度。

    【1】+【2】+【3】着实做大了整个电动汽车的盘子,至少在中国地区是这样。而且中国地区做大了,其实对全球有一定的(其实是挺大的)蝴蝶效应的,后文再说。

    盘子大了对谁都好,尤其是对有准备的人。 从1972年,大众就开始了电动化的创新,在电动化线路上有很深的积淀。所以才可以在电动化的窗口期来临时,就直接铺开全系列的ID车型。不说概念,不卖PPT,真搞量产车。

    话说到这了,我们聊聊大众关于电动汽车的准备。

    ·1972年:T2 Elektro Transporter。复古风格的电汽朋克。

    ·1987年:I CitySTROMer。认认真真的用Golf这个车做了电动化的在大众市场的尝试。

    ·2007年:Space up!Blue。结合了电动车和氢燃料电池技术,不仅提高了能效,也扩展了电动车行驶范围。

    ·2011年:Nils。充满未来感的电动化尝试,而且加入的ADAS的创新。

    ·2016年~至今:I.D.概念车及,现在看到的ID.家族全Line up量产。

    因为生来电动,才能开花结果。

    图注:上汽大众ID.家族

    事实2:新能源产业链丰富程度及成熟度,或许不可复制

    一个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的例子

    你信不信,一个打火机,都有一整条产业链!

    1块钱的打火机产业链,为什么不能搬到越南?

    因为只有在国内才有综合成本最低,综合品质最高的产业链。点火器谁做?防风罩谁做?汽水供应? 已经在过去多年的发展中,构筑起了极其复杂,且有协作机制的系统。才使得这一块钱的小玩意,再细分下去后,产业链的每个环节在控制品质的同时,还有钱赚。

    一斑窥全豹,电动汽车所需要的那些微创新,可能只有在中国的产业链中,才能找到即插即用的合作伙伴。 成熟的传统车型制造产业链、成熟的加工制造业、进击的新能源产业链等等,这些汇在一起可以结合成很多新的体验。

    电动汽车产业链,可能正在形成这样的制造壁垒:量,大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形成质变

    大众的合作伙伴,时代的宁德就是典型的例子,电动汽车的产业链可能目前最中国就是最丰富的,在以后也很有可能是。

    事实3: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说到量,就再说说。

    中国地区,可能是今后一直是最大的汽车产销地区,说几个数字。

    1. 乘用车整体: 2016-2018年中国汽车占世界30%左右,2019年下降到29%,2020-2023年一直保持在32%附近。 单一地区的绝对领先 [1]
    世界汽车市场不同区域份额占比数据
    1. 新能源汽车 :2022年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看2023年的情况,可能还会继续领先下去。

    说这些数字想说什么呢?成就产业最好的方式是「以战养战」

    好的战士都是用无数的子弹喂出来的,产业一样,品牌也一样。在这个实战机会最多的地区,还不全身心投入?

    事实4:直面现实

    全身心投入,干好了,再说

    大众就是这么做的,各个方面全身心的投入。

  • 产品整列,铺多全面,铺的坚决。 从VAN到SUV到轿车。ID.系列电动化了整个Line Up,干,就来真的。
  • 在广州车展亮相的上汽大众ID.家族第四位成员-ID.NEXT
  • 产品价格,直面竞争,放下燃油车时代的骄傲。 我们把ID.当做一个全新的品牌去做,哪怕继承了大众所有的优良传统。还是用一个初学者的虚心去对待这个市场。包括产品定价,用ID.的产品力自己去挣面子,争市场。
  • 上汽大众IQ.科技八大板块
  • 技术创新,一点也不苟着,但是推出的都是稳稳的。【 IQ.科技】,实现了现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所有的辅助驾驶技术, 而且每一项都好用稳定。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更舒适且更直观的驾驶体验。【 MEB平台】,别说油改电了,大众直接与燃油车同等对待。搞一个平台出来。
  • 传承,大众味十足。 机械素质,这是用户们对大众的褒奖,也是大众的骄傲。售后,这是作为一个大厂的优势。每一台ID.都是Pure 大众,消费者愿意闭着眼睛买,放心开。剩下的,交给大众就好。
  • 最后,在汽车的任何一个大航海时代,大众从来都是领航者。因为大众每一次都不会犹豫并全身心投入 「干了再说,干好了再说」。 电动汽车时代,我们依然为每个用户好好造车。

    参考

    1. ^ 2023年1-7月中国占世界汽车份额32% https://mp.weixin.qq.com/s/KQVNHVGq_oILnC4xl7f8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