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高峰,申城氣溫接近冰點。
天蒙蒙亮,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交警支隊機動大隊副大隊長、「肖玉泉中隊」帶頭人倪嘉輝早早來到崗位,護航寒流下的早高峰車流。
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完成工作任務後,趁著工休間隙,他帶著今年剛入隊的青年民警韓悅和蔚彥峰趕到了「琳媽」居住的大橋街道敬老院。
圖說:今天上午,「肖玉泉中隊」帶頭人的倪嘉輝為屬虎的陳愛琳老人戴上虎頭帽 新民晚報記者 張龍 攝
「琳媽,生日快樂!」「也祝爺叔阿姨們身體健康。」倪嘉輝笑著將蛋糕放在桌上,大家紛紛送上祝福。坐在輪椅上的「琳媽」緊緊握住倪嘉輝的手:「又讓你們費心了。」
「來,我們一起吹蠟燭!」燭光中,「琳媽」的笑容如同孩子般燦爛,她閉上眼睛,許下了心願。看著老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倪嘉輝不禁回想起10年前與「琳媽」第一次見面時的情形。
從警第一課
那一年,倪嘉輝成了楊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隊的一名交警。
「走!跟我去個地方。」從警第一課,出乎意料,師傅金海波開著摩托車帶他駛入了蔣家浜的小弄堂。小心翼翼地爬上吱嘎作響的木樓梯,倪嘉輝第一次見到了坐在輪椅上的陳愛琳母女。倪嘉輝吃了一驚,更令他吃驚的是,師傅和她們熟絡如家人。金海波看出他的疑問,一邊招呼他幫忙幹活,一邊開啟記憶的閘門,講起了一段動人往事。
1999年秋天的一個夜晚,楊浦分局交警支隊的肖玉泉警官在長陽路江浦路口巡邏時,遇到了一對母女。當時,女兒正趴在石墩上哭泣,母親一邊勸慰一邊也在抹眼淚。詢問後才得知,女孩名叫佳麗,父親早逝,腿腳殘疾的母親陳愛琳獨自撫養患有先天腦癱、身心發育遲緩的女兒,生活十分艱難。
那天,佳麗因為羨慕同齡孩子手裏的文具而哭鬧,肖玉泉毫不猶豫地掏出了100元,讓陳愛琳給女兒買文具。臨別時,他留下了自己的傳呼機號碼和一句承諾:「有難處,找我。」
從那時起,這位素不相識的民警,成了陳愛琳母女生命中的一道光。
圖說:肖玉泉(右一)生前帶隊為陳愛琳修繕房屋 受訪者供圖(下同)
第二年夏天,上海進入台風季。一天,肖玉泉的傳呼機響了,電話打過去,另一頭是陳愛琳無助的聲音:「家裏成了水塘,肖警官,我該怎麽辦?」沒有絲毫猶豫,肖玉泉立刻趕了過去。陳愛琳的家在蔣家浜,當時環境臟亂差,安全隱患多。肖玉泉走入母女倆蝸居的十幾平方米小屋,裏面汙水漫溢、一片狼藉,小佳麗的哭聲讓人心碎。肖玉泉馬上聯系房管所,找來各種遮擋材料,同時發動同事幫忙,大家肩扛手擡,硬是在弄堂裏築起了一道防水壩。
那天,前來幫忙的金海波第一次與陳愛琳母女相識,肖玉泉的無私善舉深深打動了他。當時鄰居們紛紛誇贊:「楊浦交警好樣的,還幫老百姓修房子!」金海波聽了,又激動又自豪。
一次次傾情相助,陳愛琳的鄰居們也都和肖玉泉熟絡起來,大家都親昵地稱他為「肖肖」。在那片老弄堂,「肖肖」成了溫暖的代名詞,他不僅為母女倆修繕房屋,更為佳麗的求學路四處奔波。在他的努力下,16歲時,智力發育遲緩的佳麗終於可以「破例」到家附近的小學借讀。開學第一天,她迫不及待地拿著書本和肖玉泉拍下一張合影。
