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目睹孩子變自卑的全過程,父母的窮人思維,養不出內心富足的孩子

2024-10-06親子

景區裏,親眼目睹一個孩子變自卑的全過程:父母的窮人思維,養不出內心富足的孩子

假期帶孩子去旅行,在景區門口看到這樣一幕:

排在我前面的一對父母,偷偷交代兒子:「等下檢票問你多高,你就說1公尺1。」

孩子滿臉疑惑地問為什麽。

男孩爸爸一巴掌呼到他頭上,「你傻啊,這樣你就不用買票了!待會你縮點脖子,弓著點腰。」

男孩不情不願,但又拗不過父母,只好同意。

後來,到了他們一家人,檢票員發現男孩超過了1公尺1,便要求家長補票。

男孩媽媽據理力爭,「我兒子才6歲呢,你這個機器誤差也太大了。」

而一邊的爸爸則扯著兒子的胳膊,「別傻站著,快跑進去……」

整個過程,男孩低著頭,漲紅了臉,完全不知所措。

家長帶孩子逃票的行為,我們身邊已經司空見慣。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這種看似節約錢的事,只會給孩子打上「窮人」的烙印。

這種貧窮不是物質、金錢、外在的拮據,而是思想層面的貧瘠。

很贊同一句話:孩子腳下的路,始於父母。

很多時候,「窮人」思維都是透過父母投射到孩子身上,且代代相傳下去。

有些家庭即使不缺錢,但身上的「窮氣」,使得孩子難以培養出健康的內心富足感。

貪心鬼思維:只圖蠅頭小利

曾看過一個「家長帶娃瘋搶桔子」的新聞。

某地一輛載有32噸橘子的貨車不小心發生了追尾事故,車上的橘子眼看著就要壞了。

司機只好把車停在附近,低價售賣橘子。

一開始,人們還井然有序,排著隊給錢。

後面人流越來越多,不知是誰先開的頭,開始哄搶,司機攔都攔不住。

其中不乏一些父母,他們帶著自己孩子紛紛加入搶橘子的隊伍。

或攀爬在車廂上,或手裏捧著袋子,一個個特別開心。

看到這一幕,我深深吸了一口氣,為這些家長不齒,更替他們孩子感到悲哀。

幾袋橘子、幾十塊錢,看似占了大便宜,實則是省小錢,吃大虧。

父母不負責任的行為,最終都會反噬到孩子身上。

就像讀大學時的一個室友。

小時候,她媽媽總帶著她偷拿蹭吃超市的免費商品,大學後她經常蹭室友的牙膏、沐浴露、飯卡。

她身邊朋友都開始孤立她,一直沒有交到朋友。

後來大學畢業,有一次她偷拿超市裏的一包紙被逮住了,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所以說,父母的影響,遠比我們想象中強大。

你是什麽人,你的孩子就是什麽人。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媽媽是超人】裏的一個情節嗎?

霍思燕帶著嗯哼去喝咖啡,到了咖啡店後,霍思燕把一百塊錢交給兒子去買。

嗯哼付完錢,順手拿走了櫃台上的曲奇餅乾。

等嗯哼回來後,霍思燕發現兒子手上的餅乾,連忙追問:「餅乾你給錢了嗎?!」

嗯哼卻回答:「這個不用付錢!」

一向對兒子態度溫和的霍思燕,臉色頓時板了起來。

嗯哼意識到自己好像做錯了,於是快速跑回收銀台,詢問店員餅乾是否需要收費。

俞敏洪曾說:

斤斤計較,愛占便宜的家庭,走不出胸懷博大的孩子。

我們很難在一個庸俗的家庭裏面發現一個孩子有著高雅和大氣。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

若父母品行端,三觀穩,不占不貪。

孩子必然在父母耳濡目染,不拘泥於蠅頭小利,不囿於世俗、算計,內心才更富裕,人生才更廣闊。

勢利眼思維:只重短期收益

諾貝爾獎經濟學獎【貧窮本質】中曾提出過一個顛覆性的發現:

窮人之所以深陷貧困,不是因為他們愚蠢或懶惰,而是他們腦海雷根深蒂固的「貧窮思維」——追求眼前的確定性。

大家還記得10歲考入大學,13歲考上碩士,16歲攻讀博士的神童張炘煬嗎?

