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體育

亞洲人體質是不是真的較差?

2018-04-21體育

文化環境+經濟條件+訓練氛圍+訓練方法多種因素疊加導致了「亞洲人體質差」這一百年偏見。

甚至文化傳媒也在不斷加劇這種印象。

在外國電影中,我們常常看到史泰龍、史瓦辛格、範·迪塞爾、道恩·強森、克里斯汀·貝爾等人塑造的各種肌肉壯漢的銀幕形象。而相比之下,國內的肌肉硬漢形象似乎少得可憐。

說起健身、肌肉、力量訓練這些關鍵詞,許多國人腦袋裏會冒出一些非常有意思的觀念:「女孩子千萬不要去舉鐵,到時候變成肌肉女就太可怕了」「健身練出來的肌肉並不實用,都是死肌肉」「肌肉男都不過是吃蛋白粉、類固醇才長得那麽壯的,對身體損傷很大」「大量的肌肉會降低身體的靈活度,讓人變得行動不便」「太極拳、五禽戲這些更適合中國人,而舉鐵健身不適合中國人」等。

健身者聽到這些觀念往往會啞然失笑,但又無能為力。

其實 肌肉並不需要透過藥物才能獲得增長 ,普通人透過科學的訓練、合理的飲食,也能夠練出強壯、有線條感的身材;耐力、爆發力、力量、速度的提升,本質上都離不開身體肌肉的增長,對於普通人而言,肌肉的增長不但不會降低身體的反應能力和移動速度,反而能夠幫助你變得更快、更強。如今,所有的運動員都會進行一定程度的力量訓練,以獲得更好的運動表現。

肌肉也並非是在鍛煉中長出來的 。在高強度鍛煉中,你的肌肉會被破壞、被撕裂,而訓練後補充的蛋白質會填補到被破壞、撕裂的肌肉中去幫助你恢復,在修補的過程中,原來的肌肉纖維慢慢變大,使肌肉纖維在下次訓練時能夠承受更大的重量,這就是肌肉增長的原理。所以想要肌肉增長,無非三點,一是鍛煉,二是飲食,三是休息。如果一個不鍛煉的人想純粹靠使用類固醇等藥物練出一身肌肉,那就是天方夜譚;而一個只鍛煉,卻不懂得做好基礎飲食、合理攝入蛋白質的人,也很難讓肌肉獲得增長。絕大部份人其實只要規律訓練1~2年,並保證足夠的蛋白質攝入,練出有線條感的好看肌肉並不難。

但在國內,能夠保證一年以上規律訓練的健身者並不多。絕大部份人更不明白蛋白質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來源是什麽,也不明白食用米飯、食用肉類有什麽本質區別。即使是經常運動的人,也不大註重肌肉的維持,不註重蛋白質的攝入,所以就一直沒辦法保持發達的肌肉。許多蛋白質攝入充足的人,往往是吃得比較多、體脂含量超標的人,也就是俗稱的胖子……

即使是資訊如此發達的21世紀,依然有不少人會認為,歐美有許多肌肉發達的男人、翹臀細腰的女人,是因為他們的基因決定的,亞洲男性的體質很難練出一身的肌肉、亞洲女性的身體也練不出翹臀,亞洲人都很難擁有強大的力量和極佳的身體素質。

這完全是一個謬論!

我們不妨看看奧運會的舉重計畫。頂級力量賽事是最需要比拼基因的,但中國在舉重計畫上培養出了數十位世界冠軍,並多次打破世界紀錄,中國隊占據了奧運會舉重計畫的半壁江山,每個中國的舉重運動員都擁有一身發達的肌肉?而在力量舉計畫中,中國台灣地區、以及日本的運動員也曾多次榮獲世界冠軍,這些足以證明黃種人在絕對力量上並不輸於其他人種。至於健美健體賽事,由於發展年限較短,高水平選手一直不多,但就在這兩年,中國職業卡選手的數量一直在增加,我相信,隨著中國經濟和健身行業的蓬勃發展,未來中國運動員必將在世界頂級的健身賽事中進一步大放異彩。

在我們的小學、中學時期,體育課往往都被讓位給了「數語外」,我們把學習生活的重心放在了中高考上,而無暇顧及體育、音樂、美術等與高考無關的學科。然而在歐美國家(特別是美國),在學校內受歡迎的大都是運動能力強的學生,而並非都是成績好的「書呆子」。歐洲有許多國家的青少年都會在15歲左右開始適量的力量訓練,防止生長階段引起的脊柱側彎、高低肩等問題影響體態。而2012年4月據美國體育用品制造商協會(SGMA)的數據統計顯示,參與力量訓練的美國人多達3900萬人(這可能與很多人想象的力量訓練者人數有很大的出入)。

社會因素、文化因素和教育環境,都導致了中國民眾對於健身鍛煉缺乏科學的認識。

目前並沒有什麽研究能夠支持「中國人體質差」或是「中國人增肌難」這一觀點。根據我的七年的健身科普經歷,以及線下1000多名學員的教學經驗,我只認可這樣的一句話:「 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遠遠沒有到要拼天賦的程度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大多國人在體育運動中投入的時間都很少,一點兒也不努力,根本沒有到需要去考慮「天賦」的程度。只有當你足夠努力,投入了足夠多的時間的時候,「天賦」才是需要考慮的因素。滿分是100分的考試,天賦決定了你最終是考95分、99分還是100分,但是努力卻決定了你能不能達到60分及格線。許多人連60分的及格線都沒有達到,就在怨天尤人,這就是「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之低,遠遠沒有到要拼天賦的程度」。

