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體育

你覺得運動員什麽時刻真的很了不起?

2018-05-08體育

在那些不被人看好的時刻,依舊努力拼搏的樣子,實在太讓人敬佩了。

你不一定熟悉王霜的名字。但其實,她是很多人眼中的「天才」。

20 歲,就打破中國女足遭遇美國 22 場不勝的紀錄。

隨後被法甲豪門看中,直接簽約;

成了大家眼裏的「中國女梅西」,被評為「亞洲足球小姐」。

很多人覺得,我們女足有希望了。

2019 年世界杯,她連續踢了 4 場,一球沒進,讓球迷們「大失所望」。

有人說她「狀態低迷」,說她在國家隊的表現「不如留洋」,巴黎聖日耳曼俱樂部和她提前一年解約。

她去旅遊散心,也散不去心裏的陰霾。最後給家人和教練發資訊說,不想踢了,想退休了。

那年她 24 歲,遇到人生最大的危機:前所未有的自我懷疑。

整個人都蔫了,對自己的評價是「期待越大,失望越大。」

外界的否定讓一個人沮喪。自我的懷疑,才真正會讓人動搖。

我們到王霜家裏拜訪,她家人拿出一本她小時候的日記,念給我們聽:

「爸媽出去打工,把我放在姨爹姨媽家,是足球帶給我快樂,讓我不再有煩惱。」

「我知道姨爹姨媽家條件也不是特別好,所以我下決心要盡快把球踢好。」

整整 20 年,足球是她的全部。

很多時候,我們沒辦法那麽坦然地直接放棄,就因為不甘心、還喜歡、怕後悔。

王霜也一樣。

她覺得自己不是天才。或者說,就算是,天賦也只能讓你走到一定高度,剩下的只能靠努力。

接連失利後,她能想到的就是瘋狂訓練。

她問哥哥:「你知道我每天跑多少米嗎?」

「一萬五往上走,一般比賽,男足最多都是一萬二、一萬三。」

當一個人心裏充滿焦慮和懷疑,只能透過不斷地「訓練」來給自己更踏實的感覺。

往往,行動帶來的踏實感能對抗焦慮,每收到一點正向反饋,就重建一份自信。

而當你每進步一點,就對自己重新認可一次。

在「東京奧運會女足預選賽決勝局」上,王霜重新燃起了鬥誌,她想拿到奧運會入場券。

2019 年世界杯後,最刺痛她的評價是:王霜不過如此。

她很憤怒:「不想聽到別人回憶我們這一屆中國女足,就一句不過如此。」

她只有一個念頭:進球。

附加賽第二局,在中國隊 0:2 落後的情況下追平南韓隊,以總分 4 : 3 晉級,全場沸騰,女足們抱頭痛哭。

我不敢說,她贏了之後就不會自我懷疑,但她肯定不會就此停下。

畢竟,誰不是一邊懷疑人生,一邊咬牙往前走?

當你鉚足一股勁兒朝著目標使勁沖,目標才會靠近你,足以抵擋內心的懷疑。

蘇炳添也是如此。

2017 年之前,蘇炳添像所有人一樣,覺得 28 歲就該退休了。

2019 年腰傷發作,疼得被迫告別賽場,看得出來,他很難過:

都這把年紀了,還受傷的話,也不打算有什麽突破。

看到他獨自徘徊在跑道的背影,我理解了他無奈的自嘲:

「我覺得自己確實老了,一個人站在跑道上,還挺孤獨的。」

這種感受,對於即將奔三的普通人來說,再熟悉不過。

可年輕真的有那麽重要嗎?

「 2011 年,我跑了 10 秒 16,第一次突破全國短跑紀錄。

很多人說,蘇炳添已經達到頂峰了,他再也跑不快了。

2013 年,我跑了 10 秒 06,把所有人的嘴都堵住了。

可能也有人說,10 秒 06 是極限了,但我跑了 9 秒 99。」

說到這,他像換了個人似的,掩蓋不住臉上的驕傲。

連教練也一臉感慨,我說不清是被他打動了,還是被重新整理認知:

「他有能力繼續下去,32 歲不是極限,年齡只是數位。」

年紀越大反倒越猛,你可能會好奇,他是怎麽做到的?

就像你在片子裏看到的,原本右腳起跑的他,分析了很多場比賽視訊後,決定換成左腳在前。

他不是靠一腔熱血就變快了,而是調整戰術和技巧,做出改變。

其實,敢在這個年齡去嘗試新的東西很難,但就是這個嘗試,讓他打破了運動員的「 28 歲定律」。

這就像為什麽我們一提到奔三就害怕?

害怕被替代,被超越,被淘汰,覺得年輕啥都比我們好,但其實不是這樣。

我們拼的不是誰更年輕,而是誰擁有年輕不曾擁有的經驗與方法。

這才是我們最珍貴的部份。

所有限制都不是 100 % ,它都有可能被你打破。

蘇炳添說: 「我們不是 28 歲就跑不動了,只是看你想不想跑。」

當你自我懷疑時,問自己的第一句不是「我行不行」,而是「我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