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真實的中東「淘金」是怎樣的

2024-08-24社會
本報記者 丁雅梔 本報駐阿聯特約記者 齊 菲
編者的話:作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關鍵節點,中東地區正逐漸成為中國企業「出海」的新高地。隨著沙烏地、阿聯等國家不斷推進轉型,海灣國家釋放出的經濟活力和潛力正日益顯現,特別是在數位經濟、絲路電商、新能源、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新興領域,為中國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然而,外界對中東的印象普遍停留在其奢華與富裕的表面,認為海灣國家「遍地是黃金」,出海中東必有收獲。【環球時報】記者透過采訪多位在中東創業的人士,了解真實的中東「淘金」是怎樣的。
不能帶著想象就去中東做生意
「在這裏,有太多故事可以說了。」在杜拜生活和工作將近25年的錦艷這樣告訴【環球時報】記者。1999年,機緣巧合之下,錦艷來到杜拜工作,從傑布阿裏自貿區到當地的美國企業,再到如今由華人主理的企業服務及財稅服務公司TXTK科靈國際,她見證了許多中國企業在這裏的起落。
無論是已經本土化的中國企業,還是剛剛出海的中國企業,無論是上市大公司,還是民營小企業,甚至個體戶,各種型別的中國企業錦艷接觸了多少早已數不清。她發現,這其中,既有非常務實的企業,來來回回做了很多實地考察,才最終邁出「出海」這一步,當然也不乏許多憑著想象,帶上自己的錢和產品,滿懷一腔熱情就奔赴杜拜的生意人。
「在國內,出海中東的熱度高漲,有很多團體出於各種目的向企業宣傳、渲染出海中東的高報酬,但他們往往報喜不報憂。」錦艷向記者介紹了近些年來不少中國企業和商人被各種不實宣傳誘導到中東做生意,並表示「一定要把那層面紗揭開,阿聯不是想象中的土豪國家,在這裏大部份外籍居民都是普通的打工人。對於出海企業,一定要做好規劃,只有做好前期調研及吃苦的準備,才能在中東這塊充滿機遇的市場立足。」
近年來,阿聯推出了一系列措施,鼓勵外資流入,在原有的自貿區及經濟特區基礎上又增加和整合多個自貿區,並提供多項優惠政策,比如在杜拜內陸註冊公司除特定經營活動外,大部份公司不再需要當地保人就可以註冊公司,這使得外商投資100%控股成為現實,因此吸引了很多企業前往阿聯。
但錦艷表示,來了之後就會發現,阿聯對出海到這裏的中國企業有著近乎嚴苛的標準。「中國產品品質被期望達到歐美標準、國際標準,但是對中國產品的價格上又期待低廉。然而,一分錢一分貨,中國產品品質非常好,價格當然也會提高,當地人卻仍然停留在過去中國產品廉價的刻板印象裏,許多小商品貿易商在當地不免會面臨一些困難。」錦艷說。
去年開始,阿聯對外企稅收政策收緊,很多中小企業思維沒來得及轉變過來。根據阿聯稅務局2022年12月在其官網公布的【企業所得稅法】,自2023年6月1日起,所有在阿聯年營業利潤超過37.5萬迪拉姆的企業必須繳納稅率為9%的企業所得稅,如果年營業額低於300萬迪拉姆,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才可以免征企業所得稅。
錦艷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很多做傳統貿易的企業在杜拜沒有繳稅的概念,掙多少拿多少,但是現在不行了。「到了阿聯,要按照當地的規則、政府政策、稅收政策去做生意。從去年6月份開始,阿聯聯邦稅務局不停地給所有企業法人發電郵、手機簡訊提醒他們,要及時交稅,但很多人都不看。我的一個朋友就一直沒有註冊企業所得稅號,他還不以為意,混淆了註冊稅號和報稅的區別,認為公司還沒有盈利,不需要註冊。事實上,如果到截止時間還沒有註冊,就會面臨罰款。」
如何應對當地復雜的商業環境
除了上述問題之外,還有許多中小型企業忽略了中東地區法律、文化、營商習慣上的差異,不做任何準備就紮進中東市場,結果交了許多「學費」。
「很多中國企業因為不了解當地法律出現很多問題。」文森律師事務所律師蓋森向【環球時報】記者說。2019年,蓋森與合夥人在阿聯註冊成立了這家華人全資律所,他告訴記者,中東是中企出海最好的一塊「試金石」。海灣國家法律非常健全,且參照了歐美國家那一套管理機制,這些國家對合約的執行很嚴格,而中國企業在簽訂EPC(工程、采購、施工)總包合約時,往往因為不了解當地法律環境而遭受巨大損失。例如,中國企業在國內修建基礎設施時,常會因為工程量增加而導致預算超支,但在國外,業主通常不會承認這種增量,合約中已經明確的總價款很難調整。一些中國企業在國內常用的停工倒逼業主賠償策略,在海外並不適用,因為一旦停工,面臨的索賠可能會更大。
