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般不會找指導師和咨詢師,我會找家裏和我孩子一樣大的有知識有文化和智慧的人請教。因為我不知道咨詢師啥水平是否專業,當然如果我能找到高水平的心理咨詢師那我肯定是願意找的,我比較擔心的是,萬一心理咨詢師水平不高,那怎麽辦呢。
你問了一個好問題。學青少年和兒童心理學,了解和掌握青少年和兒童心理。站在青少年和兒童的眼光觀察世界了解世界。
可以和孩子聊孩子學校的趣事和學校有哪些新聞!聊聊孩子有哪些朋友,喜歡哪些運動。
學習麽,可以自己多學習多看書以熱愛學習的態度熏陶和感染孩子!
我講講我小時候的事看看對你是否有啟發和思考?
一是以前的孩子每天接觸大自然,每天和外面小夥伴們外面玩耍或幹活,而不是整天坐在家裏或學校裏學習。二是家長沒時間和精力逼迫和控制孩子,家長們忙於生存,哪有時間和精力操控孩子啊,所以孩子有極大的自由和自主性,只要孩子不走邪路歪路,不影響父母的工作和幹活,父母一般都給孩子充分的自主和自由。
家長們給了孩子們充分的自由,家裏要是三五個甚至十個八個子女的家庭那小孩就更自由更能放飛自我了。三是孩子們的自由導致孩子們的精神特別有盼頭,一根冰棍,一瓶碳酸飲料,一把木制的自己做的玩具,一個自己紙殼疊的風箏,一個自己抓的青蛙或鳥,一件新衣服,一頓好飯,有太多的希望和樂趣。所有這些,還真沒見到哪個一起玩的小夥伴抑郁的,到是經常看到小夥伴們挨打!
我今年四十多了,我覺得想幹事或想學習任何時候都不晚。好像我高中玩了四年,普通二本大學漂水了四年,沒有努力學習過。這個八年一點沒感覺荒廢學業啊,任何時候都不存在荒廢學業的問題。
正因為青春時光度過的這麽快樂,所以在人滿為患的綠皮火車裏站24小時都覺得很快樂,正因為青春時光過的美好而愉快,我認識老婆的時候,周日晚七點和老婆分開,然後坐地鐵到北京站,然後在坐北京站的火車去天津,然後天津倒汽車,到單位的宿舍就是夜裏了,從來都不覺得路遠,也不感覺有任何畏難情緒,我感覺所有這些都是高中和大學痛快玩耍,順其自然的玩,郊遊,打球的收獲啊。
所以現在的孩子去哪裏玩或打球或健身,不存在天冷或下雨或下雪,媽媽們等成人就覺得遠或者困難,怕孩子凍著被雨淋著擔心感冒,覺得大冬天天冷的在外面玩一天怎麽行,四五十年代出生的父母可能沒時間管我們或者覺得順小孩的天性即可,只要沒危險,不怕冷著,不怕被雨淋,更不用擔心感冒。老一輩覺得需要培養的是正常的男子漢,是未來的解放軍戰士,是未來家庭的頂梁柱,是祖國的未來的頂梁柱。
讓孩子自然而然經受大自然的風吹雨打,當風吹雨打寒冷的時候,他出去玩的時候鼓勵他贊美他,做到不心疼!玩耍,打籃球都是非常好的度過青春的好方式。
最怕的是父母不會管學習而非要管學習,非要控制孩子,把自己對孩子未來的焦慮轉嫁給孩子,容易使孩子厭學或抑郁。
很多天性樂觀純樸陽光快樂的父母可能沒文化也可能文盲,但孩子也沒有休學更沒有抑郁,這其中既有學渣,也不乏學霸。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影印件,影印件有問題,原件就沒有問題麽?
建議多讀點心理學書籍,例如心理學的入門書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現在出心理問題的孩子日漸增多,以下幾個單詞可以治療一切心理疾病:陽光、健康、支持、陪伴、接納,平胡、穩定、溫柔。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父母如果真想管孩子的學習,可以自己多學習多看書,孩子在家時盡量不刷手機,多看書然後透過自己的愛讀書和學習熏陶孩子,這樣孩子學習好壞都有可能,但不可能厭學,更不可能抑郁,更不會出精神問題。到學校想學就學,不想學就玩,這樣的家庭培養的孩子怎麽會厭學呢?
我上學的時候家長也不管我的學習,整個學生時代,我從來沒有因為自己考試不及格焦慮或難受過,或者為學習不好幹到著急,從來沒因為學習發愁,我感覺學習的事就是沒那麽重要的一種感覺。學生時代當時比較在意哪場球沒打好或者自己喜歡的體育用品家裏給不給買,或者在意看看哪個女同學漂亮,反正就是不考慮學習的事,跟著班級大波轟著走唄,考上了大學就去讀,考不上或者復讀或者學門手藝或技術唄。
所以,孩子厭學其實是個偽命題,其實就是家長聯手學校和社會共同制造的,就是家長把自己對未來焦慮轉嫁給孩子,把自己未完成的理想也轉嫁給孩子。
接納、包容,民主、陽光、支持、陪伴、順其自然是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