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習得母語(L1)的機制與後天學習二語(L2)的機制差別有點大,是不能混為一談的。至於學習英語能達到的水平高度也不完全與你用母語(中文)相關,
首先,嬰兒掌握母語的過程,屬於母語習得的過程(L1),至於嬰兒究竟怎麽掌握母語的,其實沒有誰能明確地給出一個定論,主要有兩種假說:
20世紀初,行為主義認為,嬰兒學會語言是基於「刺激-反應-習慣」模式學會語言的,嬰兒在母語習得中,兒童透過模仿成年人的話語,並在使用語言時得到獎勵或糾正,從而掌握了自己的母語。
比如,baby在無數次灌輸中學會了「爸爸」「媽媽」兩個詞,TA就學會了區分不同特征的事物(男女),媽媽推著TA在外面散步,TA看到一個男人跟爸爸穿一樣的衣服、高矮胖瘦也差不多,於是喊「爸爸」,媽媽趕緊糾正TA,「寶貝,那不是爸爸,那是叔叔」TA就開始進一步註意區分同一事物的不同內容(親屬),並可能進一步抽象出不同特征的事物共同內容(高矮、胖瘦、顏色等),TA就慢慢學會了一套詞匯系統,並逐步進入雙詞句階段,直至拋開形象化的事物,完全透過抽象化的語言去認識世界、認識語言本身。但是喬姆斯基(Chomsky)為首的形式語言學派認為,語言系統那麽復雜,人類不可能僅憑一般的認知規律、有限的互動而習得語言。
所以,喬姆斯基20世紀60年代提出過一個「天賦性假說」來解釋為何嬰兒能習得復雜的語言。這個假說認為:兒童先天內建有先天語言知識(所謂的普遍語法UG),這些先天語言知識,是一些語音普遍的、內在的原則,而這些原則又是參數化的,參數有一些參考值(主要是二元對立的+-,類似於電腦的01開關),這些參數化的原則限定了一種語言可能的語法結構。嬰兒先天具備從語言輸入中感知並提取足夠的資訊來設定參數,並構建習得模型的能力,因而逐漸習得了母語。
比如,動詞短語在補足語前還是後的原則(V'-結構內部詞序問題),參數是位置(POSITION),值是[±前]。英語和漢語就是首前語,而日語則是首後語(展示他自己的照片 | Be showing picture of himself | 自分の寫真を見せます )。參數是後天習得的,但原則框架是天生的,造物主已經給你準備好了,這就是為何大猩猩怎麽也學不會說話,但是再笨的兒童也會比大猩猩聰明,至少能學會簡單的話語,哪怕聾啞人也能學會手語,盲人也能學會盲文。喬姆斯基的這套假說,雖然這些年前赴後繼,無數多理論語言學家不斷叠代修改,但搞構式語法、認知語法的人經常跳出來懟他們。比如構式語法認為,語言中不規則現象(邊緣現象)與規則的(核心語法)同等重要;比如,兒童對構式表達掌握跟句法沒多大關系,主要還是透過概括反復出現的模式而獲得填槽位的能力。
所以以托馬塞羅(Tomasello)為代表的構式語法學家,認為語言習得是基於構式的,他們認為很多語言運用現象,可以借助短語構式的機率以及詞語的配價內容來解釋,甚至還運用機率上下文無關文法來為baby(2-3歲)的語法知識進行建模。其實他們這一套模型,涉及到復雜的特征與語法的纏結,道理倒是簡單了,但是不可避免地將語言問題與工程問題混在了一起,進行驗證所需的語料資源和數學建模的復雜性,絕對是個頭疼的問題(在NLP任務中的套用價值是另一回事)。
至於二語學習,又分兩種,一種是置於二語學習環境的習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一種是教師教導為主的學習(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至於用母語學英語,涉及到兩個問題,要麽就是轉譯法學外語,要麽是母語遷移對二語學習的影響。前者,在新文化運動時期可能還有市場,當代早就被摒棄掉了;母語遷移倒一直是二語習得中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下面會介紹到。
首先說,習得,就是環境下的潛移默化、耳濡目染,沒有刻意地系統去學習;學習,就是你刻意地在別人教導下把語言當知識來學習、訓練、掌握。
在二語習得/學習中,也存在一個共同的假說,即, 關鍵期假說(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該假說認為,從嬰兒到11、12歲的少年時期,是學習一種語言的關鍵期,在這之前,無論是母語,還是二語學習,完全可能達到高水平,因意外事故失去語言能力,也能完全恢復;但過了這個時期,如果一個人沒有掌握母語(狼孩),那麽也就基本不可能完全掌握母語了,二語習得/學習者,在在語法或發音方面也無法達到以母語者的水平。 所以,學習一種語言要蹭早,年齡大了,則要對自己二語學習成績有正確的期望值。
至於二語習得/學習的方法,也大致有幾種理論:
一是,行為主義的方法。這種方法是早期二語教學沒有與母語學習進行區分采用的方法。這種方法認為L1固有的特點和習慣對L2有促進或抑制作用,如果第二語言的結構與第一語言的結構相似,學習就會很容易,反之則難,因此二語學習/習得,就是不斷地模仿、重復形成習慣、條件反射(可以考古了解一下李陽英語),同時學習者和教師要註意L1和L2的差異,在對比中學習,也差不多有點題主說的將英文轉譯成中文再理解,但重點是在比較母語和學習語言的異同,方便掌握目標語。
二是,克拉申語言習得理論(Krashen's Theory),他這套理論包括5個假說:輸入假說、習得-學習假說、監控假說、自然順序假說和情感過濾假說。這個有點多,感興趣的自己去看吧。【克拉申語言習得理論 】他這套理論在20世紀後三十年比較火,有可借鑒之處,但也一直伴隨著大量批評,比如克拉申的「輸入假說」認為外語學習的成功只能歸功於輸入,學習者和他們自己在追求語言能力的過程中所做的積極努力是不值得稱贊的。
三是,理性主義受喬姆斯基天賦性假說啟發,認為語言學習不僅僅需要大量的語言輸入,還要掌握一套系統的原則,並在不斷測試中叠代,並吸收認知科學與神經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認為個人意識、模組化處理、多種感知,對二語學習/習得也有重要作用。
四是,語言的可加工性理論(Processability Theory)。這套理論其實也是從認知語言學角度來說的,主要關註母語遷移對二語學習的階段性影響,總結為一句話,就是二語學習都有相同的順序性的階段性特征(詞條-範疇-詞組-句子-從屬),即二語學習階段性是可預測的,各個階段掌握什麽、母語有什麽影響,是有規律、可預測的,學習者和教師都不要瞎亂搞,要依據階段性及特定語言的特點,講究習得順序,可以幫助學習者更好地掌握二語。
五是,蘇曼的文化適應模式假設(Acculturation Model),這個主要受薩丕爾-沃夫假說(Sapir-Whorf hypothesis)影響,文化適應模式的理論假設第二語言學習者目的語水平取決於他對目的語社團的「社會距離」和「心理距離」,總結一句話,就是你對所學語言的態度,影響你所學語言的輸入,你的輸入影響你的學習水平,這個也自己去看吧,不贅述【文化適應】 。需要指出的是,也有批評者認為,這個跟文化適應沒啥關系,主要是因為學習者本身的智力、社交技能和語言學習能力的作用,但不管怎樣,至少說明,二語學習,要積極主動融入所學語言的文化群體,關起門來學課本,很難學好,更別說達到母語水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