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人事時間|他們曾擔任中國駐法國大使

2025-01-09社會
近日,中國外交系統的重要崗位——駐法國大使迎來人事調整。
2025年1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任駐法蘭西共和國兼駐摩納哥公國特命全權大使鄧勵和夫人張華抵達法國巴黎。抵達時,法國外交部禮賓司官員和中國駐法國使館主要外交官到機場迎接。
據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官方網站,2025年1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任駐法蘭西共和國兼駐摩納哥公國特命全權大使鄧勵和夫人張華抵達法國巴黎。抵達時,法國外交部禮賓司官員和中國駐法國使館主要外交官到機場迎接。
鄧勵,男,1965年5月出生,福建泉州人,大學畢業。
鄧勵長期從事中國對西亞北非、歐洲地區外交工作,曾任外交部歐洲司副司長、駐法蘭西共和國大使館公使、外交部西亞北非司司長、駐土耳其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2020年8月,鄧勵結束中國駐土耳其大使工作後回國,出任外交部份管西亞北非、非洲地區、涉外安全事務以及檔案工作的部長助理。
2021年10月,鄧勵升任外交部副部長。
作為第一個與新中國建立正式外交關系的西方大國,法國在中國與西方國家關系中具有特殊且重要的地位,駐法大使崗位也因此倍加重要。
被喻為「外交核爆炸」的中法建交,是1964年兩國領導人毛澤東主席和戴高樂將軍在冷戰大背景下,以獨立自主精神,高瞻遠矚、審時度勢而做出的歷史性決策,開啟中西方交往合作的大門,為處於冷戰中的世界帶來希望。此後,中法始終秉持這份獨立自主精神,不斷前進。
曾兩度駐法的老外交官董津義在2024年5月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談及,法國作為歐洲大國,政治地位特殊,始終是歐洲一體化建設的領頭羊。在世界局勢動蕩不安、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情況下,中法兩國之間仍存有許多共同點,兩國都維護本國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維護多邊主義,反對單邊主義;強調充分發揮聯合國的作用,反對恐怖主義,維護世界和平。中法建交60年歷程告訴我們,繼續發展和深化兩國關系,不但有利於兩國人民,也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事業。
歷任中國駐法大使,也成為兩國友好關系的重要見證人和推動者,黃鎮、吳建民等更是中國資深外交家。
1964年1月27日,中法兩國正式建交,「將軍外交家」黃鎮於同年6月到任,履職至1973年3月。黃鎮在任內主持了同義大利、土耳其、紮伊爾、智利等十個國家的建交或復交談判,並兼任中美在巴黎接觸的中方代表。其後,黃鎮還歷任駐美國聯絡處主任、文化部部長、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等職務。
1990年8月,蔡方柏被任命為駐法大使。1998年10月離任時,時任法國總統席哈克親自授予他「法國大將軍級榮譽軍團勛章」,以表彰他對中法關系發展所做出的貢獻。1998年1月30日,席哈克還曾應邀到蔡方柏官邸做客,共度中國春節。
吳建民於1998至2003年任中國駐法大使,任內中法關系進入歷史上最好的時期。他透過自己的努力促成了中法元首對彼此家鄉的互訪,推動開啟中法文化年並互設文化中心。2003年6月27日,吳建民離任前夕,席哈克破例在總統府愛麗舍宮接受吳建民辭行,並為吳建民頒授「法國榮譽勛位團大騎士勛章」。
2016年6月18日,吳建民在武漢遭遇車禍不幸逝世,法國駐華大使顧山致哀稱:「法蘭西人民失去了一位知曉法國並為法中關系做出巨大貢獻的偉大朋友。」
2008年初,孔泉正式出任中國駐法國第10任大使。他奔走於法國各個城市,利用一切場合和機會,盡可能接觸法國民眾並和他們對話,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培養法國人對中國的好感。
2014年1月,翟雋接替孔泉擔任第11任駐法大使。翟雋曾任中國駐利比亞大使、外交部國外工作局局長、亞非司司長、外交部部長助理、外交部副部長等職務。2019年卸任駐法大使後,翟雋出任中國政府中東問題特使。
2019年7月,盧沙野出任駐法大使。盧沙野,男,1964年10月出生,浙江樂清人,大學畢業。他曾任駐塞內加爾大使、外交部非洲司司長、中央外辦政策研究局局長、駐加拿大大使等職務。
此外,韓克華、姚廣、周覺、趙進軍等,亦曾擔任過中國駐法國大使。
澎湃新聞記者 張成傑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