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歷時5年追蹤媽媽群體,深度訪談40多個家庭——【新生育時代】探討當代女性生育抉擇與母職困境

2024-10-20親子

生育問題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關註,許多人可能都會被問到這樣的問題:「結婚了嗎?」「生了幾個?」「男孩還是女孩?」一個家庭從做出生育決策的那一刻起,甚至更早,女性就已經被架在母性的高台之上。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生育被預設為女性天經地義、無可逃避的使命,至於生育後將面臨什麽,卻鮮有人問津。

學者沈洋和蔣萊自2017年起合作追蹤媽媽群體,歷時五年,深度訪談了四十多個家庭,完成【新生育時代】一書。她們從性別視角揭示了生育背後的母職困境。該書一經上市,便迅速榮登當當網社會科學24小時新書榜第一名,備受關註。


這本書根植於本土,關註都市女性的為母之路。它不僅關註分娩之痛,還深入探討了育兒路上的無盡憂慮與操勞,直面母職身份下的女性社會身份內容的探索。女性教育者李一諾評價說:「兩位中國女性社會學者,用精準的語言描述了當代中國女性在生育這件事上個體經歷的是什麽,在怎樣的社會結構裏,以及這結構面對的是怎樣的內在張力。」女性脫口秀演員顏怡顏悅認為:「這是一本關於‘做媽媽’的震撼之書,用真實的故事鋪陳出各種選擇下的母職困境。」

以「生,還是不生?」這一靈魂拷問為起點,【新生育時代】深入挖掘了中國女性及其家庭在這一議題上的深層考量。透過這些媽媽的故事,讀者得以一窺她們在歡笑與淚水、堅持與妥協中的真實生活,感受她們如何在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性別環境中應對生育抉擇和母職實踐的挑戰。

僅僅獲得允許,我們就應該生二孩了嗎?

從獨生子女政策到三孩政策的轉變,生育孩子的數量不再是一個固定選項,這使得生育選擇成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本書的兩位作者均為獨生子女,到了她們這一代人該生育的年齡,遇上了生育政策的放開。她們認為僅僅因為不再限制生育,我們就「稀裏糊塗」地選擇生育嗎?


2016年,二孩政策開始實施;2017年,她們開啟二孩媽媽研究。她們想探究這些二孩媽媽們為什麽會選擇生育二孩?生育二孩的代價是什麽?對女性的影響又是什麽?

隨著樣本量的擴大,最終在本書中,作者圍繞著「生,還是不生」,呈現出「單親媽媽」「二孩媽媽」「三孩媽媽」等不同女性群體,豐富了我們對女性和生育行為的認知,也讓我們看到生育背後女性的深層困境。

我們為何從「不能生」到」不敢生」

生育不僅僅是生物學上的繁衍,它還是一場關於愛、責任與自由的深刻對話。

生育政策、生育觀念、養育難度、養育成本……都在發生改變,我們已無法再依賴老一輩的經驗來看待生育這件事。請育兒嫂、住學區房、上補習班、規劃教育路線等所帶來的養育成本攀升,我們正經歷從「不能生」到「不敢生」的階段。在生育的「新」時代,我們更加需要真實的生育敘事。

透過受訪者的故事與作者紮實的學術分析,本書為讀者提供了一個深入探討生育話題的平台,是理解當代中國女性及其家庭生育觀念及選擇的必讀之作。書中以細膩的筆觸記錄了不同代際女性的真實故事,涵蓋了從70後到90後的女性群體。她們在生育、家庭與職業開發中的糾結與成長,展現了女性在社會轉型期所面臨的多重角色和挑戰。在生育的天平上,每位女性都承載著不同的重量,而生育的選擇遠非一個簡單的「自由」問題,它涉及到更深層次的社會和個人考量。

在35歲的年齡節點,她是否選擇生育?

我們都在關註生育率,卻往往忽視了「媽媽」這一群體。

成為母親的路上,她們可能會失去什麽?是成為披荊斬棘的辣媽,還是深陷育兒的困境?面對事業(自我實作)與家庭的抉擇,女性是追求個人成長,還是選擇踏上漫長的為母之路?

書中不少女性受訪者們曾因育兒或因追隨伴侶而遭遇職業中斷,作者也用「母職懲罰」的概念對這一普遍現象進行學術分析。女性因照料而遭遇的職業影響在日常生活中也已成為常態。母職的照料內容往往與其經濟內容發生沖突,可當照料任務減輕,她們又需要迅速投身於經濟生產。然而,她們很難重返因照料而中斷的職業生涯,大多只能透過零工、低技能工作來獲得經濟收入。

在新時代下,生育是重大的家庭決策,但女性為此做出的犧牲——無論是身體上的,還是人生規劃上的——卻常常被忽視。

家庭才是權力鬥爭最隱蔽的場所

「女人事業和休閑路上的絆腳石太多了,家庭不是世外桃源,而是充滿權力鬥爭的場域。如果自己不為自己爭取時間,誰會把時間讓渡於你?」


在家庭生活中,從冠姓權到育兒分工,每一個決策都可能成為家庭討論的焦點,甚至引發權力的爭奪。書中提到冠母姓通常由妻子家庭或者妻子提出,很少有男性會主動讓渡自身利益,哪怕只是象征性利益。作者也分享了自己在爭取二胎隨母姓過程中所經歷的頗多拉扯。書中也透過全職爸爸的例子,探討了「新父職」的履行。而即便男性選擇回家成為全職爸爸,妻子們可能仍需要努力維護丈夫在家庭中的男性地位。「男主外、女主內」的格局看似已經發生動搖和反轉,但時代尚未前進演化到建構出與現實發展相匹配的新型家庭觀念,也阻礙著男性坦然自信地承擔起家庭中照料者的全部職責。

在書的最後,作者以親身經歷分享了作為女性主義者的為母之路,並引領我們思考:如何構建一個不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生活?雙職工家庭如何育兒?異性戀婚姻與性別平等能相容嗎?

記者:錢歡青 編輯:錢歡青 校對:楊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