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孩子溝通時很容易關註他們的行為表現,大到考試成績,小到餐桌禮儀等,我們每天都在行為參照系中生活,孩子情緒的表達是容易被忽視的,然而,孩子不良行為背後往往帶著未被滿足的需求、期待和渴望,從而引發負性情緒。
在溝透過程中父母忽視甚至打壓孩子的情緒,這會讓孩子感受到他們自己的情緒是不重要的,表達後既然不被關註,那索性就不表達了,他們也就慢慢地學會像大人一樣自我壓抑、忽視甚至否定自己的情緒。在關註孩子外在行為的同時,更需要關註孩子的情緒表達。
關註孩子內心情緒
當我們發現孩子逐漸沈迷遊戲時,需要及時引導孩子關註到內心的情緒,了解孩子是不是在學校裏碰到一些人際間的壓力,或自我認識與現實不相符落差很大。
做好孩子的「情緒容器」
孩子出現行為或情緒問題時,作為父母首先自我照顧好自己的情緒,不能將消化不了的情緒傳遞給孩子,做一個比較穩定的「客體」,會對孩子的情緒和行為起到潛移默化的正性引導作用,這會比說多少大道理都管用。
不隨意做評論
父母跟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時,要尊重行為本身,只是去呈現孩子的行為,隨意表達看法和評價會讓孩子出現消極的自我暗示。過於絕對化的評論會讓孩子感覺父母在隨意評判自己,孩子會誤以為自己在父母眼中什麽也不是,自己是個廢物,未來也是黯淡無光的。在這種消極的自我暗示下,孩子會越來越自卑,行為更加回避。
民主型溝通方式
青春期的孩子對平等和尊重的需求變多,對關系中的上下級、命令式的溝通方式比較反感。這個時期孩子有自己主觀意識的選擇,在他們得到了應有的尊重後,孩子會迸發出內在的動力,很多事情不是被別人逼著去做,更多的是他們自己想去做。我們作為父母可以幫助他想辦法解決,但一定在征得他本人的同意之後,否則他感受不到被人尊重,更沒有力量來勇敢面對。
透過改變對孩子行為的看法,處理好自身的情緒來幫助孩子面對目前的難題。如果狀況一直沒有改善,建議您去求助專業人員。
作者:宋紅燕
文章來源於【心理與健康】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