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12年前,生下試管雙胞胎的60歲大媽,後坦言:如有來生我不會再要

2024-09-26女人

2010年5月,一位名叫盛海琳的60歲高齡產婦冒著巨大風險,透過試管嬰兒技術再次擁抱了母親的身份。

作為一名曾經事業有成、家庭幸福美滿的院長,盛海琳原本以為自己能在女兒的陪伴下安享晚年。

女兒婷婷在新婚次年便與女婿因煤氣中毒雙雙離世,留下盛海琳和丈夫承受喪子之痛。

從此,盛海琳的人生被劃分為樂極生悲的上半場和苦苦掙紮的下半場。

絕望中,這位堅強的母親選擇了用再生育的方式來尋找生命的希望。

當她終於抱著早產的雙胞胎女兒時,盛海琳告訴自己要活到100歲,為女兒撐起一片天。

12年後再回首,盛海琳卻坦言:如果有來生,她不會再做出同樣的選擇。

不堪命運捉弄 高齡求子渡難關

2009年,時年60歲的盛海琳還是一位人生贏家。她不僅是一名資歷深厚的醫生,還在當地一所醫院擔任院長一職。

丈夫在軍校任職,生活雖稱不上闊綽,但也衣食無憂。最令盛海琳引以為傲的,是她的女兒婷婷。

在盛海琳的悉心呵護下,婷婷順利長大成人,學有所成,工作順利,婚姻美滿。

然而,造化弄人。

2010年新年前夕,剛和丈夫商量好回婆家過年的婷婷,卻在兩天後與女婿一起,因煤氣中毒不幸雙雙離世。

盛海琳萬萬沒想到,前一刻還在電話中聽到女兒開心地談論新年計劃,轉眼就天人永隔。這對原本幸福的家庭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

女兒的離世讓盛海琳陷入了深深的絕望。

悲痛欲絕的她曾數次萌生輕生的念頭,還在女兒墓地附近買了"陰宅",幻想著能透過自殺與女兒再次相聚。

所幸在親友的苦苦勸阻下,盛海琳最終沒有鋌而走險。

但失去女兒的痛苦猶如陰霾,籠罩在盛海琳心頭久久不散。

她嘗試在佛教中尋求慰藉,卻也無法從信仰中獲得新的生活動力。

直到一位寺院住持建議她再收養一個孩子時,盛海琳仿佛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她下定決心要再要一個孩子,以此來填補內心的空虛。

盛海琳先是想從親戚處過繼一個孩子,但在計劃生育的大背景下,並沒有人願意把孩子送給她。

就連領養都因為汶川地震後福利院大部份孤兒已被妥善安置而無疾而終。

就在盛海琳幾乎絕望之際,一個意外的機會讓她接觸到了"試管嬰兒"這一新生事物。

盡管所有醫生都告誡她,60歲高齡再生育存在極大風險,但盛海琳依然決定放手一搏。

於是,我們看到了一位橫下心來、四處求醫問藥的盛海琳。

盡管已是花甲之年,她依然不顧親友的反對,也不懼高齡妊娠可能面臨的種種難題,咬牙堅持要透過試管嬰兒圓自己的母親夢。

最終在醫生的悉心照料下,盛海琳移植的三個胚胎有兩個存活,她也渡過了妊娠期的高血壓、浮腫等重重難關, 終於在2010年5月實作了再為人母的夙願

雙胞胎降臨 迎接新生活考驗

盛海琳懷胎七個多月時,雙胞胎女兒智智和慧慧便早產出生了。

由於早產加上體重不足,兩個孩子一出生就被送進了新生兒科室,在保溫箱中接受特別監護。

昂貴的醫療費用給盛海琳的家庭帶來了沈重的經濟壓力,兩個孩子分別住了37天和47天,每天的花銷高達6000元左右。

盡管面對巨額開支,盛海琳夫婦倆依然全力以赴,最終在醫生的精心治療下,雙胞胎女兒達到了健康標準,得以回到父母身邊。

對於時隔多年再次為人父母的盛海琳夫婦來說,撫養雙胞胎的艱辛才剛剛開始。

從最初孩子的哇哇啼哭,到咿呀學語、蹣跚學步,再到背起書包邁進幼稚園,盛海琳都全程參與,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心血。

畢竟年過花甲再辛苦帶娃,體力和精力都大不如前,盛海琳不得不加倍努力。

就在盛海琳夫婦倆一邊拼命工作賺錢,一邊盡心盡力帶孩子時, 不幸再次降臨。

盛海琳的丈夫突發中風,雖然最終搶救過來,但身體狀況每況愈下,生活難以自理。

顧家、賺錢、帶孩子的重擔一下子全都落在了盛海琳一人身上。她不得不更加辛苦地工作,承擔起這個家庭所有的開銷。

為了維持生計,盛海琳只能東奔西走、四處兼職,漸漸無暇顧及兩個女兒的成長。

盡管她盡了最大努力去陪伴孩子們,卻依然對錯過女兒們成長的很多重要時刻感到愧疚不已。

盛海琳常常在深夜泣不成聲,責怪自己沒能給孩子一個完整的童年。

但每當看到女兒們天真燦爛的笑臉,盛海琳又重新燃起鬥誌,發誓要用實際行動來詮釋母愛的偉大。

在孩子們逐漸長大、開始懂事之後 ,盛海琳的生活終於迎來了轉機

智智和慧慧漸漸理解媽媽的不易,開始主動幫忙分擔家務,在學習上也非常刻苦,從不讓媽媽操心。

盛海琳終於能稍稍喘口氣,騰出更多時間來專註孩子的成長。

她盡可能抽出時間來參加女兒們的每一次家長會,關註她們的每一點進步,並經常和女兒們促膝長談,交流思想,引導她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盡管身兼數職、操勞不止,但每當看到女兒們活潑開朗的笑容,盛海琳就覺得再多的辛苦都值得。

