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一年半了,對於這個問題的心理歷程是這樣的:
我是起訴離的婚。
沒領到判決書的拉鋸階段—-最怕別人問「你老公」之類的話題,一般我會說孩子爸爸怎樣怎樣,因為就我這不會打馬虎的性格,人家一問,我忍不住要解釋一堆,深怕別人錯過什麽關鍵資訊對我產生不好的理解。
領到判決書後—-預感別人會問類似的話或者別人聊起相關的話題我會主動說,裝作不經意讓人領會,比如我會說「因為和孩子爸爸分開了嘛blabla」
領到判決書到處理各種喪失帶來的負面感受的階段—-別人問就直接說,我離婚了,或者,會以單親媽媽之類的話自封。那會已經心態好多了,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不再是全盤性的,不會別人一問就含淚想要傾訴,會不斷嘗試理智和客觀的剖析自己的婚姻關系,想要從中吸取教訓,又或者是想要釋懷過去,輕松向前。
熬過了很糟的、反復發作的理清思緒階段,就到現在了,我認為是新生的敞亮階段—-別人問不問,我都不再提前預演自己的回答了。雷達接收到,好像是要表明自己是單身、或單親的時候,就很自然的說了。比如之前特別內疚讓孩子成為單親,以至於一到跟孩子有關的場景中,和孩子爸爸離婚就很難開口,深怕孩子受傷或者被異樣看待,現在不害怕了,大大方方說我和孩子爸爸分開了。今年開學幼稚園老師要家庭資料,我說我們家是單親;想去拍全家福,人家問到人數,我說4個人,對方又問是幾個大人,我說3個,我們是單親。
不知道還會不會有下一個階段。目前我已經很滿足現在這個階段,當然,除了窮這一點,不過我相信我會變成富婆的。哈哈。
既然都經歷了一段婚姻,應該能想明白,自己的感受、自己覺得無比在意的事在別人的世界裏可能就是一句閑聊時的隨口一問。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