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您的孩子需要一位好的廚師,我們一直相信:當我們遇到一位好廚子時,挑食的問題就自然迎刃而解了。
首先,對於孩子的飲食習慣,我們需要略知一二。
孩子不吃蔬菜,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為吃肉是人類的共性。人類為何喜歡吃肉呢?因為肉類的熱量大,易於儲存脂肪,在漫長的人類前進演化中,食物都是非常稀缺的,所以人類前進演化出了喜歡吃高熱量食物的基因特征。
因此,人類天生喜歡吃糖,吃肉,吃零食,吃任何高熱量的食物。
當我們了解了人類飲食的特點之後,就不會因孩子不吃青菜而感到沮喪和焦慮了,至少我們應該知道,這不是孩子的過錯。
在飲食方面,我們顯然不應該將挑食的責任歸咎於孩子,因為這不公平,沒有人會喜歡吃自己不愛吃的東西。我們看看成年人的飲食習慣就能夠釋懷了,成年人的世界中充斥著大量不良的飲食習慣,並且大多數人都很挑食,我們往往認為自己就是那個不挑食的人,但實際上,幾乎人人都挑食,人人都有自己的飲食偏好。
因此,我們也應該尊重孩子的飲食偏好,至少不要把孩子的挑食看作是一個必須改正的缺點和過錯。當我們開始認同孩子也擁有獨立的飲食權利時,我們的心態就變得平胡了,我們就能夠開始幫助孩子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更好的飲食習慣了。
對於您(提問者)的孩子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吃不吃青菜的問題,而是要先提升孩子的食欲,讓孩子喜歡上吃飯,讓孩子每餐吃下更多的食物,這才是一個有效的目標。
想要提升孩子的食欲,我們自然需要找到一位好的廚子,這個廚子不一定要有高超的廚藝,但一定要懂得孩子的心,知道孩子喜歡吃怎樣的東西,並且能夠做出孩子喜歡的食物。
孩子究竟喜歡吃什麽呢?這一點是因人而異的,但也有共性,這裏我們先來大致總結一下:
特征一:肉類。
大多數孩子都喜歡吃肉,所以我們要在肉上下功夫,豬肉、雞肉、魚肉、牛肉,這是常見的肉類,我們需要學會把這些肉類做得好吃。
特征二:味道濃郁。
孩子們通常喜歡吃口味濃郁的食物,而不是清淡的食物。所謂的濃郁,不是指多放鹽,多放香料、辣椒和味精,濃郁是一種食物的風味,這種風味很多時候是食材內建的。
這裏舉個例子吧,番茄炒雞蛋就是很多孩子喜歡吃的標配食物,為什麽呢?是因為當番茄和雞蛋這兩種食材放在一起炒制時,就會產生一種非常特別的濃郁的香味,這種風味非常獨特,它是食材天然的完美搭配,並不需要特別的調料。
很多孩子還喜歡吃番茄燉牛肉,番茄雞蛋面,番茄魚,番茄丸子湯,他們正是被這種濃郁的風味所吸引。
特征三:面食。
面食是孩子們最愛的食物之一,很多孩子都喜歡吃麥當勞,為什麽喜歡吃麥當勞呢?因為麥當勞的元素是:肉+香味濃郁+面食。
我們來看看漢堡包是何物?漢堡包不就是面+肉+蔬菜+調料嗎?當它們被搭配組合在一起後,產生了濃郁的香味,以及飽滿的口感,這讓孩子們欲罷不能,說實話,我自己也挺喜歡吃漢堡包的。
考慮到飲食健康和價格的問題,我們也不會讓孩子經常去吃這些速食食品,但這種制作食物的策略,我們是可以參考的。
