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被視為廣州地鐵「環城線」的十一號線迎來重要進展!4月28日,在廣州地鐵十一號線赤沙滘站內,隨著最後一節鋼軌成功焊接,標誌著廣州首條地鐵環線順利實作長軌貫通,軌域工程開始進入路線精調和附屬裝置安裝階段,為軌行區後續機電、供電、弱電裝置安裝偵錯及冷熱滑試驗奠定堅實的基礎。
南都記者從廣州地鐵獲悉,十一號線全長約44.2公裏,全部采用地下敷設方式,串聯越秀、荔灣、海珠、天河、白雲五個區,全線共設車站32座,轉乘站26座站,其中16座與傳統鐵路路換乘,是名副其實的「換乘之王」。路線開通後,能夠更好地將廣州地鐵線網串聯起來,對於整個城市的交通連結以及提升市民群眾交通體驗具有重大意義。
廣州地鐵十一號線長軌焊接現場。
地鐵十一號線計劃今年底開通試營運。截至目前,十一號線(火車站—琶洲—火車站)土建工程累計完成98%。車站方面,2座已開通,28座車站已封頂,1座進行土建施工;32個區間已全部貫通;赤沙車輛段及全線車站正在進行機電施工。
使用新型軌域系統!
乘坐更舒適
為降低地鐵列車執行的噪音,提升乘客乘坐的舒適度,「十一號線使用了嵌入式連續支承軌域,采用連續支承、彈性鎖固的設計理念將鋼軌嵌入到整體道床中,改善了輪軌接觸關系,從源頭和傳播途徑上控制軌域和車輛的振動雜訊,這是一種‘主動減振+兼具降噪+絕緣+日常維養工作量小’的新型軌域系統」,廣州地鐵負責建設管理十一號線的負責人王利軍告訴記者。同時,建設者們還根據路線與建築物關系、環評預測超純量大小,在隧道內設定了不同等級的減振道床,其中中等減振10.7公裏,高等減振12.6公裏,特殊減振21.7公裏,最大程度降低對周邊環境和居民的影響。
首鋪軌排吊裝。
在赤沙車輛段鋪軌施工中,建設者們也創新使用了一系列減振降噪措施,地面層庫內采用高等減振扣件,地下層庫內采用中等減振扣件,咽喉區地面層和地下層碎石道床地段采用減振道砟墊、接頭處采用減振接頭夾板、曲線地段采用阻尼鋼軌,試車線高架地段采用嵌入式軌域、非高架地段采用鋼彈簧浮置板道床等材料和工藝,能有效實作回庫列車的減振降噪,最大限度減少對地面建築的影響。
浮置板澆築。
王利軍表示,長軌貫通後,還將采用鋼軌預打磨技術對正線路線鋼軌和道岔鋼軌進行「面部微調」,能夠有效的消除鋼軌表面缺陷,改善輪軌接觸,提高鋼軌表面平順度,避免鋼軌病害的過早出現,延長鋼軌使用壽命,提升了乘客乘坐的安全性和舒適性。
客流預測:
超80%為換乘客流
十一號線正線軌域工程共鋪設軌域約86公裏,鋪設單開道岔35組,交渡道岔10組,施工任務量大、施工品質管控要求高。為確保軌域的施工品質,建設者們引入了新型電子正火裝置,透過精確控制加熱溫度和時間,使焊縫區域達到最佳的金相組織,從而顯著提高焊縫的品質。這一技術的套用,可以有效減少焊縫中的氣孔、裂紋等缺陷,提高焊縫的強度和韌性,同時電子正火技術采用高頻電磁感應加熱,無需額外的燃燒介質,因此不會產生有害瓦斯排放,在提高施工品質有效節約能源的同時具有很好的環保效能。
此外,受地質條件及周邊環境制約,全線鋪軌工作面臨鋪軌基地場地狹小、道路交通不便、鋼軌材料多次轉運、場地生產和儲存空間不夠、交叉作業多、施工不連續諸多難題。中鐵二局廣州地鐵十一號線軌域工程計畫經理楊宣廣表示,為確保鋪軌任務的順利推進,我們在全線共設定8個鋪軌基地,采用「機鋪為主、散鋪為輔」的施工方式,不斷最佳化施工組織及施工方案;采取施工作業面進行掉頭、轉線、轉場,提前完成關鍵道岔鋪設等方式,解決上下行施工轉線問題,平穩有序地推動施工生產,按節點要求完成施工任務,確保全線「長軌通」目標的實作。
長軌焊接完成。
據工可報告,由於十一號線行經多個中心城區,根據客流預測,該路線開通後的初期客流量將超過120萬人次,超過80%為換乘客流量。因此,從各方面綜合考慮,十一號線在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提出,將采用8節編組的A型列車,運能富裕度和乘客舒適度適中,能夠較好地適應本線客流。
(註:以上車站名為工程暫定名,標準站名應以市政府批準公布為準。)
廣州地鐵十一號線路線圖。
南都廣州新聞部出品
采寫:南都記者鐘麗婷 實習生劉一好 通訊員陳虎輝 周會媛 唐偉鑫
通訊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