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註意!老一輩帶娃,一定要註意這些誤區!

2023-12-18親子

粉哥導讀:

根據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數據顯示,有近八成的家庭存在老一輩帶娃的情況。但是很多老一輩還遵循著一些比較傳統的育兒觀念,老一輩這些看似以經驗之談的帶娃方式,有些也是錯誤的,寶爸寶媽們看到一定要及時阻止,今天粉哥就帶寶爸寶媽們看看那些老一輩的帶娃誤區~

老一輩帶娃成常態

在奶粉智庫回訪中,一位叫小艷的媽媽曾提到,在她剛休完產假後就毅然決然地給孩子斷了奶,開啟職場女強人模式,回歸到工作崗位,而孩子則是她姥姥在帶著的。小艷還表示比起請保姆,父母帶娃更放 心。

現在的社會環境當中,很多女性有著不可或缺的社會地位,也許為了實作經濟獨立,再或者想要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以至於很多寶媽在休完產假後就立即回歸到工作崗位。

而孩子自然是交給了家裏的老人,姥姥和奶奶則成了帶娃的首選目標人物。老人幫助下一代撫養孩子也就成為一種常態,這樣既是為了減輕父母的壓力,又是為了滿足老人子孫滿堂的願望 。

根據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數據顯示,從孩子出生到小學階段,有近八成 的家庭存在老一輩帶娃的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

那麽問題來了,對於老一輩帶娃,年輕的家長真的放心嗎?在奶粉智庫寶媽交流群中,粉哥也曾聽眾多寶媽討論過這個問題,得出一個結論是,年輕家長對老一輩帶娃,心裏確實會有點忐忑,但是因為工作,確實沒有辦法。 粉哥總結了一下,造成寶媽忐忑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為老人畢竟年紀大了,無論是精力還是體力,都比不了年輕人,自然在帶娃這件事情上,很多時候會存在力不從心的情況。

二是因為很多老人的養育觀念畢竟常常遵循「經驗之談」,跟不上時代,也很少註重孩子的早期教育,所以年輕家長也會擔心孩子的成長問題。

所以今天粉哥就帶寶爸寶媽們來看看那些老一輩常見的錯誤帶娃方式~

老一輩帶娃6大誤區

誤區一:總覺得孩子沒吃飽

這是老一輩帶孩子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在老一輩的意識裏,小孩子長身體的時候應該多吃點,也不考慮營養與飯量是否過剩,只要有好東西就往寶寶嘴裏塞,哪怕用追著餵飯、威脅、談條件 等方式。

寶寶的身高體重與攝取的營養都是成比例的,不應過多也不應過少,並且由於寶寶腸道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全,吃得太多,會造成胃腸道的負擔,引發胃腸道疾病,甚至造成肥胖,而增加其他後續疾病的風險。

誤區二:天氣冷,多穿一點

很多老人總擔心寶寶會冷,於是早早就給寶寶穿上很厚的衣服。這明明是好心,結果反而讓孩子更加容易患病了。除此之外還包括一些傳統的測溫大法,例如:摸寶寶手是否冷、看寶寶是否打噴嚏了 ,其實這兩種這些方法都是不正確、不科學的。

因為寶寶血壓比成人低,心臟泵出的血液到達手腳等末端的比較少,所以容易手腳發涼。其次,溫度調節不佳、粉塵刺激,甚至見光都有可能會導致寶寶打噴嚏。所以,單憑噴嚏聲來判斷寶寶冷是不對的,如果是看流鼻涕的話倒是有幾分可能。

判斷寶寶冷不冷的正確方式應該是:摸寶寶的脖子和靠近心臟處的背部,只要這兩個地方溫熱,手心也沒出汗就代表寶寶穿得剛剛好。

平時在給寶寶添加衣物時,比成年人多一小件衣物就可以了,同時註意不要捂汗,不然容易感冒。

誤區三:過早給寶寶吃鹽

寶寶開始吃米糊、粥這些輔食的時候,老一輩就開始給寶寶往輔食裏加鹽了,很多年輕的父母都知道一歲以內的寶寶是不能吃鹽的!但老人通常會以「不吃鹽沒有力氣」為由反駁。雖然鹽對人體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鈉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但寶寶對鈉的需求很少,對於一歲以內的寶寶來說,並不需要額外補充鈉。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22版)建議:6~12個月 的嬰兒每天需要350毫克鈉(相當於1克鹽) ,但寶寶可以從母乳(配方奶)和食物中就能獲取足夠的鈉,並不需額外加鹽。