2001年,肖玉泉透過選拔,成為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會議的貴賓車開道民警。誰能想到,命運卻和這位好警官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一次訓練中,肖玉泉突然暈倒在車內。後被診斷出罹患肝癌,且已到了中晚期。即便病痛纏身,肖玉泉對陳愛琳母女倆的牽掛也從未減少。生命最後時刻,他還委托愛人將自己的獎金給母女倆送去。
2002年2月15日,肖玉泉走完了短暫而不平凡的39年人生。他被公安部追授為「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他所在的楊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隊五中隊也被命名為「肖玉泉中隊」。
與肖玉泉同一崗組的金海波,過去常在工作中與他交接班。告別時刻,他作了一個決定,在心裏和老戰友進行了最後一次交班——接過肖玉泉的「接力棒」,繼續照顧陳愛琳母女。「肖肖的精神在無形中指引我們,要把這份責任延續下去。」
圖說:肖玉泉去世後,金海波(右一)等默默接下照顧陳愛琳母女的重任
金海波也成了蔣家浜那條狹窄小弄堂的常客。一聽見摩托車的「轟隆」聲,鄰居們就知道肖肖的同事海波來了。他幫母女倆買米、買油、換電線、粉刷臥室、接電話線……棚戶區用水不便,酷暑時節,行動不便的母女倆想洗個澡都十分艱難,金海波就聯系房管所,在陽台的角落裏建了一個小淋浴間,雖然不足1平方米,但天天都能坐在噴頭下從容地洗個澡再上床睡覺,那個夏天佳麗特別開心。
一棒接一棒
一件件小事,積累著陳愛琳母女對「肖玉泉中隊」民警的信任與感激。她們知道,這都是可以托付的人。
所以,當金海波把身高1公尺83的倪嘉輝領進陳愛琳家,她一下子就記住了小夥子的名字。在師父帶領下,倪嘉輝也成了陳愛琳母女的「拐杖」和「輪椅」,逢年過節上門探望,遇到急難愁盼時及時相幫。後來金海波工作轉崗,但關愛從未少過半分,倪嘉輝看在眼裏,記在心上。他永遠記得師父那句質樸的話:「只要身上還穿著人民警察制服,這份關愛不能斷檔。」
在「肖玉泉中隊」的幫助下,陳愛琳母女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平日裏笑聲也逐漸多了起來。誰能想到,厄運又一次無情地降臨。2016年,身體孱弱的佳麗因病去世。陳愛琳一時無法接受形影不離的女兒就這樣永遠離開,仿佛整個世界都崩塌了,一下子沒了精神支柱。絕望中,她一度想過自殺。
為了開解老人,那段日子,只要一有時間倪嘉輝就去探望她,陪她聊天,做些能讓她開心的事。
倪嘉輝性格內斂,以前去探望陳愛琳,總是跟在師父身後,活沒少幹,但就是不太知道該和母女倆聊些什麽。如今,面對極度低落的陳愛琳,他想著法子找話題與她談心。看著比自己年長30歲的陳愛琳那憔悴的臉龐,倪嘉輝突然想到:「這不就是一位需要我照料呵護的媽媽嗎?」從那時起,他改口叫陳愛琳「琳媽」,起初還有些羞澀,但越叫越順口,越叫越自然,這令陳愛琳感慨不已——女兒雖然去世了,但多了一個「兒子」嘉輝,他下班就「回家」,幫忙「買汏燒」。無微不至的關愛,讓陳愛琳逐漸走出傷痛,也對倪嘉輝有了家人般的依賴。
