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數說長三角】這個地方高鐵裏程數超過日本西班牙之和,每天百萬人城際通勤

2025-01-09社會
歲末年初,又臨近春運,長三角軌域交通傳來了一個又一個的好訊息。
1月5日零時起,全國鐵路實行新的列車執行圖,長三角鐵路安排開行圖定旅客列車1391.5對,較調圖前增加57對。近期滬蘇湖高鐵的開通和上海南站的高鐵化,也讓「軌域上的長三角」再進一步。
長三角軌交動作頻頻
本次全國鐵路調圖變化中,最佳化東南部地區列車開行結構,助力長三角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可以說是本次調整的重點。
新圖中,上海至鄭州、武漢、福州等省會城市間增開動車組列車38列,上海至廣州、南昌、深圳等城市間開行停站少、旅時短的大站快車24列,都利用了滬蘇湖高鐵的新路線運能。
這條剛剛開通不久的高鐵路線,迅速融入了整個長三角地區的鐵路網,最佳化了列車開行結構。去年12月26日,滬蘇湖高鐵正式開通營運,路線全長164公裏,鐵路橫穿長三角核心區域,串起了上海、蘇州、湖州,將在湖州與商合杭鐵路銜接並連通安徽。調圖後,滬蘇湖高鐵安排開行動車組列車升至229列。
如果說,滬蘇湖高鐵橫貫了長三角,那麽上海市域機場線可以說橫向連線了上海兩大機場。市域機場線是上海軌域交通市域線網中的首條新建路線,時速達160公裏,實作上海虹橋國際機場與浦東國際機場之間40分鐘內快速通達,有效縮短上海兩大機場之間的通勤和出行時間。
另一個好訊息來自上海南站。隨著鐵路上海南站發出首趟高鐵列車G1305,上海南站正式邁入「高鐵時代」。上海南站發揮其獨特的區位優勢,成為連通滬蘇湖高鐵、滬昆高鐵的重要站點。調圖後,上海南站計劃開行列車118.5對,較之前增長31.7%,高鐵占比六成,預計日均客流將達到5萬人次,較以往增長40%以上。上海南站也成為繼上海虹橋站、上海站、上海松江站後又一個高鐵大站,由此上海形成了「四主多輔」的高鐵出行格局。
不斷重新整理紀錄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到2025年鐵路網密度達到507公裏/萬平方公裏,高速公路密度達到5公裏/百平方公裏,基本建成「軌域上的長三角」。截至2023年末,長三角鐵路密度已經達406公裏/萬平方公裏,過去一年長三角鐵路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離目標更進一步。
從裏程上來看,截至2023年底,長三角鐵路營業裏程達14600公裏,擁有25條高鐵,高鐵營業裏程超7100公裏。隨著2024年末滬蘇湖高鐵的開通,長三角高鐵營業裏程超過7700公裏,鐵路營業裏程突破1.5萬公裏,鐵路營運裏程高達赤道周長的3/8,裏程數超過西班牙加日本的總和。
2024年,每天超200萬人次乘坐長三角鐵路,相當於一座大型城市人口規模。2024年5月2日,長三角鐵路發送旅客378.5萬人次,同年10月1日,發送旅客389萬人次,兩次重新整理單日客發量歷史紀錄。去年11月19日,長三角鐵路旅客發送量較2023年提前了40天突破8億人次。
從建設投資上看,據國鐵上海局介紹,2024年長三角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預計超1400億元,創歷史新高。長三角鐵路基建投資在2019年已超800億元,此後每年穩步提升,不斷重新整理紀錄。2024年,長三角開通4條高鐵新線,5個計畫計劃開工,32個重點續建計畫穩步推進。
軌域助發展
滬蘇湖高鐵的開通,將湖州深度融入上海的「一小時經濟圈」。「軌域上的長三角」,加快了長三角不同城市之間的通勤頻率。
據統計,2023年長三角總通勤人口6437萬人,各城市間通勤聯系總量約101.4萬人。上海與蘇州、杭州與嘉興、杭州與紹興、無錫與蘇州的通勤聯系總量保持在前4位元。杭州市的流入通勤人口僅次於上海,流出通勤人口僅次於蘇州市,與上海和蘇州組成長三角通勤網路中三個重要核心節點。
此次滬蘇湖高鐵開通,直接為杭州鐵路樞紐緩解了壓力。之前湖州坐高鐵去上海,需先向南到杭州,在杭州中轉至少多花15分鐘,現在湖州直通上海,最快僅需55分鐘,時間壓縮了一半的同時,釋放了杭州鐵路樞紐的運力,給人民群眾出行帶來更多便利。
除了惠民,高鐵建設對於促進沿線產業開發、助力長三角一體化高品質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湖州一直與上海建立積極的產業互動,創新設立長三角(湖州)產業合作區、湖州接軌上海創新合作區,在滬設立了駐滬蘇招商引才中心、產業人才「飛地」,積極承接上海的資源溢位。隨著滬蘇湖高鐵通車,兩座城市的聯系和互動有望進一步加強。
隨著近期環滬軌域交通營運有限公司揭牌成立,長三角軌域發展迎來新動能。各地擰成一股繩,在跨省路線工程上主體統籌貫通營運,助力「軌域上的長三角」建設,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品質發展。
欄目主編:尤蒓潔
本文作者:解放日報 崔藝林 曹俊 狄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