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問題日誌中,可以看到題主半年來的3個歷史提問,均圍繞幫助孩子應對挫折這個主旨。
3個提問均未給出最關鍵的資訊:孩子多大。我自己綜合了一下提問及部份評論,估摸處於小學低年級階段;女孩,每天學幾個小時滑冰,一周四到五次。
原來的提問其實是有知友給出非常有建設性的答案的,但從內向外的改變仍未發生,題主仍覺親子關系的困惑。
首先,我們要說明的是,親子關系總是在動態的進行過程中,沒有絕對的正確和完美,也沒有「教育界聖人」(參見題主另一個提問:孩子不學習,到底能不能打?)。舉個例子,我來答此題,既非權威專家,也非育兒典範,有的朋友就說:那你還答什麽題,哪兒涼快哪兒呆著去。這樣說也對,確實是,而且極大的可能是:答主我不僅在其他方面不如你,在育兒的思考和踐行上也不如你。
所以……所以,就答到這兒?那當然不能啊,我都敲了這麽多字了 ^^ 。
不如,我們換個角度,從普通父母的角度來一起探討。
我註意到題主說自己【教育心理學】考了高分,可是在育兒實踐中卻常感挫敗——好巧不巧,我也是一個因為自己養孩子需要,不覺間把心理類、育兒類書籍讀了一兩百本的媽媽,並且與題主一樣:雖讀經典,仍遇新題。
這就是育兒的現實,而在育兒問題前,最難得的正是題主所呈現出的精神:誠實。
承認自己遇到了難題,比回避和逃避要好得多:面對現狀,那就勝利了一半。
但是,不要太激動,人們對現狀的理解有偏差。
比如說,題主眼裏的現狀,主要針對在孩子的種種表現上。 觀察點在孩子的「不足表現」上,著力點在說服和改變孩子上,期待點在孩子的「改變後」 。
我理解的現狀是,大人能從膠著的狀態中鎮靜下來,進行全面、整體、深入的觀察,這個 觀察的重點不僅在孩子,更是在大人自己身上 。
是的,我說的是: 觀察我們大人自己 。
我們觀察,自己的情緒,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動機,自己的語氣,自己的期待。
自己與孩子真實的互動。
而不是只觀察孩子在某個時間點,某一件事上的具體表現。
我們觀察自己,是為了真實而客觀地了解自己,也是為了把自己從一件具體的事中抽離出來,站在類似於旁觀者或局外人的視角,再去看惆悵著的事件本身。
這常常,就能帶來改變。
假如我們的分享著力點在於,用方法ABC來達到A+B+C+,期待他人告訴我們最優的、可執行的答案。那是一種懶惰,因為你面前的孩子不同,你與其他人不同,那麽你與孩子所進行的日常、所建立的溝通模式和關系也就不同。
我們從他人的分享中得到啟發,但思考力和主動權,是在自己身上。
大人第一步要學習的,正是觀察—— 失真的觀察,常常摻雜了過往的認知、憂慮和期待,從而不覺間,偏離了事實本身 。
舉個例子:
我家孩子屬於那種不想努力,但是整天被人誇上天的孩子。她自己知道自己努力的不夠,但是不想失去被誇贊的快樂,導致自己極度不自信,稍微遇到挫折就崩潰。因為崩潰而放棄。滿滿的負能量。怎麽辦呢?這不是對孩子或客觀事實的觀察 ,而是題主自己主觀的感受。
在這麽一段中,題主所透露的失真是:
- 給孩子下定義 :我孩子屬於……
- 猜測孩子的心理動機 :她自己知道……,但不想失去……
- 判斷孩子 :導致……,稍微遇到挫折就……; 因為……而……;
- 評價孩子 :滿滿的負能量
我們設想,自己是這個孩子,我們聽到這些話,開心嗎?委屈嗎?想不想要分辨? 我們會覺得這是愛嗎 ?我們會覺得家長是自己所說的這樣的嗎:
讓我們冷靜下來,停息辯解和各種念頭,安靜下來。
感受自己的呼吸。
如果你對我的言語很生氣,那麽來辨駁我,一直到你願意安靜下來時……(這可能需要20分鐘,2個鐘,2個月,甚至是一生……)
然後,我們再來看自己的這段話:
