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劉墉曾經是個典型的權威型父親,希望兒子劉軒事事能順自己的願。
可是事與願違,劉軒變得很叛逆。
有一次,劉墉忍不住質問:「你為什麽總是那麽叛逆?」
劉軒頂嘴說:我有自己的想法,我該找到自己在哪裏。
這時,劉墉才認識到,自己一直忽視孩子內心的真實需求。
從那以後,劉墉在每次教育完劉軒後都會這樣說道:OK!老爸說完了,現在輪到你了。
然後認真地聽取孩子的想法與訴求。
後來,劉墉在談及育兒心得時說:「孩子的話,父母要樂於聽。」
其實孩子,與大人一樣,都是有獨立思想的個體。
愚蠢的爸媽只會一味地讓孩子聽自己的話,聰明的父母則會好好地聽孩子的話。
01
央視曾籌拍10年、跟拍2年完成了一部叫【鏡子】的紀錄片。
裏面十六歲的少年家明,讓我印象深刻。
他經常輟學去鬼混,與父母有過多次激烈的沖突,試過多次自殘。
父母操碎了心,把他送進了管教機構,希望機構可以改造好孩子。
他們一直認為:孩子走到今天這個地步,是他們給的信任、給的自由太多。
事實上呢,是他們從未走進孩子的心靈。
家明凡事都要聽從父母的話,連穿什麽衣服都不能由自己決定,出去騎自由車也要征得他們同意。
家明哭著控訴:「我永遠沒有自己的想法,什麽都要經過他們的同意!一直在他們這種想法下活著,我上學又有什麽用?」
他玩遊戲、輟學乃至自殘,選擇向下沈淪,不過是對父母的一種反抗。
我忍不住想起紀伯倫那首詩:「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只可惜,「我的孩子由我說了算」,是大多數父母的觀念。
父母像提線木偶師一樣,控制著孩子的生活,大到人生規劃,小到生活瑣碎。
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走向了兩個極端,要麽自我淪陷,要麽自我封閉。
在【敞開心扉的少年】這檔節目裏,11歲的王禹然,沈迷電子產品,不願和媽媽交流。
媽媽常常氣得對他打罵,可兒子還是不改。
無奈之下,媽媽只好到節目組求助。
後來,發現了癥結在於:她只顧著讓孩子聽自己的話,卻剝奪了孩子的發言權。
每次兒子想跟她說什麽呢,她就會對他說:「你別說了,行了你就聽我的。」
兒子的想法得不到媽媽的回應,後來兒子寧願一人看電子產品,也不願和媽媽再多說一句話。
每一個問題孩子背後,都有一個不懂得傾聽的家長。
養孩,如育花。
園丁不熟悉習性與花期,就澆灌不出盛開的鮮花。
同樣的道理,為人父母若是從來聽不到孩子的呼聲,又怎麽會養出一個樂觀健康的孩子呢?
02
育兒專家盧勤說過一個這樣的觀點:親子溝通的很多問題,大多因為父母說得多了,聽得少了。
不懂傾聽的父母,堵住了感情流動的通道,也堵上了教育的門。
袁詠儀對兒子教育非常嚴格。
只要她覺得不好的,就直接對兒子說「NO」。
兒子做錯事,也不聽任何解釋,她上來就是一頓懲罰。
剛開始孩子不說話,也不反抗,後來卻出現了易躁易怒的糟糕情況。
醫生告訴她,想要改變這種狀況,首先要開啟和孩子溝通的訊號,即平等地對待孩子,給他們發言權,傾聽他們的聲音。
於是,她開始做什麽事情,都先問下兒子:「喜不喜歡?」
兒子做錯事情,也不再打罵,而是先聽他解釋,再分析對錯。
慢慢地,孩子的叛逆果然消失了,母子關系也和好如初。
說,是一門教育學問;聽,是一種教育智慧。
懂得傾聽,給孩子說的機會,才能明白孩子想要表達的真實需求。
只有父母豎起耳朵,孩子才會張開嘴巴,在這樣的雙向溝通中,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汪曾祺在談起父親時,笑著說:「我們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他小時候學習很不好。
但即使成績再差,父親也從未責罵過他,反而會耐心地詢問他成績不好的原因。
十七歲時,汪曾祺交了個女朋友。
父親得知後,並沒有立即訓斥或教訓他,而是讓汪曾祺談談自己的看法。
因為這份理解與包容,從小到大,無論大事小事,汪曾祺都要跟父親商量。
想要讓孩子聽話,必先去聽孩子的話。
歡樂與痛苦,迷茫與憧憬……每一種聲音,都是孩子內心世界一種顯化。
當我們彎下腰,細細聆聽孩子的聲音後,就會自然而然明白該如何溝通、該怎麽引導孩子。
03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上,習慣了向下俯視:
「我吃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所以你得聽我的安排。」
他們會無視孩子的情感表達和真實看法,認為都是不成熟的想法,強制孩子按照自己的意誌去一生。
但這樣專制獨行的後果,只會把孩子推向不幸的深淵。
作家張德芬的父母望女成鳳,很多事情都是他們在做決定,從來不在乎女兒想不想要。
填報大學誌願的時候,張德芬想填中文系,因為她從小喜歡文學。
父母要求張德芬聽他們的意見:「填工商管理,學商才有競爭力。」
雖然念了工商管理,但張德芬讀得很不開心。
至於婚姻大事,父母自然管得更多:「我的婚姻,母親是從頭參與到尾。大學時,她限制我,不許交男朋友。有一陣,我非常恨她。」
結果,她的婚姻非常失敗,這也讓她和父母的關系更加惡化了。
不顧孩子的意願,你以為的愛,可能換來的是孩子一輩子的痛苦。
真正愛孩子,是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願。
林徽因一生熱愛建築研究,於是希望兒女們也能從事建築相關的工作。
在孩子們很小的時候,她便帶著他們到處參觀古建築,而在建築相關的學科上,她更是手把手教學。
不料高考時,一向成績拔尖的兒子梁從誡竟以2分之差,落榜清華建築系。
她難以接受,非要進行成績覆核,結果分數判定無誤,她卻在兒子的物理試卷上,看到這樣一行小字:「我不喜歡建築,我熱愛歷史。」
林徽因這才知道,這2分是兒子對自己無聲地反抗。
她找來孩子,進行了一場心對心的談話。
林徽因明白了孩子心中的渴望,便支持起他攻讀歷史專業。
正因如此,梁從誡在歷史研究上的天賦得以發揮,最終成為知名歷史學者。
電影【囧媽】有一句話說得很有道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個體都應該是完整的,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
我們一味要求孩子按照自己設定的人生去生長,不如聽一聽,孩子喜歡用什麽樣的方式過一生。
想成為花園裏的玫瑰也好,想成為田間的向日葵也罷,只要他們喜歡,我們就尊重他們的選擇,並為他們提供綻放的土壤與陽光。
▽
【奇葩說】曾有過這麽一個題辯題:如果可以為孩子一鍵客製完美人生,你會按下那個按鈕嗎?
相信絕大部份的父母都會選擇按下,哪怕會有一定的隱患。
只是,就像傅首爾提出的一個觀點:父母認為的完美,與孩子眼中的完美一樣嗎?
聽孩子的話,感受孩子的喜怒哀樂,讓他去追逐自己的人生,這才是為人父母的格局和智慧。
點個贊吧 ,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