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閱讀【父母的覺醒】這本書,足以教育好孩子。
當老二出生以後,我們兩個人在孩子的養育之路和親子關系的建立過程中變得更加焦頭爛額,有那麽一刻都感覺看不到出路了。
後來,在跟一位朋友吐槽孩子難教育的時候,他給我推薦了【父母的覺醒】這本書,說他看了受益匪淺,順便送給我讓我好好讀一下。
拿到書,推薦裏的「別奢望做完美無缺的父母」這句話就深深地刺激了我。
曾幾何時,在孩子面前,我始終在孩子面前努力地將自己是塑造的完美無瑕、無所不能。
還有這句:「我們對孩子的主張、期望、權威與控制」,無非是在培養一個「迷你版」的自己,即使我們最有善意的動機,想要鼓勵孩子做最真實的自己,但很多時候仍舊會落入俗套,在不經意間將自己的計劃強加在孩子身上。
回想這幾年在孩子的教育,我犯的致命的錯誤就是我將自己的主張和期望投射在孩子的身上,將自己的計劃強加在孩子身上,而我直到讀了【父母的覺醒】之後才意識到。
書讀完之後,真是醍醐灌頂般的感受,在孩子的教育上有了新的認識,在逐步的實踐中親子關系也變得更融洽了,孩子也能切身的感受到我的變化,他現在把【父母的覺醒】這本書擺在書架最明顯的位置,時不時盯著讓他媽媽也好好讀一下。
分享一下書中的大致內容。
父母的自我接納
在傳統的家庭教育中,我們承受了太多的管制、約束和道德壓制,嚴重的甚至有過精神創傷,我們都曾試圖打破和逃離這些管制、約束和壓制,但最終都敗下陣來了。
隨著年齡的長大,我們逐漸遠離了曾經受到的約束、控制和壓制,但也適應和接受了這些傳統的教育方式,最明顯的就是我們在教育子女的時候,會將我們曾經極力逃避的教育方式再回用到我們的子女身上,而且孩子一旦表現出反抗,就會激發出我們被壓制的某些痛苦記憶和精神創傷,然後孩子迎來的又是一場狂風暴雨般的思想教育,因為此時此刻我們很難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並停下當前的教育,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會進一步施加對孩子的控制和批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釋放出自己壓抑的情緒, 孩子最終變成了我們釋放情緒的工具。
孩子的出生不但沒能愈合我們童年時期的創傷,他們的各種行為反而會將我們童年時期的不良記憶不斷的激發出來,此時,我們應該停下當前的教育行為,重新審視自己,學會接納自己。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更沒有完美的父母,接納自己首先要承認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和不完美,不在孩子面前刻意表現「完美」和「堅強」,孩子是小但又不是傻子,時間長了他終究會看出你那些偽裝的「強大」,並逐漸學會用偽裝對抗偽裝。
接納自己還要接納自己內心的不良情緒和原生家庭教育帶來的不良記憶,理性分析這些情緒和記憶,正確釋放其中的不良情緒,不要讓情緒影響家庭教育的方式和過程。
接納自己就要敢於向孩子承認我們的不足,能正確應對孩子提出的反對意見,能坦誠接受孩子對父母的批評。告訴孩子我們不完美,但我們在努力學習和提升,我們致力於成為最好的父母;也告訴孩子,無論如何,我們始終愛著他們,始終跟他們站在一起。
接納孩子
接納孩子最主要的就是要認同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無需事事征得父母的認同,孩子不是父母的奴隸,父母不能錯誤的認為我們可以決定孩子成為什麽樣的人。
健康和諧的親子關系應該是:父母和孩子都知道孩子有權利決定自己成為什麽樣的人,任何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有權利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情緒,展示自己的精神世界。
接納孩子不是簡單的認同和表揚孩子,因為大多數情況下,我們認同和表揚的只是孩子的行為,而不是認同和表揚孩子本身。真正的接納孩子,就要欣賞和接受孩子的本身,接納孩子的與眾不同,接納孩子的表現不好,接納孩子的喜怒無常……然後努力去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只有在理解了孩子的內心世界,我們才能更好的與孩子溝通,才能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系。
當然,接納真實的孩子並不容易,就像接納自己在孩子眼中的不完美一樣艱難,我們曾經接受的教育讓我們在很長時間裏堅持一切以孩子為中心,一切為了孩子。而事實上我們可能就是在一廂情願的為孩子鋪一條他們根本不想走或者不該走的路,我們只關心結果而不註重過程,孩子也無法真正體驗到生活中的美好和不美好。
接納孩子就讓孩子以最真實的自己去體驗生活,去成長,我們只需給他們提供一些我們的建議和必要的幫助,而不是替他們選擇和決策。
克服自負感
為人父母的旅程大都是從高度自戀的狀態開始的,我們在孩子身上傾註了的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然後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就會把自己想象成充滿愛心、犧牲自我、辛勤哺育的家長,我們會利用撫養和教育孩子找到自己的價值,並擴大為一種錯覺:我們對世界的影響大大增加了,自負就此開始建立。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自負感多種多樣,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形象的自負感, 我們經常把個人的形象和孩子的行為混為一談,孩子出現了錯誤行為,尤其孩子的行為被公之於眾的時候,我們就會覺得自己的形象受到了極大的損害,擔心我們努力建設的形象要被孩子付之一炬,害怕我們被貼上不合格父母的標簽,我們極有可能會因此而對孩子大發雷霆。
