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多年來,公交8路車隊先後湧現出了多位勞動模範,張建生正是其中的傑出代表(引題)
「我會一直傳承勞模精神」(主題)
今晚報記者 王赫巖文並攝
「現在的場站條件、候車環境太好了!天津公交這些年的變化特別大!」國慶日前夕,記者在修整一新的公交8路體育中心站,見到了公交老勞模張建生。
「永不褪色的紅旗」「海河岸邊好8路」……多年來,公交8路車隊一直是天津公交行業的一面旗幟,先後湧現出了多位勞動模範,張建生正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現任公交集團巴士公司路線整合籌備組組長的張建生,從事公交行業整整37年,從一名普通的公交駕駛員成長為天津市勞動模範、天津市道德模範、全國勞動模範,也見證了天津公交從油車到電車、從有人售票到無人售票、從「人工時代」到智慧公交的一路巨變。對他來說,公交行業早已不是一份普通的職業,而是他給予了全部青春、心力與熱愛的事業。
出名「熱心腸」
1987年,張建生從公用技校畢業,成為一名公交駕駛員。年輕的他滿腔熱情地投入營運,總是竭盡所能地給乘客熱情的幫助。
張建生
公交8路經過火車站、公園、繁華商業區、大型醫院、熱門景點……當年又沒有電子地圖,很多乘客乘車時都會向張建生問路。張建生為了給出「最優路線」,讓乘客不走「冤枉路」,就利用業余時間,跑遍了8路沿線周邊的道路,把沿途的小區、單位、商戶都記錄下來,隔一段時間還會及時更新資訊,給乘客「精準」指路,他因此被稱為公交行業的「活地圖」,做到了「一口清」「問不倒」。直到現在,張建生還保持著在新道路、新路線周邊轉一轉、看一看的習慣。
公交駕駛員每天遇到的人形形色色,但是張建生從來沒和任何人紅過臉。他總是用自己的方式傳遞溫暖,「做什麽事就怕換位思考,誰都有個不順心的時候,都可能遇到難處,如果別人有需要的時候,你伸手幫了一把,他下次可能就會幫別人一把,善良與熱情就可以傳遞下去。」例如,「車上的特需乘客一定要有座」就是張建生給自己提的硬性要求。只要有行動不便的乘客上車,他就會呼籲、鼓勵其他乘客讓座,憑借著「高超」的語言藝術,他總能順利給特需乘客找到座位。他對讓座乘客的真摯感謝,也會給予對方極高的情緒價值,車廂氛圍特別溫馨和諧。
張建生還將對特需乘客的幫助延伸到了車廂之外,很多他在車廂內遇到的殘疾乘客,都成了他生活中的朋友。張建生為此付出了很多時間與精力,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難題。
一名聾啞青年經常乘坐8路公交車,因為殘疾,他的性格有些孤僻。張建生註意到這個情況之後,就經常用手機和他聊天,鼓勵他發揮特長,實作自己的理想與目標。在張建生的幫助下,這名聾啞青年的性格變得越來越陽光,和人溝通也越來越自信,畢業後順利找到了工作。對於張建生在人生關鍵階段給自己的幫助,他非常感激。
服務「求極致」
張建生剛剛開始從事公交行業時,公交車上還有售票員,公交駕駛員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保證營運安全上。上世紀90年代中期,天津公交開始實行無人售票,公交駕駛員既要保營運,又要做服務。張建生就提出了「無人售票,有人服務」的口號,並努力將車廂服務做到極致。
張建生(中)、丁祿峰(左)、劉鵬三代勞模在8路車上交流。
他自費印刷了【乘客指南】,供乘客取用;他的車上不但有公交路線倒乘便民圖,還有民航航班、列車、長途時刻表;他在車廂自備了裝有雨傘、創可貼、清涼油、速效救心丸、小紙杯、嘔吐袋、塑膠袋的便民箱,為有需要的乘客服務;他還率先推出了「站立式」服務,禮貌迎候、引導乘客上車,將8路公交車廂的服務標準,提高到了一個更高的水平。
8路體育中心站靠近奧體中心體育場、體育館,經常有體育比賽、演唱會等大型活動。在周邊沒有開通地鐵的時候,8路公交車承擔著大型活動後疏散人流的主要任務,那也是張建生和同事們最忙碌的時段:「有大型活動的時候,要比我們平時營運更緊張,疏散車輛的滿載率往往很高,疏散速度也有一定的要求,我們必須全力以赴。」
