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有軍事用武術,民間鬥毆用的武術。
軍事武術武舉考試寫著呢,耍72公斤的關公刀(異形杠鈴),硬拉180公斤石頭抱起來(沒有把手,靠手掌指頭),然後腰腹一挺把石頭底部翻到前頭來,左右再翻兩次。
射箭,騎馬。以前還有點冷兵器格鬥。
因為騎馬,帶著盔甲,你練什麽輕功硬功柔術直拳掃腿都沒用。弓箭長兵器馬上功夫才能打。
遇到對方盔甲結實,你還得用鈍器砸。沒把子力氣不行。
武舉人有記載的牛人是同治年一個第二名王可相(狀元要看綜合成績,甚至是名字,長相……)。
關公刀嫌棄最大號的120斤關公刀(72公斤)不過癮,內建180斤(108公斤)關公刀。這把關公刀一直保留到1958年大煉鋼鐵才被融掉。
300斤(180公斤)石頭提到胸腹不夠刺激,用360斤(216公斤)出號巨石,而且完成單手過頂舉,震驚全場。
力量一項應該是清朝數百年科舉歷史中的魁首了。
民間鬥毆,最大的差別是沒甲(民間藏甲有罪),來不及拿兵器會有空手格鬥。沒有級別,沒有禁擊部位。因為人體沒有盔甲的脆弱性,起決定作用的是速度和反應。
沒有兵器,對擊打時候,接觸面和後面骨骼關節的強度有要求。
武術發展,力量打薄弱部位能打死人即可,速度,反應,擊破能力被重視。
李小龍演示的功力也就是速度,反應,擊破能力。
現代訓練的格鬥選手,能達到他視訊演示的速度,反應與擊破能力的人不多。
泰森其實速度非常快。他出拳的頻率掩蓋了他的速度,你找他的錄像看他連續下勾拳的速度,非常快。
動能是和速度平方正比,品質方面,最頂級的格鬥家不過能用上全部體重(菜鳥只能用上胳膊)。
體重100公斤,拳速10公尺每秒的,不如體重50公斤,拳速20公尺每秒的。泰森拳重,但是體重在重量級裏面不算大的。
所以李小龍體重不大能打出重擊並不奇怪。
李小龍的功力錄像是可以證明的。他展現出來的真實格鬥(不是擂台格鬥)所需的專項身體素質是優秀的。
但是李小龍真實格鬥能力是沒有證明的。有功力代表有錢,能打代表會花錢,李小龍沒有高水平的真實對抗(同級別專業格鬥選手)展示他使用專項身體素質的能力。
他的速度,在真實格鬥中效果如何,擊破能力面對活動的對手能發揮幾成都是迷。
至於真正的街頭鬥毆,現在買個盾,買個防爆叉花不了幾個錢。防暴服一穿,相當於古代盔甲,你再能打,盾牌一圍,橡膠棍打半死,你練好力量舉,有力氣用盾把對方頂在墻角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