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美妝界「短」兵相接,用「顏值革命」擠壓傳統影視業招商,卻遇成本「暗礁」

2024-09-28女人

從「怒甩渣男逃婚」的狗血逆襲,到全職主婦的華麗蛻變,這些高燃短劇不僅讓觀眾直呼過癮,更讓美妝大牌發現了「種草」新大陸。

今年以來,美妝江湖圍繞「客製短劇」的流量爭奪戰愈演愈烈。珀萊雅、韓束、丸美、SK-Ⅱ、雅詩蘭黛、海藍之謎等海內外美妝企業「短」兵相接,用精心策劃的短劇,席卷內容消費領域,只為送自家產品「C位」出道。

美妝品牌在自家客製劇中大量植入產品

圖片來源:短劇截圖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粗略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超20個美妝品牌客製了超80部短劇。它們以低成本撬動數億播放量,實作了從內容到銷售的華麗轉身。不過,美妝客製短劇掀起的「顏值革命」或讓傳統影視劇承壓。「更多品牌自制短劇且效果不錯的情況下,會擠壓到傳統影視劇廣告投放。」一位打造出過多部劇王的制片人向記者指出。

客製短劇等多元玩法,推高了珀萊雅、上美股份等公司的行銷成本。翻開財報,不少美妝品牌的銷售費用在總營收的占比高達約50%。此外,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美妝客製劇兩極分化的觀看量,也為企業敲響警鐘,倘若品牌短期逐利,將毀了這片新藍海。

美妝卷上短劇,海內外大牌爭相「種草」

與高富帥「先婚後愛」;底層少女一夜之間成為首富之女;全職主婦「手撕」渣男⋯⋯這兩年來,美妝品牌客製短劇迎來爆發。一個個「爽文」題材的短劇外衣之下,實則是送產品「C位」出道——韓束「紅蠻腰」系列、珀萊雅的「紅寶石」「雙抗」系列等大單品,相繼透過短劇被網友「種草」。

美妝短劇的「第一把火」,是上美股份旗下的韓束點燃的。

韓束美妝客製劇 圖片來源:短視訊平台截圖

2023年3月,韓束和抖音頭部達人姜十七合作推出短劇【以成長來裝束】。盡管劇情仍是俗套的「霸道總裁愛上我」,但節奏緊湊,「爽點」密集,仍然讓短視訊使用者欲罷不能。劇情中隨處可見韓束的植入,標題和評論區置頂也都是韓束的產品宣傳。單集時長只有3~5分鐘,一小時之內就能看完整部15集,也減輕了觀眾追劇的負擔,同時潛移默化地將產品和品牌理念灌輸給觀眾。

估計韓束也沒有預料到,這部短劇能帶來「潑天」的流量。【以成長來裝束】目前播放量為6.1億次,播出當月,韓束在抖音的銷售額從幾千萬元躍升至億元級別。隨後的半年內,韓束與姜十七一口氣合作了4部短劇,據業內按照姜十七的短劇報價統計,五部劇集投入只需要4500萬元,卻給韓束帶來了數億元的銷售額,投資報酬率可見一斑。

初嘗成功滋味後,韓束乘勝追擊,接連推出【心動不止一刻】【一束陽光一束愛】等劇集。其中【心動不止一刻】播放量達到12億次。

借助短劇,韓束這個沈寂多年的國貨品牌徹底「翻紅」,不斷重新整理銷售額。據上美股份2023年年報,韓束品牌2023年收入為30.90億元,同比增長143.8%。今年上半年,韓束的收入繼續保持翻倍增長,其中抖音GMV(總成交額)超34億元,已經超過去年全年。按單月計,韓束今年上半年每月都登頂抖音美妝,最高單月GMV超7億元。

在韓束之後,珀萊雅、丸美等國貨品牌,甚至歐萊雅、OLAY等外資品牌,也紛紛跟進短劇行銷。

美妝品牌客製短劇 圖片來源:App截圖

對於短劇行銷的初衷,珀萊雅 (603605.SH,股價100.08元,市值397.07億元) 方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大家刷抖音愛看搞笑、治愈的內容,也開始愛看短小的劇情。在短劇中,創新行銷場景和內容,品牌及產品賣點深度植入更豐富的劇情場景中,更生動、更有趣,因此珀萊雅從2023年開始嘗試短劇。」

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從2023年開始,到目前已有超20個國內外美妝品牌客製了超80部短劇。韓束品牌的短劇數量最多,達到28部,合計播放量超過70億次,單部短劇播放量超過10億次的有3部;其次是珀萊雅品牌11部,合計播放量超過12億次,單部劇集最高播放量為3.9億次;第三是OLAY品牌、丸美品牌、谷雨品牌都是5部。其他推出短劇的美妝品牌還有百雀羚、蘭蔻、SK-Ⅱ、赫蓮娜、花西子、雪玲妃、薇諾娜等。

縱觀美妝品牌短劇行銷的思路,它們多在短劇中植入品牌的大單品,並以套裝和禮盒捆綁售出,降低消費者的決策成本。例如,韓束主打的「紅蠻腰」禮盒包含潔面、水、乳、精華、面霜五個單品,外加面膜、眼霜等贈品,價格399元;珀萊雅主打的「雙抗」套裝,包含水、乳、面霜,價格500元左右。

「短劇在消費者對新興娛樂方式的喜好中興起,型別越來越豐富,年齡層不斷擴充套件,逐漸走向規範化、精品化。這是很好傳播品牌、種草產品的方式,一切關於品牌、產品的行銷就是希望透過有效的溝通方式,滲透到大眾的心裏。未來,其發展仍要看消費者的偏好趨勢。」珀萊雅表示。

「電子榨菜」的紅利能持續多久?

