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更替,歲月流金,春節假期將至,人員流動將大幅上升,聚會、聚餐等活動增加,需防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諾如病毒感染、人感染動物源性流感以及食物中毒和一氧化碳中毒的風險。為了讓您和您的家人度過一個健康、祥和、愉快的春節,永州疾控溫馨提示您:外出旅行莫大意,疾病防控知識要牢記。
春節假期外出防病指南
1.提前合理規劃行程。
合理安排出行時間和行程,註意出行安全,避免疲勞駕駛,錯峰出行。關註目的地天氣預報和風險預警資訊,預防氣溫變化造成的身體不適,攜帶必備的常用藥物及感冒、腹瀉等應急藥物。提前了解旅行目的地近期傳染病流行情況,提前做好防範,盡量避免前往傳染病暴發地旅行。出境人員需關註相關國家、機構釋出的旅行健康提示,必要時應提前接種相關疫苗。
2.保持良好衛生習慣。
旅途中,在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客運場站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科學佩戴口罩,註意手衛生,不隨地吐痰,遵守咳嗽禮儀,避免用不清潔的手接觸眼、口、鼻。建議老人、孕產婦、嬰幼兒等體弱人群加強防護,盡量不到人多擁擠、空氣流通差的場所。
3.註意飲食飲水安全。
註意食品安全,選擇新鮮的原料,加工時生熟分開。在外就餐要應選擇證照齊全、衛生條件好的餐飲單位,地攤或沿街擺賣的食物要慎重選擇。不采集、不食用不認識的野生菌及野生植物。聚餐聚會倡導「公勺公筷」「分餐制」等健康生活方式。同時要註意飲水衛生,未經消毒凈化處理過的江、河、塘、湖水千萬不能生飲。
4.做好健康監測。
旅遊途中,若出現發熱、咳嗽、腹瀉、皮疹等癥狀,應密切關註病情變化,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就診。返程後,做好自我健康監測,若出現以上傳染病相關癥狀,應做好防護,及時就診,並主動告知醫生外出史和可疑暴露史。
同時,要重點關註這些傳染病防控!
一、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2024年12月以來,永州市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季節性流感(甲型pN1)為主,還有鼻病毒、肺炎黴漿菌、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多種呼吸道病原體疊加傳播;目前全市處於新冠病毒感染的低水平流行。隨著春節期間人員流動性增加,仍將繼續存在多種呼吸道傳染病疫情傳播風險,新冠疫情可能有一定水平上升。
新冠病毒感染等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透過空氣飛沫傳播,也可透過接觸汙染物體表面傳播。兒童、老年人、身體虛弱者及孕婦等人群易感,癥狀包括發熱、頭痛、咳嗽、喉嚨痛、全身肌肉酸痛等癥狀,少數重癥可引發肺炎及其他多系統的病變,就醫時應告知醫生自己的旅行史和接觸史。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社交距離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關鍵。在春節期間,特別要註意保持室內通風,佩戴口罩等防護措施。
1.物資準備:出行前備好口罩,免洗手消等個人防護物資。
2.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手,避免用未清潔的手觸摸口鼻眼。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肘部遮住口鼻。
3.佩戴口罩:在公共場合、交通工具上建議佩戴醫用口罩,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4.避免接觸有呼吸道癥狀的人:如發現身邊人有發熱、咳嗽等癥狀,盡量保持社交距離,避免直接接觸。
5.保持室內通風: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6.接種疫苗:根據當地衛生部門的建議,重點人群和高危人群及時接種流感、新冠等疫苗。
7.養老機構及學校等重點場所,要加強人員的健康監測、環境衛生管理及健康教育宣傳。
二、諾如病毒腸炎
諾如病毒腸炎全年均可發生,全市冬春季節高發。諾如病毒腸炎易在學校、幼稚園、醫院等人群密集場所引起暴發疫情。旅行團、遊輪、度假中心也常有疫情發生。
病例和隱性感染者為諾如病毒感染的傳染源,主要透過攝入被糞便或嘔吐物汙染的食物或水、接觸患者糞便或嘔吐物、吸入嘔吐時產生的氣溶膠、以及間接接觸被糞便或嘔吐物汙染的物品和環境等感染。最常見癥狀主要為惡心、嘔吐、發熱、腹痛和腹瀉,部份患者有頭痛、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兒童以嘔吐為主,成人則腹瀉居多,糞便為稀水便或水樣便。