後來,蔣家浜面臨動拆遷,搬離「臟亂差」和黢黑的小房間本是令人欣喜的事,但「琳媽」卻糾結了起來,一見嘉輝就念叨:「你們待我這麽好,我不想離開這裏,怕搬遠了,就再也見不到你們了……」2017年,陳愛琳拿到動遷補償款後,選擇住進了大橋街道敬老院。這裏離倪嘉輝工作的地方更近,倪嘉輝也去得更勤了,老人這才安心了下來。養老院的其他老人都羨慕「琳媽」有個「警察兒子」。
外面的世界
圖說:倪嘉輝帶隊看望陳愛琳
這些年,陸續有新警加入「肖玉泉中隊」,都是在敬老院裏上的「從警第一課」。他們仿佛真的是老人們的兒子女兒,和喜歡聽革命故事的九旬老人聊長征、抗戰,逢年過節,帶著筆墨紅紙和老人們共寫春聯……他們的到來,讓敬老院裏總是充滿歡樂的氣氛。
陳愛琳性格敏感內向,剛到敬老院不太適應,總喜歡背對別人安靜地坐著。聽說老人唯一會的社交遊戲是打撲克,倪嘉輝就買來撲克牌,陪她玩「爭上遊」,還拉來別的老人一起玩,讓陳愛琳逐漸放松下來,順利融入敬老院的生活。因為生活無憂,後來倪嘉輝去探望時,陳愛琳常會打趣地說:「你看我最近是不是又胖了。」
生活越來越好,陳愛琳最大的遺憾就是女兒佳麗走得太早,沒能享受到好日子。每每和倪嘉輝說到動情處,她都禁不住潸然淚下。倪嘉輝看在眼裏記在心上,尤其是這兩年自己也當了爸爸,更能體恤陳愛琳這大半生的不易。他意識到,相較於過去十多年紓困解難式的幫扶,獨自一人住在敬老院的「琳媽」更需要的是心靈的慰藉。
靠輪椅才能短距離行走的陳愛琳,平日裏幾乎沒有出門的機會,但倪嘉輝能從她日常的眼神中、言語間感受到她對外面世界的渴望。他決定多帶著「琳媽」出去走走。起初,因為怕給倪嘉輝帶來麻煩,陳愛琳總是拒絕,倪嘉輝做了好幾次思想工作才終於說服她。
第一次出門,倪嘉輝專門找了一輛車,請女民警調班陪同,帶著「琳媽」去濱江看兩岸風光,又去城市建設規劃展示館參觀,還回到她住了半輩子的蔣家浜兜了一圈。新舊對比給陳愛琳帶來極大的震撼,但看到青年民警為了幫自己上下車,又擡又背,連女民警都累得渾身是汗,她心裏特別過意不去。
今年學雷鋒日,倪嘉輝和隊友們再次「策劃」帶琳媽外出。這次他們總結「經驗教訓」,精心設計了一條「無障礙」出行路線:晚上7時30分,倪嘉輝和隊友們先帶陳愛琳從平涼路、臨青路坐上了一輛無障礙公交車,到平涼路懷德路下車,再從江浦路推著輪椅去楊浦濱江。
4名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年輕民警,陪著陳愛琳一邊聊天一邊逛。當高樓林立、燈火璀璨的都市夜景映入眼簾,陳愛琳禁不住感慨:「完全變了樣!我已經20多年沒看過上海的夜景了!」回家的路上,陳愛琳說自己從來沒有坐過地鐵,想看看地鐵是什麽樣子。這是老人這些年來為數不多地主動提出要求,民警們便推著她,坐上了人生中的第一趟地鐵列車。那天以後,倪嘉輝發現,「琳媽」的生活中笑聲更多了,對未來也更有期盼了。
「陳阿姨,這是嘉輝和您上次一起去上海人民城市實踐展示館拍的紀念照。」今天上午的生日會尾聲,民警們將兩個刻有「人民城市人民建 人民城市為人民」題字的紀念相框分別送到陳愛琳和倪嘉輝手中。原來,那天倪嘉輝和「琳媽」作為首批觀眾入館參觀,這一珍貴瞬間被永久記錄在了展示館的展陳當中。
回到單位,倪嘉輝把相框鄭重地擺在了辦公桌最醒目的位置。25年時光如白駒過隙,今天的他已成長為「肖玉泉中隊」的帶頭人。那一份愛與責任,也正從他手中傳遞給更多年輕人,激勵他們當好交通安全守護者、人民城市暖心人。
本報記者 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