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以大陸地名命名的路」在台遭抵制?台灣島內網友諷:那別出門了

2025-01-08社會


▲台北等島內城市有很多街巷都以大陸城市命名

據環球網1月7日報道據台灣中時新聞網報道,近日島內有某些網友「不爽」台北市到現在還有以南京、重慶、錦州等大陸地名命名的路名,刻意抵制、繞路而行,引發討論。不少島內網友對此表示,「有病去看醫生啦」「真心勸告他們不要出門」。

報道稱,臉書粉絲專頁「一百五」近日發文稱,有人在社交平台Threads說,台北市到現在還有松江南京、南京復興、重慶南路、錦州街等路名和站名。該人士還聲稱,身為台灣人,已經很刻意地抵制、繞過這些路了。

對此,「一百五」直呼,「愛台灣就要抵制‘對岸地名’路繞過不走?」不少網友在評論區留言評論,有人說,「有病去看個醫生」「真心勸告他們不要出門」。也有人質疑,「那幹嗎學中文呢?農歷春節也不用過啊,端午中秋都不要放假了……」還有網友諷刺,「應該直接說哪條路是他能走的?」「三峽區他不能去了」。

大陸多個城市都有以台灣不同縣市命名的街道,台北等城市也有以大陸城市命名的街巷,近年相關話題討論度很高。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此前曾對此表示,無論是在大陸還是在台灣,可能兩岸最常見的同名路就是中山街或中山路。一座城市的街巷地名是當地歷史、文化的載體和見證。在台北,大家穿行在成都路、洛陽街、廈門街,在武漢有台北路,青島有高雄路,上海有基隆路,南京有花蓮路。不僅如此,過去數百年來一批批先民橫渡海峽移居台灣,在海峽兩岸形成眾多的同名村,比如在台灣有9個泉州、4個安溪、6個海豐,在重慶有26個村鎮與台灣的鄉鎮同名。正如網友所言,「每一條路,都是回家的路」。每一個同名村,都是兩岸同根的緣。這些路、這些村是台灣同胞對大陸的鄉愁,是兩岸同根同源的歷史文化聯結,是兩岸共有的歷史銘印。我們期待兩岸網友一起分享這些路、這些村背後的故事,一起發現在大陸的台灣,發現在台灣的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