而且寶寶的腎臟還未發育成熟,過早過多地添加食鹽會加重腎臟的負擔,造成腎臟功能的紊亂,嚴重的甚至會導致不可逆的腎衰竭 。 過早過多地添加食鹽還會讓寶寶的口味變重,對以後的味蕾感受以及飲食習慣有一些影響。

誤區四:過早把屎把尿

老一輩常常熱衷於給寶寶「把屎把尿」,他們覺得把屎把尿可以鍛煉寶寶「上廁所」的能力,同時讓寶寶少尿褲子、少尿床、少穿點紙尿褲,既方便又省錢。

但其實由於寶寶各機體沒有發育完全,給寶寶把屎把尿容易造成寶寶脫肛、肛裂、痔瘡等現象,同時寶寶的括約肌得不到鍛煉,反而易尿頻,並且會對寶寶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刺激,對寶寶的專註力發育是有影響的。 所以,家長應該要重視給寶寶把屎把尿的危害。

誤區五:老人嚼餵食物

很多老人會在寶寶還沒長牙齒之前或者不喜歡吃飯的時候,嚼爛食物去餵寶寶,其實這對寶寶來說不僅不衛生,還有許多潛在的危害。

(1)大人的口腔中有很多細菌,以大人的抵抗力可能足以應對這些細菌的進一步擴充套件。但是寶寶的抵抗力很弱,特別是像幽門螺桿菌類的細菌更不可小覷,當這些細菌透過大人口腔中的食物傳遞給寶寶的時候,可能會造成寶寶的腹瀉、腹痛等癥狀。

(2)從生長發育角度來說,寶寶嚼碎食物是一個鍛煉消化系統的過程,透過咀嚼、吞咽等一系列動作促進食物吸收。長期這樣被餵食,寶寶會失去咀嚼的興趣和能力,而且可能會影響寶寶臉型發育以及咬合功能的下降。

誤區六:信謠言偏方

之前粉哥看到這樣一則新聞,寶寶發燒,家長不采取正規退燒,卻用自認為有效的偏方,銀手鐲煮水喝、珍珠粉泡水喝、酒精擦身,折騰了一夜,寶寶哭鬧不止,全身起了很多紅疹。

次日,看寶寶實在沒有好轉的跡象,才送到醫院治療,醫生表示孩子現在病情已經非常嚴重,「如果早點就醫,根本不會這樣!」對此,該院多位醫生表示,家長不應迷信偏方。

所以,一定要多給老一輩強調迷信不可信。如果老人只是堅持舊思想,不影響孩子的話,也就罷了,如果在孩子生病這麽嚴重的事情上,還要堅持「土方、偏方」的話,只會讓孩子受到更大的傷害。

那麽在日常生活中,年輕的家長可以經常給老一輩多科普一些新的育兒觀念和育兒方法。同時,發現老一輩有一些錯誤做法應當及時制止。 但是溝通方式和方法一定要溫和,不要因為是自己父母便無所顧忌批評指責,因為不管怎麽說,在帶娃這個問題上,無論與老人的觀念有多大的分歧,都不能否認她們放棄晚年的清閑生活來分擔家庭壓力的事實,所以為人子女,更要心存感恩,學會體諒老人的辛苦。

其次,老人疼孩子的心絕對比父母還深,但因為年齡和時代的不同,有一些觀念上的差異,但出發點都是愛孩子,只要給老一輩講述錯誤做法的危害,相信站在寶寶健康成長的角度,老一輩也很樂於接受新觀點。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裏啦,如果還有相關育兒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