當年營運服務要面臨的挑戰還有惡劣的天氣,特別是冬天每逢下雪低溫天氣,為了「保出庫」,張建生經常是直接住在車隊。「對於公交行業來說,早上‘保出庫’是重中之重,很多乘客都是‘掐點兒’坐車,我們就必須保證按點發車。這是我們‘大公交’對百姓出行的責任所在。」在張建生長達25年的公交駕駛員生涯中,做到了安全行駛100萬公裏,沒有一條違章記錄。
傳承「勞模精神」
2012年,張建生走上公交管理崗位,開始在另一個維度對公交行業進行思考。他用心為乘客服務的勞模精神,也一直在8路這個優秀的團隊裏被發揚、傳承。
張建生(中)、丁祿峰(右)、劉鵬在「海河岸邊好8路」前合影。
記者跟隨張建生、張建生的徒弟丁祿峰、丁祿峰的徒弟劉鵬三代8路駕駛員,一起參觀了天津公交8路榮譽展室,這裏的一幅幅圖片、一件件展品,見證著這三代公交駕駛員在平凡崗位上寫就的「勞動者故事」。
張建生對於服務的精益求精,體現在每一個具體的細節上。當天8路場月台階上的一塊地毯沒有和台階邊緣對齊,張建生馬上告訴徒弟:「這個地方一定得弄好,不然很可能絆著人。」丁祿峰由此講起,自己從出租行業進入公交行業後,和師父首先學到的,就是任何一個小細節,都不能馬虎對待。以車輛例保為例,怎麽檢查機油濃度、如何對車胎「輕敲細聽」,都是看起來並不起眼的小事,卻切實關系著營運安全。還有該給特需乘客安排什麽位置,在哪個時間點位提醒乘客下車最合適、最安全……都體現著公交服務精準、細致的程度。
丁祿峰拜師張建生時,正好趕上北京奧運會舉辦,當時張建生帶著丁祿峰,圍著體育中心轉了好幾圈,仔細記錄了乘客拿著哪個區域的票,從哪站下車最近。多年之後,丁祿峰和徒弟劉鵬又重走了這個路線,一步步地丈量、記錄、標記著路線上的每一處變化……作為新一代駕駛員,如今劉鵬和乘客溝通、交流的手段更加豐富,除了做好日常營運,他還會利用新媒體帳號收集乘客意見、為乘客提供出行服務。在新科技的幫助下,公交車輛的硬體水平不斷提升,公交服務的手段、方式不斷更新,但8路車隊「愛心鑄8路,心系乘車人」的精神內核,卻是一脈相承。
晚報「老朋友」
在天津公交8路榮譽展室的墻上,有一幅放大的報紙照片,正是【今晚報】十多年前對公交8路車廂服務的報道。
張建生、丁祿峰、劉鵬都是【今晚報】的忠實讀者。尤其是張建生,說起和【今晚報】的緣分,還要追溯到他的學生時代。
公交8路建立「張建生號」特色服務車組。
【今晚報】創刊初期,還在上學的張建生和同學一起,每天放學後都會去批發幾十張報紙,透過賣報來勤工儉學。「【今晚報】的內容新鮮豐富又接地氣,特別好賣。我也特別愛看,但是當年沒有想到,自己的名字以後也會出現在【今晚報】上。」張建生說。
特別讓張建生感動的,是他透過【今晚報】的一次活動,認識了殘疾人張大姐。
2005年助殘日的時候,【今晚報】組織了一次邀請殘疾人坐公交遊津城的活動。因為行動不便而很久沒有出門的張大姐報名參加了活動,由此認識了當天負責駕駛公交車的張建生。張建生得知張大姐家門口正好有8路經過後,就告訴張大姐:「以後您有什麽事或者要出門,就提前給我們打個電話,我們來幫您!」
從那之後,張大姐就成了張建生和8路車隊同事的一份牽掛,平時電話問候,逢年過節帶著東西上門看望……張建生還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帶著張大姐遊覽津城的景點。張大姐的生活,因為認識了張建生而豐富了許多,她特別開心。「我看著她開心的樣子,自己也是特別高興。這種快樂和熱情是相互的。」張建生告訴記者。
2010年,【今晚報】推出了延續至今的「身邊365」系列報道,張建生成功入選第一年的「身邊好人365」。「您是張師傅吧,我在晚報上看過您。」更多的人知道了他的故事。後來,張建生參加了很多「身邊好人365」組織的公益活動,給有需要的人送去溫暖與關愛。
二十多年的時間裏,張建生一次又一次被【今晚報】報道,用他在平凡崗位上不平凡的勞模事跡,感動著【今晚報】的讀者。在此期間,百姓的出行需求、天津的公交行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張建生正在繼續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赤誠熱愛,為新時代天津公交發展做著貢獻,「公交車乘坐越來越舒適,線網越來越科學,乘客要求也在提高,我會一直發揚、傳承勞模精神,更好地為乘客出行服務。」
來源: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