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國內有適合給孩子看的理財啟蒙書籍嗎?

2019-12-12親子

在一檔綜藝節目裏,大小S姐妹爭論關於孩子零花錢的問題。

小S坦言不給孩子零花錢,理由是孩子自己有錢——考一百分或者參加比賽爺爺奶奶會給。小S覺得應該讓孩子學會節儉,學會省錢。

大S表示很震驚也很反對這個做法,她認為爺爺奶奶給的錢,是孩子獲得了榮譽後得到的獎賞。

在大S看來,孩子們應該定期拿到父母給他們的零用錢,這樣從小就管理自己的零用錢,才會逐漸學習如何理財,養成科學理財的好習慣,這比讓孩子學會省錢更重要。同時,相對於節儉,形成良好的審美觀和穿衣品位同樣很重要。

這讓我想到了一個繪本—— 【媽媽的生日禮物】

媽媽要過生日了,萌萌和妮塔想送給媽媽一頂漂亮的帽子,可是她們沒帶錢,於是她們去了銀行,發現不勞動就沒有收入,沒有收入就沒有錢存銀行。

後來透過在母雞太太的店裏打工,萌萌和妮塔終於掙到了足夠的錢,開開心心的去帽子商店買了漂亮的帽子送給了媽媽。

作者:

蒙特塞·朱伊恩特(文) ——兒童及青少年財經文學作家,教育機構Educarx Transformar的創辦人。

露西婭·塞拉諾(圖) ——兒童文學作家及插畫家,已創作並出版了20多部兒童繪本,在巴塞隆納的畫展多次展出。

這是一本兒童財商啟蒙翻翻書,作者透過生動有趣的語言,美麗舒適的色彩,生動活波的人物形象設計,溫馨有愛的故事情節,在幼兒熟悉的生活場景中,閘述了怎樣獲得金錢、怎樣使用金錢等基本的經濟原理,非常適合3-6歲的寶寶。

01 多種互動形式,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提升閱讀的趣味性

書中采用翻頁、推拉、魔術貼、書袋、啤牌盒等多種工藝,透過模擬購物、賺錢、付錢等情景,以及制作小豬存錢罐等手工活動,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孩子輕松了解經濟學常識。

書中還標註了一系列的小問題(紅色的圓形標識),引發孩子思考,引導家長和孩子良好的互動。

02 對孩子進行財商啟蒙的同時,引導正確的金錢觀

1、萌萌和妮塔給媽媽買禮物的經歷,可謂是一波三折,但是她們努力想辦法,用自己的勞動的收獲,解決了問題。

孩子透過這個故事,會明白金錢來之不易,要靠辛勤的勞動來獲得——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要珍惜勞動成果,要懂得感恩。

在這個社會上,不存在不勞而獲,有了這個思想的種子,孩子長大後就能夠防止卷入"危險契約"。

2、給媽媽買了生日禮物之後,還剩下了2塊錢。萌萌和妮塔並沒有把錢花掉,而是把錢存了起來,打算需要的時候再取出來用,或者把錢捐給沒錢卻急需用錢的人。

我們可以據此啟發孩子: 對待金錢,該花的地方一定要花,該攢的地方一定要攢。讓孩子意識到,懂得為別人花錢也很重要,要教會孩子如何讓手裏的錢變得更有價值。

03 引導孩子學習情緒管理,開啟高情商的智慧之門

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丹尼爾·高爾曼認為,情商是人類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事實證明,情商高的孩子更容易獲得快樂,他們在挫折面前能更快地調整和駕馭自己的心態與情緒,一種健全的人格和自尊也會讓他們更快走向成功,並領悟和享受到生活本身的樂趣。

想讓孩子高情商,需要教孩子從最重要的情緒管理開始做起。

在這個故事中,每當遇到問題時,萌萌和妮塔的情緒就會形成鮮明的對比。

萌萌總是驚慌失措,而妮塔總是鎮定自若,總能想到解決辦法。

"我們去銀行吧,那裏有很多錢!"