真的這樣的孩子磨的我快發瘋了, 如何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 ?孩子心理是不是有問題啊!要不要去看看心理醫生?孩子,不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 。
孩子,是我們需要與之建立的關系——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有了一個孩子,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需要積極地建立與孩子之間的關系。
孩子,他/她不是問題,他/她是一個所在。
建立好的關系,需要我們自己先有一個好的狀態 。
我們接納他,關心他,傾聽他,欣賞他,引導他,支持他……用自己所理解的方式,認真地愛他。
愛中,也包含有能夠流動的空隙 ,像是陽光、空氣和水:我們關註他,也不過度關註他;我們傾聽他,也讓他有安靜的自我思索和沈浸的空間;我們引導他,也允許他在碰撞和錯誤中學習;我們欣賞他,但也克制自己不以狹隘偏頗的贊譽來誘惑他;我們關心他,是從心靈和感受的角度,而不是外顯的一時成績或結果——這是會變化的;我們支持他,給他好的示範和耐心,而不是催促、逼迫他迅速得到正確的結果……
這是一種養育的智慧, 智慧,只能從定中、靜中可得 。
大人想要擁有靜和定,接近養育的智慧,就要觀察自己的內心。
這非常難——如果我們求諸於外在,孩子有三萬六千種變化的「情況」,是寫的字,是算的數,是說出的話,是坐的樣子,是遇到困難的狀態……
我們忙著去糾正外顯的情況,卻背離自己和孩子的內心。
像是一只貓,一直在努力捉住自己的尾巴:自己停下來,尾巴也稍做休息;自己動起來,尾巴又不聽話了。
像是題主半年來的3個提問:時感迷思,求諸以外,泅離本質。
像是我每一次「危險」的回答: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大人要勇於開始向內的自我觀察,只有更深的自我了解,才有更多的愛心和耐心來與身邊的孩子建立積極的關系:了解你身邊的那個孩子,真正的去理解他/她,愛他/她。
你也許會問,什麽是真正的了解和理解,也許它們是這樣的:
愛我們自己,是一件很難的事。
對於我們中的許多大人來說,就像是一個全新的課題。
學會了愛,我們也就學會了接納和相信,學會了表達,也學會了沈默。
學會了恩慈,也學習了耐心。
這樣的愛,既滋養自己,也影響著他人——那些被愛的孩子,在童年的萌芽狀態中自在碰撞,他們有時候會哭,有時候歡跳。
愛是一種慈祥,能給予他們真正的力量。
像是土壤下的根,隱不可見的部份,才是樹木真正的生命力。
停止與孩子爭對錯吧 ,不要再錄證明大人所言不虛的對質視訊,用心靈去傾聽另一顆心靈:
你感覺這次沒做好,心裏難過,害怕被媽媽或老師追問。媽媽抱抱, 我們有足夠的時間來「浪費」,不著急,慢慢來 。
媽媽相信你,媽媽看到了你摔倒後立即爬了起來,媽媽看到你風雨無阻每節課都準時來上課,媽媽感覺到你很難過。
媽媽總是愛你,假如你想要和我說說,我總是在這裏聽。
難過之後,我們總是有辦法,讓自己快樂起來。
不著急,慢慢來。
我們所為的,不只是成功,或是失敗。
遇到挫折後容易崩潰的,也不只是只有孩子,他們只是更容易哭出聲來。
這世上也沒有那麽多絕對正確的路徑——每踏出的一步,就是自己留下的路;心之所往,會成為長久自我引領的方向,我們已行進在探索的路上。
所有的一切,都要慢慢來。
也有足夠的時間,慢慢來。
只有誠實客觀的觀察,才能讓檢討來得更深入全面一些——不只是焦灼於枝葉這一個點,也留下充足的空間和時間,使土地下的根系成長。
而不是反向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