主要預防措施:
1.註意勤洗手,尤其是飯前便後、加工食物前。
2.註意飲食、飲水衛生,盡量吃熟食,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肉類、海鮮、蔬菜,吃水果要清洗、削皮,飲用開水或未開封的預包裝水、飲料。
3.諾如病毒感染者患病期至康復後3天內應進行隔離,輕癥患者可居家或在疫情發生機構就地隔離,重癥患者需送醫療機構隔離治療。
4.被患者嘔吐物或糞便汙染的表面應及時用含氯消毒劑或其他有效消毒劑清洗消毒,並立即脫掉和清洗被汙染的衣物或床單等,清洗時應戴上橡膠或一次性手套,並在清洗後認真洗手。
三、人感染動物源性流感
人感染動物源性流感是指禽間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如pN1、pN6、H7N9、H9N2、p0N8等亞型)偶然突破種屬屏障導致人類感染或疾病。人主要透過接觸感染的禽類和暴露於禽流感病毒汙染的環境而偶發感染。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pN1亞型)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潛伏期約為2~8天。發病後主要的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咳痰等癥狀,重癥患者病情發展迅速,多在發病5~7天出現重癥肺炎。
主要預防措施:
1.避免接觸病死禽及被其分泌物、排泄物汙染的環境,盡量避免直接接觸活禽。
2.購買來自正規渠道、檢疫為安全的冰鮮禽類,烹飪禽、蛋要燒熟。
3.接觸過生禽肉、禽蛋的用具做好清洗,建議定期消毒。
4.當出現發熱及呼吸道癥狀時,應佩戴口罩,盡快到發熱門診就醫,並告知醫生自身職業接觸史,或發病前的禽類暴露史尤其是病死禽暴露史,或活禽市場暴露史。
四、食物中毒
節假日期間,聚餐和在外就餐機會增加,食物中毒風險也相應增加。日常以微生物所致食物中毒最為多見,野生菌、野生植物等其他中毒也時有發生。
食物中毒通常進餐後短時間內急性發病,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癥狀。
主要預防措施:
1.註意勤洗手,尤其是飯前便後、加工食物前。
2.選擇新鮮、安全的食品原料,加工時要註意生、熟分開。
3.外出就餐時,註意選擇正規、衛生條件好的飯店或餐廳。
4.不吃未燒熟煮透的食物,不吃不幹凈的水果和蔬菜,不吃來歷不明的食物,不吃不明野生菌及野生植物。
五、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無刺激性的窒息性瓦斯。冬春季是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高發季節。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發生場所為家庭,主要危險因素包括在通風不良的環境中使用煤爐、炭火、土炕、火墻等取暖,燃氣、煤氣熱水器使用、安裝不當或品質不合格,煤氣竈或煤氣管道發生瓦斯泄露等。此外,使用炭火、燃氣、煤氣的餐館、賓館,使用小型油、汽發電機的車庫、地下室,以及密閉的空調汽車內也是高危場所。
輕度中毒患者主要癥狀為頭痛、頭暈、耳鳴、眼花、惡心、嘔吐、四肢無力等;中度中毒患者在輕度中毒癥狀的基礎上,還出現皮膚黏膜呈櫻桃紅色、面色潮紅、多汗、脈搏加速、神誌不清、走路不穩、意識模糊、困倦乏力、判斷力下降、出現幻覺、淺昏迷、對光反射和角膜反射遲鈍等癥狀;重度中毒患者出現深度昏迷或去大腦皮層狀態,各種反射明顯減弱或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口唇、面色蒼白或紫紺、大汗、體溫升高、血壓下降、呼吸抑制。輕度及中度中毒後迅速脫離中毒環境並及時搶救,一般無後遺癥;重度中毒患者病死率高,存活者可有嚴重後遺癥。
主要預防措施:
1.在寒冷季節如有條件盡量選擇集中供暖。使用煤爐或炭火等取暖裝置、燃氣或煤氣熱水器、燃氣或煤氣或炭火竈具、小型油或汽發電機時,應保持良好的通風狀態,最好安裝一氧化碳探測器,並定期檢查維護。車輛停放在車庫、地下室時,不要讓汽車引擎持續運轉;車在停駛時,不要長時間開著空調,也不要躺在門窗緊閉、開著空調的汽車內睡覺。
2.一旦發生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應立即開窗通風,迅速關閉煤氣、燃氣、炭火等設施裝置,同時迅速將中毒者轉移至空氣新鮮、通風良好處並註意保暖。盡快撥打120急救電話,盡早進行高壓氧艙治療。對於出現呼吸及心跳停止的危重患者,應立即給予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
永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2025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