如今28歲的他,沒有固定工作,卡上只有幾千塊錢,靠父母接濟為主。

而這一切遭遇,離不開他父母的三次「改命」。

第一次改命,10歲那年。

張炘煬參加高考,並獲得505分,達到了本科線。

如果復讀,第二年一本院校定是張炘煬的囊中之物,哪怕是985、211,都有很大機會。

但張父張母卻做了一個大家意想不到的決定:為了神童名號,讓他報考了一所二本院校。

第二次改命,大三那年。

張炘煬本科導師非常欣賞他,建議其前往德國留學,並且還很貼心地幫他做好了留學事宜安排。

可這一切遭到張炘煬父母的反對,堅持要他留在國內考研。

於是,張炘煬只能留下,13歲那年,成為全國最小的研究生。

第三次改命,讀研期間。

具有高眼光的張炘煬,讓父母在北京購置一套房產。

那個時候,北京的房地產還沒「起飛」,好地段也只要200萬,張家完全負擔得起。

可張父張母卻猶猶豫豫,覺得沒有必要,隨後租了一套房子謊稱買的,糊弄張炘煬。

最後,北京房價一路高飛,他們再也買不起了。

有人說,如果不是張炘煬父母,憑借著他這三次的任意一次,都能過上不一樣人生。

如今,都被父母硬生生掐斷了。

怪嗎?怨嗎?還是恨呢?

我們相信張炘煬的父母一定是愛他的,只是他們認知局限,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活生生控制了孩子本該起飛的一生。

其實,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生活中並不少見。

安撫哭鬧的孩子,選擇給孩子買垃圾食品、遊戲機等暫時止哭;

不願意孩子繼續上高中,只想讓孩子早點掙錢養家;

不知道如何為孩子選專業,於是胡亂一填,還將70、80年代的落後觀念強加到孩子的身上。

聽過一個觀點:物質上的貧窮不可怕,最怕認知貧瘠,目光短淺。

中科院基礎教育研究院院長王金戰也曾說:「父母的認知水平,決定了孩子的天花板。」

不怕家庭有多貧窮,只怕淺薄的眼光,限制兒女無限的未知。

如果你也想讓孩子成為佼佼者,一定先要覺醒你的認知。

只有父母認知覺醒了,眼界開闊了,孩子人生的上升通道才能開啟。

受害者思維:習慣性抱怨

微博上,有位up主稱自己父母是「行走的烏雲」。

他說:「從小到大,聽到最多的就是父母的抱怨。」

媽媽每次和爸爸吵架,就會到他面前撒氣,把怨氣一股腦澆到她身上:

「哎,我當初嫁給誰也比你爸強,你也是個不省心的……」

「要不是為了你,我早和你爸離了……」

而up主爸爸呢,也非常喜歡抱怨。

平時在飯桌上,爸爸不是抱怨這個同事煩人,就是吐槽油價又貴了,罵罵咧咧十幾分鐘,導致他每次吃飯都非常痛苦。

用博主的話說就是:

「爸媽一直把自己活成了生活的受害者。每次他們開口,嘴唇一開一合,感覺每個字都快壓在了自己身上。」

一開始,博主非常排斥父母每日的抱怨,後來他也「染」了爸媽的負能量,看問題都變得消極。

嚴重時,還想過自殺。

【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說:

「父母的言行舉止,為孩子創造了獨有的外在世界,在此基礎上,孩子漸漸形成自己的世界觀。」

父母對待世界的態度,就是孩子對待世界的態度。

如果父母喜歡吐槽、不滿,那孩子必定會活成負能量場。

愛抱怨的父母,總覺得生活不幸福,那麽他們的孩子自然也感受不到幸福。

身邊有個寶媽朋友就是如此。

生完孩子後,她一時間沒找到工作,於是每天怨天尤人,沈溺於受害者的角色——

既說老公對她不夠好,又嫌棄孩子不夠聽話,還吐槽企業不考慮她的處境,為什麽不要她。

時間久了,她發現生活越來越不開心。

不但生活現狀無法改變,還吸引了更多「爛事」——

孩子從小自卑敏感,唯唯諾諾;

丈夫不再和自己交心,夫妻關系越來越冷淡;

每天抱怨也無心提升自己,工作一直沒有找到。

後來,她決定改變自己:

每天寫日記、健身排出身上的郁氣;

堅持每天說積極陽光的話語,比如「我真的很開心」、「生活其實很美好,繼續加油」,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

培養一個小愛好,每次想抱怨或心情不好的時候,她就去插花。

半年下來,她心態越來越好,生活也越來越好,甚至憑借插花的底子,還找到一份插花師的工作。

有句話說:「事情壓不垮人,但面對事情的態度可以。」

父母嘆一口氣,對孩子的影響其實是一座大山。

如果你也喜歡抱怨,借用一段威爾·鮑溫在【不抱怨的世界】中的話:

如果不喜歡一件事,就改變那件事;

如果無法改變,就改變自己的態度。

不要抱怨。如果你是一個愛抱怨的人,一定要提醒自己:

少說抱怨的話,多將抱怨變成積極的建議,做好情緒管理。

為自己,也為孩子。

史丹佛大學教授卡羅爾·德維克在【終身成長】中寫道:

決定人與人之間差異的,不是天賦,不是勤奮程度,而是思維模式。

作為父母,最重要的就是拆掉思維裏的雜質,丟掉「貪」、「利」、「怨」。

父母越大氣,越明朗,孩子越自信,越張揚。

當父母給孩子傳遞正能量時,孩子對生活才會充滿熱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