"咱們去集市吧,那裏可以掙到錢。"

"咱們一個一個的裝雞蛋,雞蛋就不會碎。"

"我們跑著去,說不定能在商店關門前趕到。"

"把傘撐開,我保證禮盒進家門前都是幹的。"

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孩子學習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緒,遇事要沈著應對想辦法。

04 小蝸牛藏有大智慧,教孩子一點一滴積累,一步一步努力

在繪本的每一頁上,都有一個不起眼兒的小人物——蝸牛。它有時候在紙箱上,有時候在妮塔手掌上,有時候在銀行ATM機上,有時候在禮物包裝盒上面。

對於3-6歲的孩子而言,小蝸牛是繪本裏一個有趣的彩蛋,使他們的觀察力得以鍛煉。

其實,蝸牛還有另外一個寓意:它象征著永不放棄,堅持不懈,一點一滴積累,一步一步努力的品質。

就像【蝸牛與黃鸝鳥】那首歌中,在葡萄樹剛發芽的時候,蝸牛就背著重重的殼往上爬,黃鸝鳥嘲笑它:葡萄成熟還早著著,現在上來幹什麽?蝸牛說等我爬上去它就成熟了。

繪本裏的小蝸牛仿佛在說:別著急,慢慢積累。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總有一天有屬於你的天。

05 禮物不一定需要花錢買,你對別人的愛,並不是要花多少錢來衡量的

美劇【成長的煩惱】,其中有一集是5歲的本恩想給爸爸買一個生日禮物,於是騙鄰居們說向慈善事業捐款,用這筆錢給爸爸買了貴重的生日禮物——照相機。

當爸爸媽媽發現這筆錢來路不明時,查明了真相,帶著孩子挨家挨戶退錢和道歉,同時讓孩子明白了關於愛的道理。

本恩自己親手制作的煙灰缸,寫滿了對爸爸的愛。

06 一個人的財務狀況取決於他的人生早期,理財觀念可以從幼兒期開始培養

一個人把錢花到哪裏去了,那麽他就是個怎樣的人。金錢的教育,其實是品行教育。一個人能否安排好自己的花費,是在他人生早期就決定了的。

劍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3-4歲的時候,孩子就已經能夠對金錢有基本的概念,到7歲的時候,孩子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金錢觀念。

家庭教育指導師徐婧英老師說:教育是連續的,教育的結果是緩慢呈現的。 今天教育的行為,不是明天就能看出來結果的,要幾年,十幾年才能在孩子的身上體現出來。

就像【窮爸爸富爸爸】一書中所寫:"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錢的知識,將來有其他人取代你。其他人是誰?也許是債主,也許是奸商,也許是警察,也許是騙子。"

股神巴菲特在2013年接受采訪時說:"我父親是我最大的靈感來源,我從小就從他身上學到的是盡早養成正確的習慣,儲蓄是他教給我的重要一課。"

6歲的巴菲特以25美分的價格購買了6瓶可樂,然後以5美分的價格賣出,後來還挨家挨戶地賣過雜誌和口香糖。——努力賺錢+儲蓄理財,而不是一味的節儉。

當巴菲特被問及——父母們在教育孩子理財時,犯的最大錯誤是什麽時,這位億萬富翁說:"有時父母會等到孩子十幾歲時才開始談論理財——他們本可以在孩子上幼稚園時就開始理財。"

2011年,巴菲特制作了一個名為"秘密百萬富翁俱樂部"的兒童動畫系列,在動畫裏,巴菲特作為導師,教授孩子們如何一步步建立起理財觀念。

07 孩子的人生起點和成長環境,受限於父母的認知水平,育兒先育己

人生下來就是不平等的。孩子從呱呱墜地那一刻起,他的人生起點和成長環境就受限於父母的認知水平。

"窮爸爸努力存錢,富爸爸不斷投資。"

窮爸爸說:"穩定的工作就是一切!"富爸爸說:"不斷的學習才是一切!"

普通家庭,改變孩子命運的最佳方式,就是父母先去改變自己,提升自己,然後再陪伴和引導孩子的成長。

"一直特立獨行的貓"老師說: 教育的本質, 不僅僅是學會書本上的字母和公式, 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那些看不見,但會決定他一生能走多遠走多好的素質和能力。 別總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比,要比先比比別人的父母是如何付出的。"

所以,既然我們都知道:金錢是任何人一生中都必須面對的問題,也是貫穿人的一生陪伴人的一生的東西。何不從孩子的幼兒時期開始,就逐漸引導和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和理財能力呢?

蒙特塞·朱伊恩特(文)和露西婭·塞拉諾(圖)合作的這本【媽媽的生日禮物】,就是一本互動性很強,很適合啟蒙孩子財商的繪本。

我們必須讓孩子明白:真正的人生,不是他們從父母繼承的那部份而是他們自己創造的那部份,這是他們自己不斷選擇和努力的結果。不論他有個富爸爸還是窮爸爸,幸與不幸都可能在他們自己的手中轉換。他們的幸福人生,由他們自己創造! @知乎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