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經顱磁刺激(TMS)治療抑郁癥效果顯著

2025-01-04女人
很多人因為工作和生活的壓力日漸增大,壓力得不到釋放,心中的苦悶越來越多,因此,就會產生抑郁癥。根據調查顯示,現在全球大約有3.5億人受到抑郁癥的侵襲,每年自殺的人數就高達100萬,僅次於癌癥的人類第二大殺手!
經顱磁刺激(TMS)作為一種非侵入性的神經調節技術,近年來在抑郁癥的治療中展現出了顯著的效果。
已有研究顯示,經顱磁刺激(TMS)治療難治性抑郁療效確鑿,一項發表於【臨床精神病學雜誌】(J Clin Psychiatry,September 16 2014)的研究顯示,大部份對TMS治療產生應答的難治性抑郁患者在為期1年的隨訪中仍處於較理想的狀態。
美國美色島焦慮抑郁中心主任David Dunner及其同事報告稱,在257名接受TMS治療的急性期抑郁患者中,有68%在12個月的隨訪期內癥狀仍較前改善,而45%則實作完全緩解。「這些受試者都是難治性抑郁患者,他們的病情改善來之不易。TMS不僅在急性期內的30次治療中為患者帶來獲益,對於很多患者而言,治療效果的持續時間超過了1年。」
「因此,我個人將TMS視為新發抑郁及此前三四次抗抑郁治療失敗患者的選擇。尤其對於後者而言,即便繼續嘗試新的抗抑郁藥,起效的可能性也似乎不大。本項研究證明,使用TMS治療是合理的,成本也不算高。」本項研究的初步長期結果首次釋出於2013年美國精神病學會年會。
經顱磁刺激器利用短暫的強磁場脈沖穿透顱骨,作用於大腦皮質神經元,透過電磁感應原理產生微弱的電流,從而調節大腦神經元的興奮性和抑制性。這種調節可以影響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和神經網路的活動模式,進而達到治療抑郁癥的目的。
具體而言,TMS透過改變大腦皮層的興奮性,促進或抑制特定腦區的神經活動,從而調節情緒、認知和行為。高頻TMS(通常大於1Hz)主要用於興奮大腦皮層,而低頻TMS(通常小於或等於1Hz)則用於抑制大腦皮層。這種雙向調節能力使得TMS在治療抑郁癥時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和針對性。
經顱磁刺激器在抑郁癥治療中的套用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其病因復雜,涉及遺傳、環境、心理和社會等多個方面。傳統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物理治療等,但部份患者對這些治療方法反應不佳或存在禁忌癥。TMS作為一種新興的物理治療方法,為這部份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TMS治療抑郁癥的主要方式包括重復經顱磁刺激(rTMS)和深部經顱磁刺激(dTMS)。rTMS透過定期重復施加磁場脈沖,持續作用於大腦特定區域,以達到調節神經活動和改善抑郁癥狀的目的。而dTMS則利用更強的磁場和特定的線圈設計,能夠穿透更深層的大腦結構,實作更廣泛的治療作用。
2019年國際臨床神經生理學聯盟,發表了【基於循證的rTMS臨床治療指南】(2014年至2018年更新),A級推薦治療抑郁癥療效確切。
TMS治療抑郁癥具有許多優勢,如無創、無痛、無副作用等。與傳統的藥物治療相比,TMS不會引起藥物依賴和副作用;與心理治療相比,TMS能夠直接作用於大腦神經元,實作更快速、更直接的治療效果。此外,TMS還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和個人化特點,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人化的治療方案。
經顱磁刺激器作為一種新興的物理治療方法,在抑郁癥的治療中展現出了顯著的效果和潛力。透過調節大腦神經元的興奮性和抑制性,TMS能夠改善抑郁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研究的深入,相信TMS將在未來成為抑郁癥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TMS將在未來為更多的抑郁癥患者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