對普通家庭而言,大多數孩子都會喜歡吃面食,它們包括:水餃、抄手、饅頭、包子、面條、餅子。怎麽吃呢?我們做一盤水餃,裏麵包著蔬菜和肉,還有少量的蔥蒜,然後配上蘸碟,孩子們吃得可香了;我們做一盤簡單的蔥油煎餅,配上一碗玉米粥,香味濃郁的玉米粥配上同樣濃郁的煎餅,簡直就是絕配;我們再蒸上一籠饅頭,把饅頭扳開,在中間夾上一片鹵肉和一點生菜,吃起來肉香四溢,胃口大開。
這需要我們有一點對美食的理解,並且我們願意為孩子做一些健康可口的食物,而不是認為孩子們天生就挑食,天生就不吃菜,畢竟辦法總是比問題更多。
您(提問者)的孩子是偏瘦的,那麽吃什麽可以增重呢?答案是:吃肉,吃面食,吃她喜歡的食物。
很多家長認為,我們做什麽,孩子就得吃什麽,孩子不吃就是挑食,挑食就是孩子的錯,但這並不科學。家長需要轉換一下觀念,為孩子提供健康的,美味可口的,符合孩子個人偏好的食物。
當孩子在家可以吃到自己想吃的美食時,她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她的食欲和胃口會大增,她會吃下更多的美食,然後她就會開始增重,她就會更愛吃東西,吃更多的美食,然後繼續增重,再然後,變得更加愛吃東西,並且越來越懂得吃,越來越會吃,這就是一種增強迴圈路徑。
最後,她甚至也會不那麽挑食了,即使面對幼稚園的飯菜,她也能吃完一大碗,因為她已經很愛吃東西了,她的胃口和食欲已經變得很大了,以至於幼稚園的食物也仿佛變得美味了。
如果我們培養了孩子吃的能力,為她提供適合的食物,那麽孩子們多半會表現出驚人的戰鬥力。
然而,是不是只要給孩子好吃的東西,孩子就一定會變得更好呢?其實未必,因為我們還需要解決一些重要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處理不好,我們的增重計劃就很可能會功虧一簣。
問題一:來自零食的危害。
我們有責任為孩子提供美好的食物,但絕不包括零食。零食的危害是什麽呢?僅僅是不健康嗎?事實上不僅如此,零食最大的危害是:強大的排他性,它讓孩子對其他任何食物再也提不起興趣。
孩子們吃零食是斷斷續續的,隨時隨地都可以吃,零食的口味會讓他們上癮,並且對其他食物失去食欲。所以說,我們常說自己有兩個胃,一個胃是用來吃飯的,另一個胃是用來吃零食的,但對孩子們來說,可沒有這個好事兒,他們會變得只吃零食,而吃零食是無法讓人獲得充分的營養的,孩子們只會越來越瘦弱,他們的腸胃會受到影響,他們會食欲不振,卻只對零食上癮。
因此,我們不能讓孩子隨意吃零食,尤其是對於那些平日裏愛吃零食的孩子,這就是他們最需要戒掉的不良的飲食習慣。
當他們無法再吃零食時,他們的胃口就開始恢復了,他們的腸胃也開始變好,他們就會吃下更多的飯菜。
家長(提問者)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孩子,看看她有沒有吃零食的習慣。有時候我們會低估孩子吃零食的頻率和數量,所以需要重新去觀察和評估。
問題二:來自心理的影響和障礙。
我們總是習慣於觀察孩子的身體健康狀態,而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如果我們時常說孩子挑食,說孩子不吃青菜,然後又總是勸說孩子嘗試吃一些她不想要吃的東西,那麽孩子的心理會如何想呢?孩子的內心會感到壓力嗎?孩子的狀態會變好,還是變得更糟呢?
