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齡兒童容易哭鬧,如果我們在公共場合感受到被低齡兒童的哭鬧打擾,作為成年人的我們可否上前溝通,以及如何溝通,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到底什麽是兒童?
有人會認為,兒童是迷你版本的成年人
有人會認為,兒童就是兒童
與成年人有著本質的區別
持前一種觀點的人會要求兒童遵循成人世界的規矩,當兒童不符合成年人的世界的規則的時候,就是需要「被立規矩」之時;持後一種觀點的個體,對於兒童的行為往往會更加寬容。
隨著人們對兒童心理的認識越深入,就越是能夠認識到,兒童大腦和成年人就是不一樣,他們對於世界的感受和認知與成年人也不同。當一個陌生人考慮如何與兒童溝通之前,需要考慮到他們的認知特征。
首先,兒童和成年人對陌生人的感受很不同。
生活在城市的成年人,出門就會遇到陌生人,和陌生人打交道可能是每日日常的一部份。而孩子一般不會特別喜歡陌生人,尤其是周圍沒有熟人陪伴的情況下。
其實這種「怕生」也是一種習得的能力,是大腦正常發育和生活在相對安全的心理環境中的結果。孩子剛生下來的時候,是既不「認生」也不「怕生」的,媽媽可以抱,爸爸可以抱,叔叔阿姨甚至鄰居也可以抱。但是這種「誰都可以幫忙抱」的「好日子」會在嬰兒六七個月的時候終止。小嬰兒會更加偏愛主要養育者,常常是媽媽。如果平時見面的機會不多,可能爺爺奶奶也不能抱了。
這種親疏有別的行為,對嬰兒而言,是一種保護機制——認生意味著他們擁有了區別熟悉與不熟悉的能力,和願意照顧自己的人呆在一起一般來說也是更加安全的。
其次,低齡兒童的語言和成年人很不同。
也許是因為人人都會說話,往往讓許多人認為說話是一個自然而然「天生就會」的過程。
事實上,兒童的語言發展離不開一個正常的語言環境,而且他們的語言能力的發展嚴格遵循從單字詞到多字詞,從短句到長句這麽一個過程。
大多數孩子,在九個月左右才能說出「貓」「狗」這樣的單字詞;在一歲半左右的時候才會說「花貓」「黃狗」這樣的雙字詞。甚至大多數孩子,要到快三歲的時候,才能夠正確地使用「我」這個詞語。
因此,按照成年人的語速說出一個復合句,比如「你看我們都沒有看手機,你為什麽可以看手機呢」。這句話對於大多數一歲多的孩子而言,都超越了他們的理解範圍。此外,孩子掌握的語音,也是有一定的順序的,一般來說,「a」這個音最好發,「m」,「b」,「p」這個輔音也好發,因此大多數人類社會,都把「ma」和「ba」和「pa」這幾個最好發出來的音,留給了媽媽和爸爸,讓他們體驗最初被孩子叫出來的驚喜。
低齡兒童的發音和成年人的發音之間往往有一些差距,這就使得不少低齡孩子說的話,往往只有常常跟他們打交道的爸爸媽媽聽得懂,其余成年人不一定聽得懂。
兒童的情緒感知能力並不差。
如果一歲多的孩子的語意理解能力有限,是不是就不能交流了,或者被威脅「如果你要XX,我們就XX,更不能XX」也沒有關系——畢竟他們也理解不了。
從語意的角度,這句話他們的確很可能是聽不懂的,尤其是在受到驚嚇的時候,估計他們腦子也是一片空白。然而,從情緒感知的角度,孩子的感受能力並不亞於成年人。
事實上,家庭中的父母的婚姻出現問題的時候,最先感受到的極可能是孩子。越小的孩子,越是透過情緒而不是語意來交流。媽媽心平氣和樂滋滋地說「又尿床了,我要打你的小屁股」,孩子聽上去不會有異樣的感覺,甚至還可能會因為聽到媽媽平靜而喜悅的聲音而開心;但是如果媽媽聲音很高,粗暴地說「又尿床了,我要打你的小屁股」,嬰兒聽到這句話的反應會很不一樣,他們很可能會被嚇哭。
從上述三點出發,對於大多數一兩歲的孩子而言,陌生人突然走過來跟他們說話,甚至要用不滿的語氣跟他們講道理,本身是一件讓他們感覺非常害怕的事情。
