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作為新手媽媽,如何和嬰兒相處、互動?

2019-01-13親子

確切來說,從肚子裏有了小惟開始,媽媽這個身份對於我就已經形成了。

懷孕後,我和小惟爸開始參考書上的內容來對肚子裏的小惟進行胎教互動。比如給她聽一些古典音樂,隔著肚皮給她念一些書籍,每天有事沒事和她說說話,分享一些自己喜愛的事物,讓她體會到心情的變化等等。

事實證明,這些互動,哪怕她還未離開母體,其實也能體會到。記憶最深的就是有次懷著她全家一起出門吃飯,看到喜歡的食物,我摸摸肚子,心裏對她說:「寶寶快看,這是媽媽最愛吃的哦~」那個瞬間,小小的她在我肚子裏捲動了一下,就像在回應我的心境。這種隔著肚皮的互動是爸爸們一輩子體會不到的,對於媽媽來說也是終身難忘的。

有了前期的互動體驗,等她出生降臨後,比起爸爸,自然而然對媽媽更多了一份依賴。

在和他們的相處過程中,由於嬰兒不會說話,大多只能靠哭聲來表達他們自己的意願。這時候,能不能猜中你家寶貝的需求,這就需要作另一番磨合了。相對來說,月齡較小的寶寶需求比較簡單,哭鬧的話無非人類最基本的幾大需求——吃喝拉撒的煩惱。所以在初期,為了幫助我們更好地去「猜中」寶寶的需求,摸清寶寶的脾性,培養一下easy模式來幫助寶寶建立規律的作息還是十分必要的。

許多育兒號裏都有提到過easy模式,這裏簡單說明下。

EASY是寶寶規律作息的一套程式,它每個字母代表一個意思:寶寶吃(Eat),玩一會(Activity),去睡覺(Sleep),然後媽媽就有一些自己的時間(You)。這樣白天會有重復的好幾輪EASY,直到晚上睡覺。

新手媽媽們可以在寶寶出生後有意識地去培養這套程式,若寶寶在之後的某個時間段內出現哭鬧,我們就可以在程式內發現寶寶的需求,這樣猜中的機率也會提高。比如在e階段寶寶有需求,那就可以判斷出是餓了,如果在S階段則是困了,以此類推。

如果在程式外出現了一些有別於平時的哭鬧,觀察下寶寶的狀態,判斷是否寶寶身體不適。

總之,和寶寶的相處互動除了需要為人父母的責任感之外,耐心了解寶寶的需求(隨著寶寶的成長,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同樣重要),及時回應增加他們的安全感,這些都可以為後期信任感的建立打下牢固的基礎。

以上為個人拙見,最後有一句話想分享給各位新手爸媽:「這個世界上沒有你比你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所以各位新手媽媽好好加油吧。

-----------------------------------下面是原回答---------------------------------------------

小惟在美國出生以後,社群其他寶媽給我推薦過一本美國教育部交流與拓展辦公室(Office of Communication and Outreach)出版的育兒指南——【父母之力】 (Parent Power),裏面有很多不錯的內容,現在分享給大家: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和 1歲以下 寶寶玩的重點就是 及時回應 鼓勵寶寶自己玩 以及 制造安全的環境 。每個孩子的個性、脾氣都不同,對於事物的專註度也會不同。有時一個遊戲他們能玩上二十來分鐘,有時可能玩上四五分鐘就沒有興趣了了,因此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興趣和他進行互動,而不是一味強求寶寶必須要做什麽。

0-3月齡

0-3月齡的寶寶,大部份時間都躺在床上。當他們醒著時,爸爸媽媽們可以選擇合適的方式幫助發展寶寶的觸覺、視覺、嗅覺和聽覺。對於小寶寶來說,他們需要一點時間才會對這些刺激做出反應,因此請一定多些耐心。一般互動時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①微笑餵奶。新生寶寶的視力範圍不是很大,但是剛好能讓他在吃奶時看清媽媽的臉~因此媽媽在餵奶的時候,可以微笑著和寶寶四目相對,讓寶寶感受到你在註視ta,這能培養起你們最初的親密關系。

②模仿和及時回應。不論他發出什麽聲音,都模仿他發出的聲音及時回應他,這能鼓勵寶寶發出更多的聲音,鍛煉寶寶的聽覺和發音功能。

③說說正在做什麽。只要在和寶寶互動,例如洗澡、換尿布、臍帶護理等等,都向寶寶描述自己在做什麽,以及此刻的想法。不要認為寶寶聽不懂所以就沈默,從出生開始,寶寶所聽到的聲音都會成為他將來說話時的素材。

④練習趴著擡頭。這個月要讓寶寶多趴著(大概3-5分鐘),從一分鐘逐漸增長到十分鐘左右,鍛煉後頸的力量。小惟經過小惟爸的特訓,在月子裏就能從仰臥翻成側臥了。

⑤衣櫃漫遊奇境記。是時候把衣櫃裏各種顏色的羊毛衫、牛仔褲、棉質襯衣、絲巾、針織衫、格子裙、等等材質的衣服拿出來給寶寶感受感受了。抱著寶寶,讓他的手和腳輕輕的拂過這些衣服,有助於增強他們在觸覺上的體驗。盡管這個時候他們只是一臉懵圈,但再過幾個月,你就會發現,他們總是想要去摸一摸,例如圓珠、刺繡、凹凸的圓孔、等等類似的東西,開始他們自主的探索。

4-6月齡

4-6月齡的寶寶在這個階段光能準確地追隨移動的物體,也能發出變化的元音,例如「a-o」;同時開始有癢癢肉,能展開雙臂希望被擁抱,喜歡噴口水和吐泡泡,開始對自己的名字有回應。此時互動應註意以下幾點:

①動物聲音。寶寶開始發出各種聲音,爸媽們也可以給寶寶更多的聲音來源,比如遊戲「動物聲音」:小鴨子,嘎嘎嘎;小小雞,嘰嘰嘰;小羊羔,咩咩咩;小狗狗,汪汪汪;小貓貓,喵喵喵……爸媽們可以自創各種動物和大自然的聲音,以童音的方式朗讀,這些有意義的聲音會讓小家夥笑得咯咯咯。

②我要抓住你咯~。寶寶在這個階段已經開始有了一點點「期待」的意識。爸爸媽媽們可以裝腔作勢的去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或者去親親他的小臉蛋,或者去撓他癢癢。邊這樣做的時候,邊配合著表情告訴他自己要幹什麽。

③坐和倒下。可以讓寶寶坐在沙發的拐角處,註意清除周圍不安全的硬物,然後盡可能地墊上各種抱枕和枕頭,讓寶寶安全地練習坐-倒的過程。在雙手拉寶寶坐起來的過程中,也可以透過數「1、2、3」的方式,讓寶寶有所準備,拉坐的過程可以放緩,既鍛煉寶寶的肌肉力量,也能讓你們倆都開心地笑個不停。

④拍手。我還喜歡讓小惟看拍手,然後抓住他的手,教他玩拍手的遊戲,都是非常有裨益的。當寶寶望向一個物體,立刻告訴他物體的名稱,這種由寶寶引起的學習機會,能讓他更好地把物體和名字對上號。

7~9月齡

7~9月齡的寶寶基本上已經可以坐的很穩了,能爬,手的抓握能力提高,能扶著東西慢慢站起來,能自己用拇指和食指抓小塊食物吃,用杯子喝水,能發出聲母和韻母組合的聲音(ha,da,ba,ma,di,mu),對自己的名字有反應,能用邀請大人來一起玩,能透過詞聯想到形象和圖片,開始認生,面對陌生人會緊張。這段時間互動應當註意以下幾點:

①爬行。選擇一個柔軟的玩具或者安撫毛巾,放在寶寶面前,吸引他往前探身抓取。避免倒下時碰到寶寶的頭部!小惟爸曾經把寶寶放在自己胸前坐著,結果寶寶向下倒時重重地撞在小惟爸額頭上,兩個人的額頭各起了一個大包。寶寶為了夠東西,會從坐姿逐漸往前探出身體,變成趴著,最終變成準備爬行的姿態。寶寶最初的爬行非常有趣,爸媽們可以拿起手機錄下視訊。我家小惟最初只是往前撲,他圓滾滾的肚子撐在床墊上,手用力,但是還不會用腳爬——所以盡管他一直試圖往前撲,結果卻一步步往後挪動。等到寶寶的肚子和小屁股都能脫離地面,把自己拱成一座「橋」,他就會慢慢發展成雙手雙腳交替爬行的動作。

②因果初認識。寶寶在這個階段開始註意到因果關系。除了墻上的電燈開關、門上的門鈴、還有水龍頭外,他們還鐘愛各種遙控。家長們不妨多給一些機會讓寶寶可以親自按一按這些按鈕,雖然這意味著你可能需要長時間把寶寶抱著舉到這些開關那兒。

③邊說邊做。一邊唱「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一般將他的手向左繞圈、向右繞圈、扭動他的頭、扭動他的屁股。或者邊做出「1、2、3、4、5」的手勢,邊對著寶寶說出「1、2、3、4、5」。這些遊戲能幫助寶寶把語言和語言所代表的意義聯系起來。

10~12月齡

10~12月齡的小寶寶雙腳交替爬行,扶著欄桿走路;會爬上樓梯,但還不會下樓;手指的抓握能力更棒了,能用食指指東西和戳東西,能堆積木、扔積木;出現慣用手;能說雙音節的詞(baba,mama);懂得拒絕;能模仿咳嗽、咂舌的聲音;能揮手表達再見;記得最近發生的事情;出現分離焦慮

①穿越叢林。這時候最好玩的遊戲開始了:可以把一堆枕頭或者靠墊隨意地堆在床上或者地板上,鼓勵寶寶穿越叢林。如果爸媽也躺在這些障礙物之間,成為可移動可變形的障礙物,遊戲將變得更有趣。

②和寶寶互相模仿。寶寶們喜歡模仿和被模仿。爸爸媽媽可以在寶寶面前學一些擬聲詞(動物的叫聲,交通工具的聲音,等等之類的),寶寶有時會模仿發出類似的聲音或者他自己其它的聲音。也可以向寶寶做做鬼臉,他同樣也會向你做鬼臉;當然,你也可以模仿寶寶他自己的聲音和動作。這樣的互動能夠促進寶寶對溝通的認知,以及建立自信心。

③手勢遊戲。又到了我最喜歡的身體遊戲的部份了!這個階段,可以由爸媽先做出動作,讓寶寶來模仿。例如「拍手遊戲」:把手掌舉高,然後向前伸出;寶寶會模仿你的動作,於是你們就能成功地拍手了!註意不要拍得太重,防止打疼孩子。還有「揮手再見」的遊戲:再見的時候,舉起寶寶的小手揮動示意,同時說「再見啦,再見啦!」很快寶寶就能將動作和動作的含義聯系在一起,同時也將語言和動作聯系到一起。下次告別的時候,只要說「再見啦」,然後揮手,寶寶也會跟著做揮手的動作。再之後,只要說出「再見啦」,寶寶就會自覺地揮動自己的小肉手。

如果覺得我的回答還OK麻煩順手點個贊喲~

註:以上內容來自於小惟媽育兒群的醫生課堂。想了解更多美式育兒可以找助手(jnj005),一定要記得備註「知乎」噢(滿員後不再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