她暗下決心,不論生活多麽艱難,都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愛護、呵護這來之不易的兩個寶貝女兒,用實際行動來彌補自己曾經缺失的陪伴,用無微不至的關懷讓女兒們感受到母愛的偉大。

風雨十二載 不悔高齡育兒路

隨著智智和慧慧逐漸長大,盛海琳對女兒們的教育問題越發重視。

她深知自己年事已高,可能無法陪伴女兒們走過人生的每一個階段。

為了給孩子們留下一份"保障",盛海琳開始精打細算,千方百計地攢錢,希望能為女兒們留下一筆可觀的教育基金。

盛海琳每天都在為生計奔波,卻始終沒有忘記給女兒們最好的教育。

她堅持為孩子報了舞蹈、音樂等多種興趣班,讓女兒們得到全面發展。

盡管每個月都要支出不菲的學費,盛海琳卻毫不猶豫。

在她看來,金錢雖然重要,但遠比不上孩子們受到良好教育的意義。

就這樣,盛海琳一邊拼命工作,一邊精打細算,幾年下來居然也攢下了一筆不小的教育基金。

她把這筆錢存在了銀行的定期帳戶上,希望到女兒們上大學時能派上用場。

盛海琳常對女兒們說:"媽媽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最大的心願就是看到你們將來接受高等教育,擁有美好的未來。"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然來襲,給盛海琳一家的生活蒙上了陰影。由於疫情影響,盛海琳的收入銳減,生活陷入困境。

盡管十分焦慮,但她卻絲毫不敢懈怠對女兒的陪伴。在封城期間,盛海琳主動承擔起在家教女兒功課的任務,悉心輔導她們完成網課作業。

同時,她還和女兒們一起打掃衛生、做家務,鼓勵她們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盛海琳常說:"疫情雖然可怕,但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

在她的悉心呵護下,智智和慧慧雖然經歷了一段非常時期,但依然健康快樂地成長,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看著女兒們的笑臉,盛海琳覺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隨著女兒們漸漸長大,盛海琳的生活重心也逐漸從"賺錢"轉移到了"陪伴"上。

她開始花更多時間傾聽女兒們的心事,鼓勵她們遇到困難要勇敢面對。

同時,盛海琳還利用自己的切身經歷開導其他不幸失獨的家庭,鼓勵他們要堅強地面對生活,珍惜眼前人。

在外人看來,盛海琳的高齡生育決定可能有些"離經叛道",但回顧這12年的風風雨雨,她卻從未後悔過。

盡管撫養孩子的過程充滿艱辛,盡管自己也常常身心俱疲,但只要看到女兒們健康快樂地成長,盛海琳就覺得再多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對她而言,智智和慧慧就是上天賜予的最珍貴的禮物,是她人生的全部寄托。

高齡育兒路 背後思考耐人尋味

盛海琳的高齡生育故事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關註和討論。

一些人贊揚她的勇氣和決心,認為她是偉大母愛的化身;另一些人則質疑她的選擇是否明智,認為高齡生育對母親和孩子都可能存在諸多風險。

客觀來說,盛海琳在決定高齡生育時確實面臨著諸多挑戰。

首先是身體方面的考驗。

60歲的高齡產婦需要面對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早產等多種並行癥的風險,對母親和胎兒的健康都可能造成威脅。盛海琳在懷孕期間遭受的種種困擾就是明證。

其次,高齡產婦在分娩時也可能遇到更多困難,需要專業的醫療團隊時刻守護,這對家庭的經濟狀況無疑是一大考驗。

除了身體和經濟方面的壓力,高齡產婦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同樣會面臨諸多難題。

由於年齡差距懸殊,她們可能難以跟上孩子的成長節奏,在教育方式和代際溝通上都可能遇到障礙。

同時,高齡父母自身的身體狀況也可能影響到對孩子的照料品質。

正如盛海琳在女兒幼年時因忙於工作無暇陪伴,以及丈夫中風後她不得不獨自撐起家庭的經歷,都生動詮釋了這一困境。

事實上,像盛海琳這樣選擇高齡生育的失獨家庭並不在少數。

他們大多懷著重獲新生、延續生命的願望,渴望透過再生育來治愈失子之痛。

但在做出這一選擇的背後,他們同樣背負著常人難以想象的精神壓力。

社會大眾對他們的選擇往往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共情,甚至帶有一些偏見和歧視。這無疑加重了這些家庭的心理負擔。

因此,我們更應該用包容和關懷的心態去看待每一個失獨家庭的選擇,而不是輕易對他們說三道四、指手畫腳。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盛海琳的故事也引發了我們對女性生育自主權的思考。

每一位母親都有權利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是否生育,以及何時生育。

只要她們對自己的決定負責、並為之付出相應的努力,我們就應該給予理解和尊重。

社會應該創造條件,為那些渴望養育後代的女性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而不應該對她們的選擇說三道四。

每一個母親,無論是否高齡,只要懷著愛和責任去撫育孩子,她們就都值得我們的敬重。

在這個時代,很多女性為了事業、家庭、孩子而不斷付出、拼搏,時常將自己逼到身心俱疲的境地。

盛海琳12年風雨兼程的育兒路,正是無數母親們辛勤付出的縮影。

她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母愛的偉大,同時也提醒每一位母親,在付出的同時也要適度關照自己,愛護自己。

只有母親自身健康快樂,才能給孩子一個幸福的成長環境。

我們應該呼籲社會給予母親們更多理解、關愛和支持,幫助她們在育兒的道路上輕裝前行,不必如此殫精竭慮、拼命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