健身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基因和天賦確實會影響到健身的效果,但是更重要的是你的訓練方法、訓練技巧、訓練計劃、飲食和休息等等因素。

決定你身材的,往往是兩個身體成分:1. 脂肪;2.肌肉。

如果你的身體脂肪含量不高,你的胸部、背部、臀部又有比較多的肌肉,寬厚的肩膀、胸背部線條和圓潤的臀型能夠襯托出腰圍的纖細,那你就離大眾口中的「好身材」不遠了。而這些因素都是後天可以改變的。(骨骼的大小、形態雖然也能夠影響你的身材,但它在成年以後就基本定型了,非常難以被改變,所以就不做太多的考慮。)

天賦決定了你的上限,努力程度決定了你的下限 。所謂的天賦,只有在健美比賽、健體比賽、力量舉比賽、舉重比賽等競技計畫中才需要作為資本拿出來。對於不參加比賽的普通人而言,基因、天賦、人種這些因素遠沒有大家想象得那麽重要。那麽到底 是什麽決定了一個國家國民的身體素質呢 ?我認為,還是該國家的 經濟水平、周圍的訓練環境、飲食結構、文化氛圍 決定的。

從飲食結構來看 ,1952~1977年,中國人的食物消費以粗糧為主,大多數中國人營養攝入不足,此時中國人需要先保證生存,才能談論健康;1978~1999年,中國人的食物消費依然以素食為主,但已經進入了主食替代階段,此時大多數中國人有足夠的營養,但肉類消費較低,蛋白質攝入量也遠低於已開發國家。此時,中國人的生存已經得到了保障,但「國民身體素質」依然遠不如已開發國家,這與基因無關,營養攝入才是其中的關鍵性因素。1999年至今,中國人的蛋白質攝入量穩步提高,大多數城市居民都能夠每餐吃到充足的蛋白質。到了2017年,中國的人均肉和禽類的消費總量已達每年35.6公斤,是1992年的1.6倍(22.58公斤),1978年的4倍(8.86公斤),1952年的4.9倍(7.27公斤)[1][2]。中國人比過去更容易購買肉類、更容易補充蛋白質、更容易增長肌肉、更容易獲得強壯的體魄。如果進一步提高肉類的生產量和人均消費量,也意味著國民的身體素質更容易進一步提升。

從訓練環境來看 ,在十年前,作為一個成年男性,我自學健身,迫於訓練環境和訓練知識所限,所以我從零基礎到深蹲達到100公斤用了兩年多的時間(那時候配備深蹲架的健身房並不多,訓練深蹲的人更少)。而幾年以後,我可以查閱大量的訓練資料,可以與國內外頂級運動員接觸、交流,可以不斷地訓練、學習,然後參加比賽。在2017年,我指導的女學員(體重不到60公斤)能夠在10個月內完成100公斤的深蹲比賽成績,男學員(體重74公斤)能在1年內完成200公斤的硬拉試舉成績,部份男學員甚至能在不到一年的訓練裏取得2.5倍體重的深蹲成績和接近3倍體重的硬拉試舉成績(體重72公斤,深蹲180公斤,硬拉210公斤)。這些學員並不是專業運動員。這足以說明,在非職業運動員人群中,基因與人種是可以忽略不計的,訓練方法遠比天賦重要得多,同時也說明了,良好的訓練環境和訓練氛圍會幫助我們取得進步,落後的訓練環境會限制我們進步的速度。

從經濟政策來看 ,2014年國務院頒布了46號檔,要加快發展體育產業,至今不過5年時間,中國的健身行業幾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千上萬個新型健身房和小型健身工作室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各類的網路健身平台也層出不窮,幫助了無數人進行健身。越來越多國外的高水平運動員、體制內的高水平教練進入中國健身市場開始教學,許多一二線城市的健身房數量增加了2~4倍,能進行舉重、力量舉等競技計畫的健身房也越來越多,大環境越來越好,學習健身的門檻越來越低。

從文化氛圍來看 ,中國傳統文化中,崇尚的是知識、智謀,並不崇尚力量。對中國人來說,健身、力量訓練本身就是舶來品。這幾年健身訓練的氛圍越來越濃厚,健身的人群逐漸增加,大家也就慢慢開始接受健身、接受力量訓練。

試想一下,從我們這一代開始慢慢努力,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營造一個足夠良好的訓練環境,那麽我們的下一代從小就能夠接觸高效、科學的健身方法,避免許多健身的誤區。只要這樣持續下去,我們後代對於健身運動的理解,以及本身體質的強壯程度一定會比我們優秀許多。這種環境下,肯定就不會再有什麽「人種決定論」「基因決定論」「亞洲人體質很差」的借口出現。

我很期待看見那一天。

最後說一下,我非常討厭碎片化知識,也非常討厭沒有溫度、復制黏貼式的內容傳播。

如果你希望有系統化的訓練體系整理,如果你想要獲得有溫度的知識講解。

如果你希望花十幾小時,就能夠獲得我積累10年的對健身的理解。

如果你希望花不到100元,就收獲價值10萬元以上的教練培訓級別的指導。

歡迎買的我的兩本【量化健身】系列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