近年來,快節奏的短劇發展迅猛。「2024年中國微短劇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500億元,到2027年有望超過1000億元。」【2024—2029年中國短劇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研究報告】指出。

「短劇是內容消費品,其本身有很強的可讀性和解讀性,可以反過來為物質消費品做推廣服務,給品牌二次賦能。」曾在短劇頭部企業就職的楊懷玉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短劇在得到廣泛市場認可後,已叠代為美妝企業突破自身邊界的一個產品推廣工具。

多位受訪者均告訴記者,珀萊雅等眾多美妝品牌對「電子榨菜」的大力投入,加速了短劇的前進演化。

「客製短劇的廣告形式優於過去傳統的廣告,物超所值才會吸引美妝品牌持續做。」成都天府寬窄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斌向記者表示,歐萊雅、韓束等美妝企業持續用短劇做行銷,有利於短劇市場上,創作隊伍的培育孵化。「這也給夾縫中求生存的創作者提供了一個新出路,讓部份傳統影視板塊的人多了一個獲得收益的渠道。」

美妝品牌在客製劇中的植入 圖片來源:短劇截圖

制片人趙聰向記者指出,美妝做客製短劇並非玩票,而是有著明確的商單轉化目標。今年其公司和抖音聯合出品並制作的由明星李若彤監制、主演的精品短劇【午後玫瑰】總招商體量達到800萬元,成為暑期檔爆款。「不少品牌都在調整(投放)市場策略,轉化率是金主們的重點考量標準。」

「對護膚品類而言,我們認為消費者在面對廣告植入的時候需要看出效果,看到反饋,而在短劇情景中的反饋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珀萊雅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舉例,我們結合母親節的節點,客製的「母愛」專屬短劇【媽媽的遺憾手冊】,從女主出發,貫穿媽媽的媽媽和媽媽,催淚劇情激發三代的共鳴。「劇中女兒作為媽媽的‘閨蜜’身份去贈禮,激發了觀眾的送禮心智。」

趙聰分析認為,和硬廣相比,美妝品牌用短劇等內容來釘選的方式,「能有效增加品牌與使用者之間的黏性,增加使用者購買和下單的欲望」。

部份美妝品牌的客製短劇已成熱搜話題 圖片來源:App截圖

盡管越來越多的美妝紮堆客製短劇賽道,但能吃到這波「電子榨菜」紅利的企業並不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粗略統計發現,截至目前,能從海量作品中突圍,獲得超10億曝光量的作品占比僅4%。

「短劇會讓品牌整體的觸達人群更趨向於年輕化。但具體吸引受眾情況需視情況來看,受投放帳號和內容影響比較大。」珀萊雅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直言。

楊懷玉等部份業內人士認為,美妝客製短劇的重點是在產品推廣,而非單純考核播放量。

轉移廣告投放市場也難逃「成本」高企

「相比分集植入,客製短劇的內容力更強,更貼合品牌調性。」珀萊雅方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年截至9月該公司已投放超10部客製短劇,未來會持續探索創新。

趙斌向【每日經濟新聞】指出,品牌投放長劇集,往往需要花費較高費用,且露出時長有限,也無法預測劇集播出後的市場反響,難免孤註一擲;而現在,美妝客製短劇以其「短平快」的特點,可以將品牌原本對影視內容的投放預算,分散投資到多部作品中,形成更廣泛、更深入的品牌影響力。

美妝品牌客製短劇 圖片來源:短劇截圖

看似「價效比更高」的客製短劇,吸引美妝品牌不遺余力打造,卻也迅速擡高了各家企業的行銷成本。

翻開珀萊雅、上美股份等國貨美妝巨頭的財報,記者梳理發現,其品牌銷售費用高築,占營收的比例達到50%左右。其中,行銷較為激進的是上美股份 (02145.HK,股價40.7港元,市值161.99億港元) ,公司2024年上半年銷售費用增長137.1%(與營收同向增長),占總營收比重高達57.6%。而今年上半年,珀萊雅的銷售費用則同比增長48.08%至23.4億元,銷售費用率為46.78%(2023年同期為43.56%)。珀萊雅稱,主要系本期的形象宣傳推廣費同比增加6.88億元,同比增長50.03%。

不只讓美妝品牌感受到了推廣成本上的壓力,短期井噴的美妝客製劇,還沖擊到了傳統影視劇市場。

「隨著美妝品牌對短劇行銷的深入探索,廣告投放市場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轉移。」趙斌向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傳統影視劇市場廣告承壓,美妝短劇的崛起,分流了部份長內容的廣告資源,「‘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大家都在廣告的紅海裏廝殺,無非就是要透過作品來爭取使用者的時間。對投資人來講,看的都是報酬率。」

美妝品牌客製短劇 圖片來源:短劇截圖

在趙斌看來,目前美妝客製劇尚處於「廣告短劇」階段,行業亟須用爆款作品來撕下「廣告」標簽。在內容為王的時代,優質內容才是吸引廣告主的金鑰匙。

「美妝客製短劇,需要在內容創作的劇本階段,就想清楚如何將產品進行有效的植入,植入相關的劇情做得絲滑、自然,使用者透過內容情節會產生共鳴,同時與產品建立關聯。」趙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品牌客製短劇已成為行業發展的一個方向,後續會有更多品牌下場,如何提高觀眾對植入產品的關註,形成有效觸達,是美妝品牌亟須跨越的門檻。

上述打造出多部劇王的制片人向記者表示,倘若美妝品牌只是想透過客製短劇賺快錢,賽道缺乏高品質作品和團隊,那麽這個市場最終將會走向消亡。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