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重登。
我不敢說家族記憶的傳承應該成為育兒的必修課。但有些記憶能增進代際間的聯接和孩子的身份認同,是有益的。前幾年寫過一篇小文章和這個主題有點關聯,選了一部份放上來:
(攝影:曾建萍)
父親小時候生長在廈門,我小時候卻是在外地長大的。小時候,每次春節隨父親回廈門過年的時候,他除了帶我們去南普陀、虎溪巖、中山公園、鴻山寺等著名景點走走,吃油蔥粿、面線糊、春卷、沙茶面,還會專門去沙坡尾的避風塢,也就是漁船避風的地方。父親告訴我們,這就是廈門人口中的「廈門港」,也是這個城市最早的起源之一。地圖上,這裏只是一個小小的凹口,在現場看,也只能停百來艘小漁船。漲潮時像個「池塘」,退潮時露出黑色的淤泥,旁邊是低矮陳舊的民房,周圍的巷子名還保留了舊時的名稱——大橋頭、馬鞍橋頭、料船頭等,帶有濃郁的漁民生活味道。小時候父親經常在和同伴附近玩耍。
畢業後,我留在了廈門工作。我經常帶上孩子一起去海灣公園。遠遠地,這裏能看見大小船只停泊在海面上,對岸的海滄區已從荒蕪一片之地變成了高樓林立,廈金航線也通行了多年,豪華的郵輪有時會停靠在碼頭,現在的廈門港——國際貨櫃碼頭可以停泊載重十萬噸以上的巨輪……孩子在公園裏一會兒奔跑,一會兒挖沙,一會兒在近海的石階上找石縫裏的小螃蟹……
這個時候,我想起台灣自然繪本作家邱承宗的那本【我們去釣魚】。繪本以一年四季來比喻整個人生,一開始是作者跟著父親去釣魚,經歷了童年的無憂無慮,青春期的敏感憂傷,以及成人後的浮躁自大。最終,秋去冬來,父親年老離世,雖有無限悲傷,但身邊也有了新的和自己一起分享「有魚,有魚」那種快樂的孩子。星移物換,下一個春天又開始了。
這是中國人典型的三代人對同一個地方、同一件事的情感連線,它常由三代人在童年裏都做過的事穿起來,又帶著不同的氣息。就像繪本中三代人對釣魚不同的感受,就像父親、我和孩子對廈門這個城市的記憶。
與親人一起品嘗某種特色的食品,體驗節日的風俗,了解「廈門港」昔日和今天,仿佛我們三代人共同擁有了一份屬於這個城市的秘密,隱含著某種看不見的連線。
這也許就有一份意義在。
註:本文曾發表在2016年【父母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