首先,吃什麽,不吃什麽,以及如何吃,這是每個人應有的權利,孩子也不例外。無論出於怎樣的理由,我們都需要讓孩子在吃的方面掌握較強的自主權,如果我們出於對孩子飲食健康的考慮,而勸誡孩子按我們的設想來選擇食物,而不顧孩子的個人意願,那麽孩子就不再會對吃飯感興趣了。
如果孩子有權利選擇自己的飲食偏好,選擇自己喜愛的食物,他們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他們會更積極主動地嘗試不同的食物,會主動地對食物做出自己的評價,會告訴我們她喜歡吃什麽,不喜歡吃什麽,會告訴我們這個食物應該怎麽吃才好吃,這個食材要搭配什麽食材才好吃,他們甚至會教我們如何做菜,他們會每天主動地點餐,告訴我們晚上要做些什麽菜,很快我們手中就會收集到孩子們喜歡的選單和制作方案。
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更好得吃飯,他們對美食的品味和審美才會得以提升,他們的內心才會感到充實和幸福,而我們也才能成為一名真正好的廚師,真正優秀的廚師不在於廚藝有多強,而在於對人心的把握和理解。
當我們辛苦制作的美食,得到孩子們的認可,並聽到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時,我們的內心也是富足和快樂的。而當我們辛苦做出來的菜,變得無人問津,聽到的是孩子的抱怨,看到的是孩子在挑食,我們的付出又有什麽價值呢?
問題三:不良的飲食習慣。
什麽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呢?我們之前不是說要給孩子充分的飲食自主權嗎?但同時,孩子也需要自主地對自己的飲食負責,學會獨立擔責。
「被動吃飯」就是一種非常不好的飲食習慣,我們常常看到一些爺爺奶奶會手捧飯菜,追著孩子餵飯,我們也常常看到,家長們想盡辦法勸說孩子吃菜,這些行為都屬於「被動吃飯」。
我們需要培養孩子們「主動吃飯」的習慣,讓孩子們學會對自己的飲食負責。我的女兒raina從三歲開始就一個人獨立吃飯了,因為我們不會餵她,所以她只能開始學會自己吃飯。
如果raina不想吃飯,那她就下桌子,我們也不會勸說她多吃一些;如果raina挑食,我們也不會責罵她,她可以選擇不吃,這沒有關系;如果raina不吃飯,等她餓了,我會給她煮面吃,因為她喜歡吃我做的面,而下次,我們的飯菜會更加符合她的胃口。
想要養成「主動吃飯」的習慣,其核心就在於不寵愛孩子,也不一味地勸說孩子,要讓孩子學會選擇,並為選擇負責。
一旦我們發現raina不好好吃飯,我們就會詢問raina的意見,並調整我們的選單,改進我們的制作方法,然後禁止她吃零食,這樣raina就會開始學會「主動吃飯」。
一些家長的做法是這樣的:當孩子不吃飯時,他們會讓孩子挨餓,卻不改善孩子的夥食,這樣就無法解決問題,下一次孩子還是不會吃飯,光靠威逼利誘是行不通的。
當孩子們開始學會「主動吃飯」時,他們就會對食物很上心,他們對於自己喜歡的食物,會很認真地吃完,不會選擇了,又輕易地放棄,因為這些都是他們主動選擇的,他們會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他們已經在心裏有了預設和承諾,這就是他們自我認同的一部份,他們就會傾向於與自我認同保持一致。
現在,我們來做一個思想實驗,假設我們已經有了一位了解孩子的廚子,並且能夠做出孩子們喜歡的美食,然後呢?孩子們也不再吃零食了,並且他們擁有充分的選擇權,每天都為我們提供當天的選單,他們開始對美食有了興趣,開始在飯桌上對一桌子菜進行點評了。
這聽起來已經非常不錯了,是嗎?這會解決孩子的問題嗎?
