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2011年尚於博從樓頂一躍而下年僅28歲,只留下18個字和母親的眼淚

2024-07-05女人

2011年10月23日,一個陰沈的秋日,尚於博撥通了母親的電話。他的聲音低沈而無力,充滿了絕望。

毛愛珍心中隱隱不安,卻未曾料到這竟是兒子的最後告別。

兩天後的早晨,尚於博獨自一人來到高樓的天台,拿出手機,給母親發去了最後一條簡訊。

發完簡訊後,他縱身一躍,28歲的生命就此終結。尚於博的離世如同晴天霹靂,震驚了所有人。

他的簡訊內容到底是什麽呢?

演戲入魔

尚於博對表演極為投入,每次扮演一個角色時,他都會情不自禁地融入角色的情感。

起初,人們認為他非常敬業,並且對表演懷有濃厚的熱情。

然而,逐漸地,一些充滿悲傷與陰郁的角色開始對他的現實生活產生影響。

尚於博在拍攝現場因入戲太深,回到家後很長時間都難以擺脫角色。

有一次,他扮演一個因失戀而自殺的青年。拍攝結束後,他獨自待在房間裏,整晚像角色一樣悲傷地哭泣。

演藝圈的競爭如此激烈,尚於博感受到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他一直擔心自己會被其他演員比下去,每天都感到緊張和焦慮。

然而,他不願讓周圍的人為他擔心,常常強忍著笑容,展現出陽光開朗的一面。

26歲那年,尚於博的抑郁癥狀愈發嚴重,已無法再掩飾。

他開始出現嚴重的失眠癥狀,夜復一夜地輾轉難眠。

白天也是萎靡不振,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學習和工作的效率急劇下降。

尚於博的家人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便陪同他去看醫生。

醫生確診尚於博罹患重度抑郁癥。

聽到這個結果,尚於博感到萬念俱灰,仿佛陷入無盡的黑暗。然而,他依然懷抱著戰勝病魔的希望,渴望重新找回生活的光明。

尚於博開始嘗試撰寫「快樂日記」,每日記錄生活中那些讓他感到愉悅的小事情。

此外,他嚴格遵守醫生的囑咐按時服藥,並堅持進行運動鍛煉,努力積極配合治療。

過了一段時間,尚於博的病情似乎有所緩解。

他欣喜地向家人報告,他已經痊愈。

然而,好景不長,2011年,尚於博陸續參演了幾部情感劇。

劇中那些飽受痛苦與掙紮的角色,再一次深深地觸動了他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他愈發頻繁地被悲傷和絕望的情緒所包圍,抑郁癥再次卷土重來。

為了控制病情,尚於博開始大量服用抗抑郁藥,但這些藥物帶來的副作用讓他備受折磨。

他的體重迅速增加,身體虛弱無力,整個人都變得浮腫。

身為一名演員,尚於博對自身的外貌格外關註。

藥物引起的身材變化無疑對他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尚於博覺得自己陷入了一個無法打破的迴圈中,工作與治療之間的矛盾讓他進退兩難。

他開始慢慢地對生活失去信心,未來在他眼中變得毫無希望。

尚於博曾對朋友說道:「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被命運操控的提線木偶,任憑它肆意玩弄。無論我怎麽努力掙紮,都看不到盡頭。」

絕望的告別

2011年7月,尚於博的抑郁癥再次發作,且病情比以往更加嚴重。

他感覺呼吸困難,內心的痛苦幾乎將他淹沒。

為了暫時擺脫這種痛苦,尚於博建議和母親一起去旅行放松心情。

在旅途中,他努力保持開朗,以免母親察覺到他的異常。

尚於博不願意成為他人的負擔,他透過精湛的演技,全力掩蓋內心的傷痛。

在尚於博跳樓的前幾天,他甚至連劇本都看不清楚了。

他手握幾份劇本,走向母親,懇求地問道:「媽,這幾部劇我應該挑哪一個?」

母親隨意地用抓鬮的方式為他做了決定,然後開車把他送到了劇組。

離別時,母親和兒子僅僅進行了簡單的告別。母親萬萬沒想到,這竟然成為了他們最後一次道別……

10月25日,尚於博在樓頂徘徊了三個小時,最終發了一條簡訊給母親,然後縱身一躍。

簡訊上寫道:「媽媽,我愛您。可是我實在太累了,已經無法繼續堅持。對不起,您的兒子……」

「我的死亡與他人無關,請不要責怪任何人。」

化悲痛為力量

在兒子的遺體告別儀式上,毛愛珍悲痛萬分,幾乎要昏厥。

她無法承受自己年僅28歲的兒子就這樣離世。

這次打擊使毛愛珍深刻體會到了抑郁癥的可怕之處。

然而,毛愛珍並未完全被悲傷所擊倒,她決定以另一種方式緬懷兒子。

2012年,毛愛珍建立了「北京尚善公益基金會」,積極推動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呼籲社會關註抑郁癥這一「隱形殺手」。

多年來,毛愛珍一直致力於普及抑郁癥的相關知識。

她四處奔走,舉辦講座,講述兒子的故事,期望能夠引起更多人對抑郁癥的關註。

她的堅持逐漸得到了報酬,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抑郁癥的嚴重性,並主動去學習相關知識。

盡管尚於博已經離世多年,但他依然被人們銘記在心。

在他逝世周年紀念日,依然有大量影迷在網上留言,追憶這位英年早逝的演員。

大家都感到惋惜,一個原本應當大放異彩的生命,竟被抑郁癥無情地奪走了。

在尚於博生前,他曾幫助過許多人,其中就包括他的好友楊瑾。

楊瑾是一位電影導演,有一次在拍攝電影的過程中,遇到了資金鏈斷裂的難題。

在得知情況後,尚於博毫不遲疑地伸出援手,提供了資金支持,助楊瑾度過難關。

之後,這部電影在東京電影節上映,贏得了觀眾和評委的一致好評。

然而,這一天尚於博卻未能等到。

為了緬懷這位親密的朋友,楊瑾特意在電影的片頭寫下了「獻給尚於博」幾個字。

結語

抑郁癥是一種嚴重的心理疾病,它不僅僅是情緒低落,而是可能威脅到生命。面對抑郁癥患者,我們應減少偏見和歧視,給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唯有全社會齊心協力,方能減少此類悲劇的重演。希望尚於博的經歷能夠引起更多人的關註,推動社會文明的進步,讓更多人擁有健康快樂的生活。我們應銘記尚於博,更應向前邁進,用行動延續他的生命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