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收到一位網友的咨詢,他表示原先是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後來辭職創業,有18年的機關事業單位視同繳費年限。過去8年間,都是按照80%的檔次繳費的。這種情況下,他感覺虧了,每月養老金要比300%檔次繳費低7700多元,這是怎麽一回事呢?
山東省的養老金計算公式是這樣的:
基本養老金 主要包括 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三部份構成。
①基礎養老金部份 ,是等於 退休當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
山東省去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是7468元,今年肯定還會增長,如果增長3.1%的話, 將到7700元 。如果是未來退休的話,還會繼續增長。假設未來退休的社平薪資或計發基數是9000元。
繳費年限 是 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 之和。視同繳費18年,實際繳費8年,合計26年。
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 ,這一點是最關鍵的,山東省是按照後期的本人實際繳費指數來使用的。像陜西省視同繳費年限的視同繳費指數按照1來計算平均繳費指數。
這種情況下,如果過去是按照 300%檔次 繳費,平均繳費指數是3。如果按照 80%檔次 繳費,平均繳費指數則是0.8。
平均繳費指數0.8,繳費年限26年,基礎養老金領取23.4%的養老金計發基數, 計算結果是2106元 。
可如果平均繳費指數是3的情況下,繳費26年領取52%的養老金計發基數, 結果是4680元每月 。
基礎養老金部份會相差2574元 。
②個人帳戶養老金 ,是等於退休時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的余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由於養老保險個人帳戶部份是領不完可以繼承,因此不會有虧本的可能。
個人帳戶余額 ,是按照繳費基數的8%每月記入的。像2024年,繳費基數上下限是4416元至22078元,分別對應60%~300%的繳費檔次。80%和300%之間的繳費基數差是16190元。
繳費基數相差16190元 ,每一個月的帳戶余額就會相差1295.2元,一年相差15542.4元。由於前些年的社會平均薪資較低,再加上記賬利率趕不上社會平均薪資增長率,實際一年積累的余額差額估計也就是1.2萬元左右,8年假設相差10萬元。
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分為50歲195個月,55歲170個月,60歲139個月。當然未來還 可能延遲退休 ,也有可能 修訂計發月數 。
如果假設是55歲退休, 每月個人帳戶養老金會相差588元 ,這一部份其實差別不大。個人帳戶養老金部份,全看後期繳費的積累。
③過渡性養老金部份 ,等於退休當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建立個人帳戶前的繳費年限或視同繳費年限× 1.3% 的山東省過渡性系數。
過渡性系數,全國普遍在 1.0%的1.4% 之間。
視同繳費年限是18年 ,在 平均繳費指數0.8 的情況下,可以領取 18.72%的養老金計發基數 ,結果 為1684.8元 。
如果平均繳費指數達到3,過渡性養老金可以領取70.2%的 養老金計發基數,結果為6318元 。
兩種情況的養老金,相差4633.2元 。
以上三部份相加,80%和300%檔次繳費,產生的養老金差額結果為7795.2元 。
當然,這種情況確確實實是巧合,也是由於當地歷史養老金計算制度導致的。如果是單位按照300%檔次繳費,合計繳費比例是36%的情況下, 一年就需要繳納95376.96元 。8年是76萬余元(當然,前些年的繳費基數低,實際繳費錢數也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