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中國,讓美國人太意外。
所以, 一些美國政客坐不住了。
為什麽會這樣?
因為美國人在上面看到的,是一個更真實、更可信、更可敬、更可愛的中國,很多人油然向往中國,想去中國走走,想到中國看看。
因為這個世界,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這個平台,就是TikTok,最近在美國處境有點不大妙的TikTok。
美國羅格斯大學網路傳染研究所(NCRI)最近一項研究報告就聲稱: 使用者花在TikTok上的時間越多,他們對中國的看法就越積極。
怎麽會這樣?
且看研究報告。
報告的名稱,就是【TikTok上的資訊操控及其與美國使用者對中國看法的關系】。報告核心旨在論證一個假設:TikTok可能被操控,以隱瞞對中國的批評內容,並放大符合中國利益及目標的敘事。
請註意,這個假設。
絕對是來者不善。
基於這個假設,NCRI在TikTok、照片墻(Ins)和優兔(YouTube)等平台上,分別建立了24個虛擬帳號,並搜尋部份與中國相關的關鍵詞。
選擇出現的第一個內容,並瀏覽後續出現的視訊15s以上,或者直至視訊結束。與此同時,研究團隊會記錄每個貼文的上傳日期、URL。
完成該步驟後,對所有視訊進行打標:
1,對中國友好;
2,對中國不友好;
3,中立或無關。
結果很明顯。
NCRI發現,相比照片墻、優兔等美國平台,TikTok明顯更容易呈現對中國友好的內容。
此外,NCRI還透過線上平台,招募1,214名美國成年參與者,了解他們在幾個社媒平台上的使用時間,以及對中國的看法。
具體方式,是受訪者對「中國是世界上最理想的旅遊目的地之一」等陳述性問題回答「對」或「錯」。
結果發現,每天使用TikTok30分鐘至1小時的使用者,對中國持有更正面的態度,並更傾向於將中國視為旅遊目的地。
最終,NCRI得出一個結論: 同樣的使用者,在TikTok上花費時間越多,他們對中國的看法就越積極越友好。
此外,研究還發現,受訪者的政治派別和種族,也是影響結果的重要因素。
相較於共和黨人,民主黨人更有可能認同中國是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旅遊目的地之一。相較於白人受訪者,非白人受訪者對中國旅遊認可度更高。
我們不得不看到這個研究釋出的時機,正值美國最高法院就TikTok「不賣就禁」法律進行庭辯之際。
NCRI主任兼首席科學官喬爾.芬克爾史坦就聲稱: 「這是第一項經過同行評審、由數據驅動的研究,足以證明TikTok透過演算法推廣對中國的積極認知。」
怎麽看?
完全個人看法,粗淺三點吧。
第一,TikTok被下黑手事出有因。
原因有很多,比如其他美國的APP,競爭不過TikTok,美國人丟不下面子,等等。
但其中一個,就是這次研究的主旨,TikTok利好中國形象,自然一些美國人坐不住了。
所以,美國自然會想方設法要打壓、封禁TikTok。
中國,成了TikTok的一種原罪,真挺讓人無語的。
第二,這才是一個真實的中國。
美國人指控TikTok有貓膩,大數據利好中國,但我更認為,這不過是公平地向世界展示了一個真實的中國。
相比之下,其他西方平台的種種操縱,很多外國人才發現,他們在上面看到的中國,與他們真實看到的中國,完全不一樣。
有時感覺簡直就是兩個世界。
在21世紀的今天,還出現這樣的情況,真是讓人很無奈。
當然,現在的TikTok更無奈,越是對中國客觀,一些美國人越是不滿,有些美國政客還磨刀霍霍。
第三,你不能永遠欺騙所有人。
可能一些美國人忘了,美國總統林肯曾說過這樣一句名言: 「你可以一時欺騙所有人,也可以永遠欺騙某些人,但不可能永遠欺騙所有人。」
這個世界,唯有真實最難得。
我們做一個最壞的假設,假設美國真封了TikTok。但我相信,真相是遮蓋不了的,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總會出現其他平台、工具或APP,讓世界看到一個真實的中國。
璀璨的光芒,烏雲永遠遮擋不住。
關鍵是我們做好自己的事情。
國家要努力,我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中國人,尤其是中國的創業者們,也要繼續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