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審視那些悄悄改掉讀音的字,網友:瞬間變文盲,再也不敢亂教孩子

2023-12-17親子

審視那些悄悄改掉讀音的字,網友:瞬間變文盲,再也不敢亂教孩子

昨日熱門話題中涉及了一個頗具趣味的話題,涉及到漢字的發音。讓我們先來看看兩個字:金鑰。

你是否能正確讀出它的發音呢?事實上,正確的發音應該是"mi yue"。

有網友表示:天哪,我一直以為是"mi shi",還有人說:我周圍的人都讀"mi yao",就我一個人堅持讀"mi yue",是不是字典會改成大多數人的發音呢?

說真的,這是有可能的。

近年來,漢字的發音一直在挑戰我們的認知。那些老師曾在黑板上強調不容出錯的字,如今全都改變了,變成了我們小時候最容易讀錯的那個發音。

因為這個原因,我現在在小勛心目中幾乎成了「文盲」,時而說我讀錯了這個字,時而說我那個發音不對。一開始我不信,堅持糾正他,說這個字是多音字,在古文中應該記住這樣讀。

然而,塔克辛誓旦旦地告訴我:老師親口說就是我這樣讀的,你一定記錯了。

面對他的堅持,我只能親自給老師發微信請教。結果讓我大跌眼鏡,這些年來,我所求證的所有字,都被證明是我讀錯了。真是讓人啼笑皆非。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這裏的「衰」讀成了"shuai",而不是"cui";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這裏的「野」讀成了"ye",而不是"ya";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這裏的「斜」讀成了"xie",而不是"xia"。

這番變化著實讓人感慨良多,仿佛「文盲」的標簽近在眼前。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個「騎」讀「qi」,而非「ji」;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這個「重」讀「zhong」,不是「chong」;

「說客」發音為「shuo客」;

「確鑿」念作「zao」;

拼音中的「o」讀作「噢」,而不是「喔」……

這樣一看,我真的有點像「文盲媽媽」了。實在是對不起我的語文老師們,當初你們辛辛苦苦地教給我那些正確的發音,如今全都變成了「錯誤的發音」。

這讓我想起了之前寫的一篇文章,說外國人考中文試卷時抓耳撓腮的滑稽場景。

可是,看看現在這情形,哪兒有什麽好笑的。中華文化不僅博大精深,而且隨時都可能進行改動。就連我們中國人自己都常常搞不清楚這個字到底應該怎麽讀,外國人學起來難道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回憶高中時期考語文的日子,最讓我頭疼的就是每次第一大題的前四個選擇題,那些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簡直讓我頭都大了。明明一直在說普通話,但偏偏在認字方面總是失分最多。

也難怪有人說,很多字高中生知道,大學生未必知道,因為經歷了高三那年的魔鬼訓練。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我們當時花了那麽多時間記住的東西,如今卻有人告訴我:由於大多數人會讀錯,所以發音就被修改了。

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回到小學生學詩的那段時光,那些詩篇真是美麗而富有意境。我們要知道,古代的先賢們在創作詩歌時是經過反復斟酌每一個字、每一句的。就拿賈島因為一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與韓愈成為朋友並傳為佳話這件事來說,可見詩歌背後的深意。

我堅信古人對自己詩作中的每個字都有獨到的理解和意境。然而,現在的專家為了迎合大多數人,卻改變了原文的詩意。這樣的做法還能算是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嗎?

舉例而言,「一騎紅塵妃子笑」中的「騎」指的是一人一馬,作為名詞使用,意味著為妃子送荔枝的「快遞」,極符合詩歌的情景,這也是我個人鐘愛的一句詩。然而,現在卻變成了一個人騎著馬,妃子就笑了?

「遠上寒山石徑斜」,我記得老師曾解釋過,「石徑斜」是詩人所見小路蜿蜒通向山裏人家的地方,這裏的「斜」讀作「xia」,不僅押韻,更富有意境。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將「ya」改為「ye」,不論如何閱讀,都失去了一份宏偉壯麗和豪放的氣勢,也減緩了許多韻味。

再來看「說服」這個詞,原本的「shui」表達了文人說客巧舌如簧的形象,而改成「shuo」,無論如何看,都缺乏一些文雅的氣質。

我們確實生活在一個文化大包容的社會,但對於古詩詞而言,我個人認為無需進行更改。我們應該對我們的古文化懷有一份敬畏之心和尊重。

否則,多年以後,當人們在不了解「衰」在古詩中應該讀作「cui」的情況下,是否會拿著一堆所謂的古籍,研究這些詩為何不押韻,並且還為此設定一些考點呢?這種情景真是有點荒謬。

我認為文化的包容性不應該是盲目迎合,更不應該是少數服從多數。我們應該對這些古詩詞懷有最基本的敬畏之心。而且,我並不認為改變古詩詞中的這些讀音有什麽實際意義,是因為現在的孩子記不住嗎?我們小時候不都記得很好嗎?

對於一些口語中的修改,我或許能夠理解,也可以接受。但在文言文和古詩詞中,對這些詞進行改動,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這不僅會影響詩句本身的意境,還改變了詩句的韻腳,而且是對古人的非常不尊重的行為。

我們現在的課本中,文言文和古詩詞的占比越來越多,難道不正是為了重視傳統文化嗎?因此,希望未來的專家學者們能夠將精力多花在其他事務上,不必再費神於古文中的讀音。

最後,提及幾個我在尋找資料時發現的網友分享的圖片:

比如這個「通紅通紅」,原來讀作「tòng」?

再來看這個「簞食壺漿」,何時「食si」被改成「shi」了?

還有聽說「心寬體胖」的「胖」字竟然改成了既可讀「pan」,也可讀「pang」;

還有「血」字,過去明明是多音字,可讀「xie」,也可讀「xue」,現在卻一律改成「xue」?

「粳(jing)米」居然變成了「粳(geng)米」。

看完這一系列的變動,我只能感慨中華文化果然博大精深……

然而,當我教孩子讀詩詞時,我仍會告訴他原本的讀音,並且解釋為什麽是這個讀音,這個發音在詩句中有何奇妙之處。

這樣才能真正體會到詩句之美,不是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