哪怕成年人的「初心」是好的,也沒有打罵這些低齡兒童,只是在語言上去「教育」他們,讓他們懂得社會的「規矩」。對這些道理的理解,也不在他們的認知能力範圍內。
他們表達情緒最直觀的方式就是哭。因此,如果因為我們被低齡兒童的哭鬧打擾,而主動去和他們直接溝通,他們可能不僅不會停下來,還會哭得更兇。
這也不是說一兩歲孩子的哭鬧,就可以不用管。事實上孩子需要管,成年人需要主動安撫。但這不意味著誰想管都可以,或者怎麽管都可以,合理安撫的前提是理解孩子。
低齡兒童的語言能力有限,他們可能會使用哭來表達很多感受,餓了,痛了,熱了,委屈了,身體不舒服。
一個平時主要被媽媽帶的嬰兒,如果被爺爺奶奶帶走,她很可能說不出「媽媽不在我身邊,我很難過,我想念媽媽」,她的行為就是哭;一個平常某個時候總是在公園裏撲蝴蝶的小朋友,突然被帶上充滿了陌生的飛機或者火車,可能也說不出「我不喜歡這裏,我想回去看蝴蝶」,她還是會用哭來表達自己的不喜歡和生氣;如果飛機上的氣壓讓她的耳朵不舒服,她也說不出「我的耳朵莫名其妙地疼,這種從未有的感覺讓我既難受又恐懼」,她還是會哭,甚至大聲地嚎哭。
這種對孩子哭聲背後的原因的判斷,往往需要和孩子有著長期的接觸為前提,陌生人很難去判斷。
在安撫的時候,也要講究方法,而不是使用「你再哭,我就不讓你……」這樣的句子。如果孩子無聊,家長提供高品質的互動可能有效,比如跟他們講故事,做小遊戲,讓他們塗會兒鴉;有時候可以考慮轉移註意力,比如讓她看看窗外的白雲,慢悠悠的跟他白雲相關的故事。
對於一些喜歡在超市或者公共場合透過撒潑打滾來威脅家長希望購買玩具的兒童,家長可能需要的不是安撫,而是在確保其安全的情況下,什麽都不做,讓孩子知道這種行為不管用。
無論對於什麽情境,對於一兩歲的孩子,這種句式都要少用。而且對於生病或者感覺不舒服而哭鬧的孩子,有時候家長窮盡辦法也難以有效安撫。
「教育」是一個有溫度的詞語,不是一個冷酷無情地「立規矩」的過程。對於在什麽條件下陌生人可以對一個孩子進行教育,人類社會也有不成文的規矩。這個規矩常常體現為起碼得有一個教育相關的資格,比如教師資格證。
此外,教育這個孩子還應當屬於你的工作範圍,比如是你班上的學生或者你學校的學生。即便如此,教師的言行也會受到教師職業規範的制約。如果每一個成年人都可以去隨意教育別人的孩子,這個世界是難以想象的。
在征得家長同意的情況下,陌生人可以幫忙哄娃,但無論什麽情況下,威脅的句子都不是正常的「哄娃」範圍。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陌生成年人不可以和低齡兒童互動,當看到一個蹣跚的兒童面臨危險,要跑上機動車道的時候,一把把他們保住也是作為「陌生人」的我們的責任。
因此,當在公共場合感覺到自己被低齡兒童的哭聲打擾的情況下,直接和低齡兒童溝通,可能是不僅於事無補還不合適。適合溝通的物件應該是家長。
如果這種溝通不是簡單的抱怨,可能會更有效。也授權以問問對方是不是需要自己提供幫助,比如幫忙幫助獨內建娃出行的家長拎個行李,或者幫對方托住雙肩包方便對方從裏面取出孩子需要的小玩偶。
對於任何一個成年人而言,我們都需要知道而且做好準備,現實的世界總是不夠完美。
如果我們選擇公共交通出行,無論是坐飛機還是乘坐火車,很高的機率我們會遇到兒童或者嬰幼兒。如果很介意,可以戴上靜音耳塞。兒童是正常社會的一個重要群體,是需要保護和關愛的物件。
如果說他們是花朵,那麽你和我這樣陌生的成年人都是這個花朵復雜氣候的組成。但願我們都多一些愛心和耐心,去呵護這些花朵,而不是急急慌慌地給他們「立規矩」。
策劃:張超
作者:王葵
心理學博士,中科院心理所副研究員,二級心理咨詢師
責編:董小嫻
稽核:劉鯤 李培元
來源:蝌蚪五線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