仔細的分析,最該為錯誤行為負責的是孩子自己,而不是父母。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一系列擔心和害怕並不會給孩子帶來什麽建設性的意見和成長的幫助,只會讓孩子感到無助和更多的小心翼翼。而且對於外界來說,大家都很忙,沒有幾個人真的會在乎你是否是合格的父母,你所有的感覺都是自己的形象自負感在起作用而已。
第二,完美主義的自負感, 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想成為完美的父母,並在孩子面前展現出一個無所不能的形象。事實上這只會帶來一系列的危機和虛假繁榮,父母不願向孩子表現自己的不足,不願意當著孩子的面承認錯誤,並為此想出無數的借口;而作為當事人的孩子卻會因為父母的「無所不能」而覺得自己「一無所能」,處處小心,事事擔心,並有樣學樣的為自己的「一無所能」找出無數的理由,並最終「無能」的過完一生。
第三,身份的自負感, 我們每個人在社會中都一定的身份,尤其一些有身份優越感的人對孩子的選擇或無法達到預期目標的結果會感到無法接受和失望,覺得孩子的選擇或「失敗」是對自己身份的否定,使自己失去了社會身份。而事實上,這些身份大多只是對自己的一個認定,與孩子無關,孩子怎麽選擇,那是孩子的事情,孩子的成長不應該為父母身份的確定服務,他們應該有自己的人生方向。
第四,規範的自負感, 很多父母喜歡以自己的經歷給孩子制定很多的規範,並以此來控制孩子的行為和選擇,固執的認為自己制定的規範是完美的,可以教育出完美的孩子,這其實只是一種以結果為導向的假設,假想這樣做就可以實作完美教育的結果。而事實上,這種刻意的規範並不會給孩子建立起良好的秩序感和規則感,多數只是約束了孩子幼年時的自主行為和放縱了少年時期的反叛行為。
第五,渴望控制的自負感, 我們總是覺得我們可以掌控孩子的一切,我們控制孩子的行為舉止,飲食起居,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的妥妥當當,孩子如同一個提線木偶一樣,按部就班的按照父母的計劃執行著每一個行為動作,不敢越雷池一步,生怕自己的一個不小心點燃父母的怒火,久而久之,很多想法和沖動都被壓制在心底,要麽變的百依百順,沒有自己的想法,要麽在某一個時刻徹底釋放,做出讓人難以承受的結果。
自負感帶給父母最大的誤區就是覺得自己可以掌控一切、不容侵犯,而忽略了孩子的真實感受和真實想法,孩子總是看父母的臉色做事,最後學會的一個是在父母面前隱藏自己,假裝順從,一個是徹底放棄自己的想法,一切跟著父母走,步入社會後不敢做決策,不敢主張自己的權利和想法,事事被動接受。
讓孩子帶我們成長
所謂讓孩子帶著我們成長,其實就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能直面真實的自己,把自己當成一個孩子,坦然的向孩子承認自己也會犯錯,不是無所不能的,教會孩子坦然接受他們自己的不足和錯誤,並告訴他們我們解決這些問題的經驗供他們參考,這樣孩子在面臨這些問題的時候就不會局促不安和不知所措了。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喚醒我們挫敗、不安、焦慮等消極情緒,我們以為是孩子帶給我們不好的體驗,而事實上孩子不會帶給我們有這種感覺,他們僅僅是喚醒了我們童年時遺留下的不曾解決的情感問題。我們的情感烙印來自於我們的父母。而此時我們要做的應該是感知內心的寧靜,發現痛苦與快樂的根源,觀察自己的情感,尊重它們,與它們相處,與它們共同成長,不要讓這些情感再影響到親子關系。
生活的智慧
一個人的世界觀不僅影響著個人的發展和生活方向,還深深影響著對孩子的教育。
要這麽去理解生活,生活更多的是給我們體驗,而不是如何應對和戰鬥的,無論是幸運的或不幸的,都是一種體驗,對於家庭教育也一樣,重點是我們要去體驗教育孩子的過程,而不是單純追求結果,因為結果你無法預料,最好的就是信任孩子、信任教育的過程和體驗。
我們經常越胞代殂的替孩子做決定,不讓他們規劃自己的人生藍圖,還會教他們一些經驗和忠告……這一切能給孩子帶去多少經驗和收獲我們不知道,但這體現出我們非常的不信任孩子,我們不認為孩子能處理好自己的事情,我們非常焦慮的向孩子輸出我們的經驗和感受,不給他們親自經歷和體驗生活的機會,最終造成的結果就是孩子無法自己做決定,什麽事情都要問其他人,做事優柔寡斷,前怕狼後怕虎。
給孩子自己做決定的機會,讓他們自己去體驗生活,相信他們可以做的很好,他們也知道什麽時候應該求助,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告訴他們我們的經驗,體驗的權利還是屬於他們,信任孩子是教庭教育非常重要的一個點。
要建立起對孩子的信任,並消除我們的自負感,就要有生活的智慧,遇到任何問題換一個思路去想,你就會豁然開朗。
比如,當你孩子不聽話讓你非常生氣的時候,如果你能坐下來,仔細思考的話,讓從孩子不聽話、對我不敬和我要怎麽收拾他的思路轉換到我為什麽會被激怒的思路上來,此時我們也許會發現,這些想法都是源於自己,與如何為人父母並無多大關系,而孩子只是觸發了我們這些情緒而已,也許會進一步發現,孩子激發出來的是我們童年時期的無助感和無力感,想到這裏我們就應該明白用新的思路去面對孩子存在的問題,尊重他們的體驗,信任他們的決定,在需要的時候告訴他們我們的經驗。