最後,我們還需要談談同樣不可忽視的兩個重要因素。
因素一:睡眠。
睡眠對一個人來說,太重要了,它涉及到人的方方面面,對飲食的影響也很大。孩子們每天的睡眠時間應該保持在10小時左右為益,如果睡眠低於9小時,就需要進行調整了。
睡眠會影響一個人的整體狀態,如果睡眠不足,孩子們的運動量和精神狀態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從而影響到他們的食欲。
睡眠不好的孩子,會在各個方面出現問題,比如:長不高,瘦弱,註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不好,食欲不振,精神不佳。
當孩子們遇到各種不良的生理問題時,就需要先考量孩子的睡眠有沒有問題,包括睡眠的時長和睡眠的品質。
這裏需要提醒的是:我們不要讓孩子開著燈睡覺,不要在睡前聽故事,或聽音樂,房間內要保持黑暗和安靜,這對孩子的睡眠品質有較大的影響,並且開燈睡覺,很容易引發近視。
因素二:運動。
孩子們沒有食欲,那是他們不餓,他們要是真餓了,他們的食欲就會猛增,即便食物沒有那麽可口,他們也會勉強自己吃下去。
促進饑餓感的最佳方法就是——運動。
很多家長說:「我的孩子像小猴子一樣,整天跑來跑去,跳上跳下,經常在外面玩耍,他的運動量可大了。」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我們可以簡單地來判斷,當一個孩子到了吃飯的時候,他卻不怎麽餓,通常只會有兩種原因,一是他在中途吃了東西,比如吃了零食;二是他上一頓飯產生的能量還沒有完全消耗殆盡,也就是說,他的運動量還不夠,他還沒有消耗掉足夠多的卡路裏。
我們通常高估了孩子們的運動量,我們都知道運動員每天的消耗很大,那是因為他們不是在做普通的運動,他們是在做高強度的訓練。而孩子們的運動強度通常都不大,他們需要加強運動的訓練強度。
孩子們在幼稚園的時候,食欲不強,等到了小學階段,食欲突然變強了,這是什麽原因呢?
原因就在於,一名小學生每天消耗的能量比幼稚園的孩子消耗得更大,小學生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都要更大,他們每天都有體育課,運動的強度也在逐漸加大,每天的學業壓力也在逐漸加大,他們的消耗當然更大,他們的食欲也就提升了。
所以說,加強運動鍛煉,一定會促進食欲,這一點是肯定的。如果能夠同時加強腦力鍛煉,消耗地就更快了。
raina在幼稚園的時候,我們就會在家裏做各種運動類的遊戲,比如:扔沙包、玩飛盤、玩傳球遊戲、投籃。周末和假期,時常會在小區內玩足球、滑輪和羽球。周末的時候,我們還經常外出露營,露營主要就是做各種運動。raina在6歲時,打羽球能夠連續傳球50次不落地,在7歲時,這項記錄已經突破到了100次。
同時,raina在每天的大部份空閑時間裏,幾乎都在聽故事,除了聽故事,她還花費大量的時間來畫畫和做手工,她的腦子一直在轉動,她的學習內容也比較多,這也會消耗她的部份能量。
raina其實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自主吃飯,不吃零食,喜愛美食,吃得多,睡得多,運動強度大,動腦多,消耗大,長得高,體重也高,精神狀態佳,這就是一個正向的良性迴圈。
最後,在這裏請允許我分享一下raina喜歡的選單,以供家長參考,菜品排名如下(此選單排名由raina提供):
第一名:清炒西藍花
第二名:清蒸大閘蟹
第三名:回鍋肉(川菜,加郫縣豆瓣,口味濃郁,但我們幾乎不額外放油。)
第四名:清蒸卷筒粉(一種廣東菜,米粉蒸熟後卷起肉沫,制作簡單,口味濃郁,適合孩子吃。)
第五名:雞湯(廣東煲湯的做法,需要將表面的雞油濾掉。)
第六名:豆豉 蒸魚(廣東清蒸魚的做法,加豆豉,口味更濃郁)
第七名:抄手和鹵蛋
第八名:番茄雞蛋湯和番茄雞蛋丸子湯(番茄要先翻炒過,口味濃郁,肉味十足。)
第九名:肉哨子和蒸蛋(肉哨子要少油,口味幹爽不油膩,肉不要炒老了,要保持肉的鮮度。)
第十名:麻婆豆腐(標準的成都做法,口味濃郁,但花椒放少點,太麻了孩子受不了)
