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源於未知,而無懼源於無知。
我倒不覺得事件裏的老人有「一命救一命」的想法,老人家更多的是存在「幸存者偏差」的邏輯,認為「其他人都這麽拴著高空作業,也不見得發生了什麽危險」,或是抱著僥幸心理,認為「我們兩個大人難道還拉不住一個吊著的孩子嗎,不會不安全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歷過類似的場景,在我年少時,家裏裝空調,作業師傅想要把外機裝在外墻上,他就是直接只用一根繩索吊著站在5樓陽台外面僅僅一點的踩腳小邊沿,看得人心驚膽戰。
那時我爸還算懂法律常識,不讓師傅這麽幹,表示出了什麽事,我們家負擔不起,還是只把外機裝在陽台上就好。
但那師傅就炸了毛,認為好心幫客戶家裏省空間,還被人這麽挑剔,而且自己幹了很多年,都安全得很,也沒聽過他人類似的危險事件,怎麽就不行;周圍的鄰居也都紛紛表示,一根繩索就夠啦,站在裏面的人都註意拉著點,不會有什麽危險的。
提這個經歷,是想說, 老一輩的很多人,安全意識不足,法律意識不足,高空作業可能產生的危險,他們是完全無知或認知不全面的。
這個師傅或那位老人, 他們不是不珍愛自己的生命或孫子的生命,只是對事件可能產生的結果,無法預料得更多。
所以追究「值不值得」意義不大, 重要的是,我們要如何避免這樣的事件再次發生。
特別是在老人為帶孩子主力的家庭裏,孩子的父母更應該擔負起全家「安全」的責任:
1、 家長要成為家裏的安全擔當。
① 我們 自身要有足夠的安全意識,多學習安全相關知識 ,在孩子和老人面前以身作則,不在無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參與任何危險事件;
② 在家庭環境方面,預防工作要到位 ,例如窗台陽台欄桿安裝好,家裏家具尖銳角包好,容易燙傷、摔裂、割傷的器具都放高,電源開關防護措施都做好,房間的備用鑰匙要備好(避免小朋友被自己反鎖在內)等;
③ 家長都對幼稚園裏教師的安全意識、應急素養要求很高,但很少會對自己有這方面的要求,如果可以,我們都 應該多學習一些應急知識 ,包括突發事件的鼻腔異物、喉嚨異物、鼻出血、摔傷、踩踏、中暑、溺水、意外窒息等的處理方法,傷害事故的幼兒脫臼、韌帶損傷、骨折、割傷、刺傷、燒傷、燙傷等的應對方法,飲食問題的食物中毒、食物過敏、誤服藥物等的緊急應對,自然災害的火災、地震、洪水、台風等的救助方法。
2、 家長要時常向孩子灌輸安全知識。
教育部頒發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裏,「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一項,教育建議就有:
幫助幼兒了解周圍環境中不安全的事物,不做危險的事。如不動熱水壺,不玩火柴或打火機,不摸電源插座, 不攀爬窗戶或陽台 等。如果平日家長就對孩子有這方面觀念和知識的灌輸,相信孩子也會在老人慫恿爬出陽台救貓時提出質疑。
不僅如此, 各個方面的安全問題,我們都應該在生活裏常常向孩子提及 :
① 交通安全 ,如如斑馬線、紅綠燈的套用,不在馬路邊打鬧玩耍的規則等;
② 消防安全 ,如認識常見的安全標誌——「小心觸電、小心有毒、小心放射線、安全出口、禁止下水」等,認識破窗錘、滅火器等,記住簡單的求助電話110、120、119及運用;
③ 災難安全 ,如地震火災等,切勿使用電梯逃生,著火時,盡量用浸濕的衣物披裹身體,捂住口鼻等;
④ 電器裝置使用安全 ,如避免在潮濕的浴室裏使用電吹風,走開時要將電源關閉,不用金屬餐具盛飯放在微波爐加熱,不將易燃物品堆放在電暖爐附近等;
⑤ 飲食衛生安全 ,如飯前便後洗手,煮熟的食物才能食用,瓜果要洗凈才能吃,不吃保質期過期食物等;
⑥ 防溺水安全 ,如不得私下下水遊泳,不到無安全措施、無人救援的水域遊泳,發現落水者時尋求周邊大人幫助或報警,切勿盲目下水施救等;
⑦ 防拐安全 ,如不吃陌生人的食物,不跟陌生人走,記住自己的名字和父母的名字、家庭住址和家長的電話號碼,若走失留在原地等待或尋求工作人員幫助等;
⑧ 防止暴力傷害安全 ,如避免沖突,想辦法逃離,求助家長或老師等,遇到危險時,可以破壞玻璃、家具等器具,可以不顧別人,自己先跑,可以欺騙壞人,可以不保守壞人的秘密等。
安全無小事 ,只有我們重視了,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因老人和孩子的認知不足而引發的危險。
我也曾在另一個回答裏推薦過兒童安全知識的繪本,建議家長們可以結合使用繪本,多向孩子灌輸安全知識:
謝邀 @知乎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