與此同時,中國企業的「軟基建」不足也是一個難題。蓋森表示,由於缺乏對合作夥伴的盡職調查,許多民營企業在海外被騙,導致虧損。已開發國家的跨國公司出海往往有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國際律所、國際金融機構、國際咨詢機構等「保駕護航」,但中國企業出海,尤其是中小企業,就像「光桿司令」,既沒有中國律師團隊的保駕護航,也沒有中國會計師、稅務師為它們量身客製各種方案,更沒有咨詢機構服務,這導致中國企業在海外面臨更多的風險和挑戰。
「在阿聯,尤其是杜拜,外來人口占據了90%,當地的商業環境非常復雜。很多騙局專為中國企業量身客製,所以我們在當地特別加大了對中企的風險提示和普法,為中企提供法律咨詢和普法教育,幫助它們更好地融入當地法律環境,避免陷入騙局。」蓋森表示。
「中資企業在海灣國家投資仍需謹慎樂觀,做好風險防範。」蓋森建議,中資企業在進入這些市場時,需要進行詳盡的投資盡職調查,包括股權合作和並購的法律咨詢,確保協定的合理性。同時,在海外市場應采取穩健的策略,合理預期,避免追求短期利益,而是應該深耕當地市場,步步為營。此外,企業應多看少動,避免輕信商業機會。在合作條款的制定上,應考慮聘請了解當地法律環境的律師。
「這裏歡迎獨特的技術、產品和商業理念」
盡管存在上述問題,但幾個海灣國家正在進行經濟轉型,推動經濟多元化政策,仍有不少中企試圖從中尋找發展機遇。
2023年1月4日,阿聯副總統兼總理、杜拜酋長謝赫·穆罕默德·賓·拉席德·阿勒馬克圖姆公布了【杜拜經濟議程】(D33)。D33議程包括啟動創新計畫——透過創新方法推動永續經濟增長,到2033年實作GDP翻一番。根據「投資杜拜」官網資訊,為實作D33議程的目標,杜拜將重點鞏固其全球競爭力、促進創新、培育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另外,對石油過度依賴的沙烏地,為實作經濟多元化,於2016年提出「2030願景」,開啟經濟轉型之路,催生出更多機遇。
「人工智慧、新能源、精密制造、醫藥等行業正在大力發展,這裏歡迎獨特的技術、產品、商業理念。」錦艷建議道,「近兩年中東投資也進入一個‘大浪淘沙’的階段,20年前跟我一起來中東的很多朋友,曾經貿易生意做得十分紅火,業務量也很大,但有一些在幾年前沒有跟上數位化轉型的步伐,最後不得不黯然離場。這也說明產品和服務都要與時俱進,才能適應最新的市場。」
錦艷向記者分享說,最近她收到的註冊資料基本上是80後、90後的年輕人,她很開心看到更多年輕人將目光投向中東這片土地,更多的科技型企業帶著新興產品、技術和方案來拓展業務。
出海中東的中國雲平台服務提供商塗鴉智慧聯合創始人兼COO楊懿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沙烏地和阿聯的基礎設施建設正在不斷完善,為人工智慧、雲端運算和智慧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特別是杜拜,作為中東地區的經濟中心和科技創新樞紐,正積極推動智慧城市和數位經濟建設,為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沙烏地和阿聯的政府高度重視智慧化轉型,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勵外資企業和本地企業加強合作,共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這為中企進入市場提供了政策上的便利和支持。此外,沙烏地和阿聯的市場需求日益增長,特別是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等領域,對AI(人工智慧)和智慧解決方案的需求持續攀升。憑借先進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出海企業完全有能力滿足這些需求,並在此過程中實作自身的快速發展。
根據杜拜外國直接投資監測數據,2015年至2023年間,中國在杜拜的投資總額達到約54億美元。杜拜經濟旅遊局(DET)旗下杜拜經濟發展公司(DEDC)執行長哈迪·巴德裏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對我們來說,是世界版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份。我們認為中國與杜拜的合作有很大潛力。」▲#深度好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