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楊軼:用言行影響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丨我的援外醫療故事

2023-12-07親子
講述者:楊軼
第17批援聖多美普林西比中國醫療隊隊長兼臨時黨支部書記、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醫師
出發前家人為楊軼送行
2021年9月17日,我作為第17批援聖多美普林西比中國醫療隊隊長和同事們一起啟程出發,為期一年半的援外工作開始了。
為了讓我安心工作,妻子承擔了全部照顧家庭的責任,同為醫生的她其實工作也非常忙,但4個老人、2個年幼孩子生活上的點點滴滴,她都照料得妥妥當當,解決了我的後顧之憂。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潛移默化的影響,年幼的孩子們漸漸理解了爸爸為什麽要去那麽遠的地方,這是我用行動給他們上的人生一課。
楊軼一家合影
言傳身教 兒子想學醫幫助他人
離家之前,我給孩子們買了一個地球儀,指著聖多美普林西比的位置告訴他們爸爸就是要去這裏幫助那些病人。兒子看著地球儀上那兩個「小點」,天真地問我:「去這麽小的地方,上面能不能站得下一個人?」我想,或許孩子對離別還沒有概念,不理解為什麽爸爸要去那麽遠的地方,還要去那麽久。
在聖多美普林西比,我無時無刻不思念祖國和親人,他們也在思念著我。剛開始,兒子在想我的時候會一個人坐在那默默流眼淚,但是給我打視訊電話的時候又不怎麽說話,只是眼眶紅紅地靜靜看著螢幕上的我,我知道,這個才上一年級的「小男子漢」的心裏什麽都明白,只是有時候不太會表達情感。看到孩子這樣,有時我的心裏也會充滿愧疚,感覺自己對他們的陪伴太少了。
楊軼在非洲為小患者診療
2021年10月29日,是兒子7歲的生日,我做了一個小視訊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他,並告訴他爸爸在國外是怎麽工作的。我告訴他,非洲的天氣、風景,告訴他我來到這裏的原因是這裏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們,有很多病人需要救治,還有很多和他一樣可愛的小朋友們需要幫助。
楊軼醫生兒子學習醫學知識並手繪解剖圖
慢慢地,兒子明白了我為什麽要跨越萬裏來到遙遠的非洲,也明白了克服困難幫助他人的意義。有一天他跟我說特別想學醫,想像爸爸一樣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現在,他會主動地去學去看一些和醫療有關的內容,有一次還問我解剖的問題,我的小男孩正在向著他的理想努力。
相隔萬裏 第一次給女兒寫信
2022年6月,女兒正經歷人生第一場大考「小升初」,我不能陪伴,所以透過信件的方式和她講了心裏話。我告訴女兒人的一生需要做好兩件事:第一是你必須要做的事,第二是你想要做的事。在我們年紀越小的時候,這兩件事發生沖突的機會就會越多,但是我們只有將必須做的事情做好,才會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希望她能理解,做好必須做的事情以後,人生的基礎才會牢固,才能有機會去追尋夢想,實作人生的意義。
寫信那天是我來到聖普的第273天,剛好九個月。這是我第一次給女兒寫信,我希望透過我的言行給孩子們做好榜樣,希望他們以後也願意去做那些困難但有意義的事情。
楊軼醫生(左二)操作模擬器械帶教
意外受傷卻堅持巡診
出門在外,我總是習慣報喜不報憂,一方面不想讓家人為我擔心,另一方面因為相隔萬裏,有些困難只能獨自面對。
記得在到達聖普的一周年,我因為意外導致腳掌骨折,這件事我對家人全面「封鎖訊息」,打視訊電話時全程坐著,不讓他們看到我打著石膏的腳。
雖然受傷,但工作仍在繼續,我打著石膏繼續開展巡診義診,沒想到一張巡診時打著石膏給病人看病的照片傳到了老婆手中,她這才知道我的腳受傷骨折了,哭著給我打電話,「責怪」我為什麽沒有說實話。
楊軼醫生(左二)拄拐堅持工作
但我覺得我的堅持是值得的,因為短短8個月時間,醫療隊已經在聖多美島的所有大區的健康門診開展了多輪的巡回醫療義診活動,並時隔多年再次踏足普林西比島,再一次實作了巡回醫療義診的全覆蓋,將中國醫療隊的溫度帶到全聖普,進一步加深中聖普的友誼。
我們在艱苦環境中創造條件,在點滴的工作中追求卓越,很榮幸我和隊員們能夠將一段青春記憶留給了非洲島國,用自己的力量為萬裏之外的患者帶去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