raina喜歡將肉哨子與蒸蛋和著米飯吃,也喜歡用雞湯、番茄蛋湯泡飯吃。
raina不喜歡的食物有:洋蔥,不喜歡太油膩的,太辣的和太麻的食物,也不喜歡吃太多的姜蔥蒜。
raina想了半天,實在想不出有什麽食物不喜歡,因為她和您(提問者)的孩子一樣,對於新的食物,只要第一眼看上去不喜歡,就不會去嘗試,所以raina才說不出她不喜歡的菜。
實際上,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看上去不太喜歡的食物,如果嘗試了,多半也不會太好吃。raina也試過一些不喜歡的食物,每次一吃,果然不好吃,於是就吐在桌子上,經過幾次嘗試後,我發現她的判斷還是蠻準的,孩子們是知道自己的偏好的。
有時候,raina的奶奶會說:「raina真乖,都不挑食。」raina也認為自己是一個不挑食的孩子。但在我看來並非如此,因為我們做的飯菜都是raina喜歡吃的,所以給人的感覺就是raina不挑食,這其實是一種幸存者偏差。
相反,如果有人為我做了一桌子菜,但卻沒有一道菜是我喜歡的,我也只會禮貌性地品嘗一下,就會放下筷子。因此,所謂的挑不挑食,其實是要看菜合不合口味。
言歸正傳,我們需要做的是:尊重孩子在飲食上的個人偏好,並幫助孩子愛上吃飯。
在一些家庭看來,挑食是錯誤的,要愛惜糧食,不能有剩菜剩飯。我們在家裏其實並不會提倡這些觀念,因為我們覺得這樣的想法並不公平,提及這些觀點會讓孩子覺得反感,會制造出不必要的親子矛盾,我們更願意采取具體的行動來改變現狀,而不是口頭上的教育。
事實上,想要避免挑食和糧食的浪費,更有效地方式就是做一些大家喜愛的飯菜,並且制作飯菜要控制總量,我們能吃多少,就大致做多少,做少了不要緊,可以少食多餐,一旦做多了就會產生不少剩飯剩菜。
因此,產生挑食和糧食的浪費,這不是孩子的過錯,我們可以透過合理的烹飪安排來避免這些問題,而不是反復地去勸說孩子。
另外,孩子的口味是會變化的,今天他們會不愛吃一些食物,等長大後,他們會逐漸愛上更多的食物,這是一個常見的規律,因為他們的味蕾還在發育,他們的口味還沒有定型。
結束語
對於挑食的孩子,我們需要開啟他們的味蕾,調動他們的食欲,讓他們愛上吃飯,這樣一來,他們的飲食習慣就會發生改變。
解決的辦法就是從烹飪入手,制作適合孩子的可口菜肴,既健康,又可口,孩子還愛吃。
南韓有一部著名的電視劇,叫做【大長今】,裏面的主人公叫長今,她是皇宮內的一名禦廚,也是一名醫女。當宮裏有人生病時,她首先不會給病人吃藥,而是透過調整病人的飲食結構和飲食習慣,來幫助病人恢復健康,這就是「食療」。
同樣的,孩子挑食,不吃青菜,身體瘦弱,個子矮小,發育不良,這些都算不上是什麽嚴重的病癥,都可以透過「食療」的方式來改善。
在我的身邊,有很多家長為了解決孩子挑食的問題,就把孩子帶去看中醫。中醫會怎麽說呢,多半會說脾胃不佳,接下來就開始吃中藥,但越吃中藥,就越是挑食,這是為何呢?
因為中藥對腸胃是有刺激作用的,成年人吃中藥,都會覺得惡心想吐,腸胃翻江倒海,何況孩子呢?
孩子挑食,不要輕易地吃藥,也不要簡單地認為是缺少了什麽微量元素,需要去醫院檢查。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並不是得了某種疾病,也不是因為基因遺傳帶來的問題。
我們只需要調整孩子的飲食習慣和飲食方式,同時為孩子提供健康美味的食物,孩子的狀態就會一天比一天好,這就是食療,美食烹飪則是一個關鍵性的切入口。
與此同時,我們再關註孩子的睡眠和運動,就會讓孩子們建立起一個良性迴圈的生活環境,從而改變孩子的整體面貌和生理健康。
好了,今天就先聊到這裏吧。最後,感謝您的閱讀,我們下次再見。
(如有更多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也可以 @raina爸爸 。如果您願意,希望您點贊,或收藏,或分享。這樣會有更多人看到,也會有更多人給我反饋,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